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拜将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茶室会面(第1页)

第60章茶室会面

甲胄森严的的太子亲卫把守着各处院门,戚定光的夫人柳氏在院门口不甘心地张望了一下,发现自己和女儿的院落都被挡得严严实实,只能愤愤不平地回到院子里,向婆婆柳姨娘抱怨起来。

柳姨娘不仅是她的婆婆,也是她的亲姑母,当年柳姨娘向老镇国公戚玄恳请聘侄女做戚定省的妻子。老国公并未反对,那时还只是世子的戚定远也只是冷眼旁观。

说是冷眼旁观,也许都是抬举戚定省了,或者可以说是——无视。

戚家这样的将门世家,有了四五个威武英勇的儿子,更是早就有了极为优秀的世子戚定远。在这样一个家族中,戚定省不过是妾室柳姨娘所出的庶子,若是能自小习武、上阵杀敌,自然也与兄弟们一般待遇。可谁让他只喜欢读书,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

柳氏嫁进镇国公府这样一等一显赫的高门大户,一开始处处小心,生怕落下错处,后来却发现,根本没有人注意她家的错处。老国公对他没报以什么厚望,戚定远更是从不把这个弟弟看在眼里,从他的丈夫到她的婆婆,在府里就像是完全的透明人!

世子戚定远英武出众,诸位小叔也各个雄壮,常年驻守北疆。她丈夫不愿习武,只爱读书,在戚家这样的武将世家中,有什么出头之日?

在她无比丧气之时,婆婆柳姨娘对她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做定省的媳妇吗?”

她摇头表示不解。

柳姨娘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当然是为了韬光养晦。”

“为什么要韬光养晦?”

她依然疑惑。

“国公府子嗣众多,各有擅长,你觉得定省有什么本事脱颖而出?”

定省,定省,就连名字都是取自“昏定晨省”,暗示着对他没有什么大的期待,只要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就足够了。再看看人家世子戚定远的名字——大丈夫当逐远方蛮夷,定万里疆土,何等雄壮,又包含着多少期待?

柳氏沉默了。戚定省性格懦弱,寡言少语,和他的兄弟们,如何能比?

柳姨娘道:“所以我们要等。”

“我们要等什么?”

柳氏的眼睛突然有了一丝期待。

“你要知道,这个世上最后的赢家,往往不是最风光的人。”

柳姨娘用尖尖的指甲梳理着眉梢,笑着说道,“而是能活到最后的人。”

柳氏恍然大悟:“您的意思是……”

戚家兄弟除了戚定光外,都要随父出征,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有个胜败,那么……

柳姨娘只是微笑:“那些打仗啊,战功啊,我不懂。我只知道,争那些有什么用?能活到最后的,才是继承戚家爵位的人。”

后来上天竟真的保佑二房一脉,二十年前与犬戎一战,戚家儿郎折损大半,众多叔伯战死沙场,只有世子戚定远被保着杀出重围。戚定远继承镇国公位,但他的妻子生下二女儿戚玉零后就撒手人寰,戚定远不愿再娶。堂堂的戚家,小辈里竟然只有戚定省的儿子胜哥儿一个男丁!

只要戚定远不再有儿子出生,那么戚定远在死前,必然会上书请求陛下,将爵位传给唯一的男丁戚胜!

就在他们满怀着期待,准备韬光养晦,等待这下一代镇国公爵位落到戚胜身上的时候,变故再一次降临了。

邙谷之战,戚家全家下狱,戚定远自尽,戚家被剥夺爵位,贬为庶民。柳姨娘与柳氏韬光养晦数十年,潜心期待的一切,仿佛一场泡影般,被无情地打破,一瞬间灰飞烟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戚定省早已参加过多次科举,却从未中过功名,至今仍是一个白丁。如今戚家势败,以他的学识水平,更是没有了任何凭自己的能力重新出头的可能。

二房一家只能不甘心地守在破落的镇国公府里,仿佛在等待着一个奇迹的降临。也许他们从心底里有一种奇异的直觉——戚家不会真的倒下。

果然,这个转机,他们等来了。

当听说戚玉霜在北疆救驾,重掌三军,恢复镇国公爵位,特赐世不降等的时候,柳氏简直高兴得几欲发狂。

世不降等的爵位,相当于这一品的镇国公位,到时候可以平级地交到她的儿子戚胜手里,未来戚胜再传给他的儿子,子子孙孙永不降等,继承的永远都是正一品的镇国公爵位。

这如何不令人欣喜若狂?

但随后消息再次传来,她又听说,镇国公爵位虽然恢复,袭爵的却不是戚家的任何一位男丁,而是戚玉霜本人。

柳氏的眼睛几乎都要瞪出了眼眶:“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一个女儿,怎么能继承这样尊贵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