足迹
拜将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心意相通(第1页)

第9章心意相通

这一夜,临阳城无人入眠。

周显立于城上,目光深深地望着城中来往奔走的兵将、官吏与百姓。

一夜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他第一次看到短兵交接的战场,看到战场上的鲜血——既有敌人的鲜血,也有百姓的鲜血。

那是他大孟的百姓,是他未来的子民。他们在犬戎的屠刀下逃亡、奔走、反抗。

这就是他大孟的北部边疆,数十年来生生不息、顽强不屈,拒大敌于塞外的防线。

即使他在上书房天天读着圣人的遗训,听着须发皆白的太傅谆谆教导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也没有让他亲眼面对一场战争来得真切而刻骨铭心。*

这时,戚玉霜忽然从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周显回头望去,见戚玉霜有些担忧地看着他,道:“不要勉强自己。”

少年的身形骨肉单薄,还未长成的骨骼却像已压上了千斤之重的负荷,脊背挺直地站立着,支撑着一身不可摧折的骨气。

戚玉霜心中轻轻叹息:他于我不在的这些年里,已然长成这样一个心绪沉重的孩子了。

她放在周显肩上的手指下意识捏了捏他的肩头,似乎还能摸到他清瘦的骨骼。当年手软脚软的孩童,仿佛就是一转眼的时间,已经迅速地长大了。

戚玉霜望着他酷似皇后的五官,心中悲哀地想:元慧皇后过世后的这些年,他一个人在权力倾轧的宫廷中,是如何长大的?

似乎有些不适应她的注视,周显密而长的睫毛垂下,鸦羽般轻轻颤动着,道:“你的伤口如何了?”

戚玉霜道:“已经无碍了。”

周显却显然没有把她敷衍的话当真,他伸出手,轻轻拉过她的手腕,一根根检看着绷带上的血迹。

戚玉霜有点无奈,一边把手交代在周显那里,随便他怎么收拾,一边回头对孙万道:“去仓库中整理寻找守城用具,绊马索、铁盾藤排、钩镰枪,老旧毁坏的筛出去,只要是能用的,清点数目,全部取出。你是一县县丞,这一点比我清楚。”

“将临阳城外所有村庄百姓移入城中,带上所有的储备粮食。如今正值冬季,百姓手中的粮食与仓库中的粮食足够支撑过这个冬天,如果有所准备,撑上三五个月不成问题。”

“擂木、滚石、火箭,用于守城的器具,在这两天内尽快准备。犬戎一击受挫,不会这么快回来。你们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孙万目光严肃,一字一句全部记了下来,这才犹豫着问道:“姑娘,您不留下来与我等共守临阳吗?”

戚玉霜远远望着东方的天空,仿佛能穿过山岭,看到镇北关巍峨雄伟的轮廓:“犬戎的主攻目标并不在此,而在——镇北关。”

门外响起马嘶之声,周显向门外走去,牵来了一匹战马,又将踏雪的缰绳解下,长身玉立地站在门口,静静等待着她。

戚玉霜又转回身,对孙万道:“孙大人,我走之后,劳烦您帮我照应一个人。住在顺安巷里,名唤陈云。您只要说是我托您转达的,她就会明白了。她若是问起,您就说我不久就归,让她不要挂念。”

孙万见她神态郑重,连忙点头:“陈姑娘,您放在心上的人,我一定给您照顾得周周全全的。您就放心吧。”

周显背脊挺直,知道戚玉霜在和孙万说悄悄话,有意回避不去听他人私事,耳尖却还是忍不住竖起,将那只言片语的音节分明地收进了耳朵里。

放在心上的人……

照顾得周全……

周显猛然抬头,看向戚玉霜的神色,却见戚玉霜笑眯眯地看着他,嘴型隐约比划了两个字:

“真乖。”

这是在夸他牵马备马,把离去的事情提前准备好么?

周显心里微微一紧,胸口忽然有些气闷,手指不由自主地收紧,缰绳在他的指间有些变形。

戚玉霜交代完妹妹的事,向孙万微一抱拳,道:“就此别过。”

说罢,她大步而出,翻身上了战马,周显在马上也对孙万遥一施礼,两人两骑在夜色之中飞驰而去,消失在了城门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