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拜将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回雁堂主(第1页)

第64章回雁堂主

戚玉云一步一步走近她,拉住戚玉霜的胳膊,道:“姐姐,我不想这么一直待在国公府中。”

镇国公府虽然安全,却像是一个铁打的名利牢笼,把人死死地困在这一方争名夺利的天地之中。她虽然生在公府,却长在北疆旷野天地之间。戚家势败之时,戚玉霜带她出走北疆,她对童年的印象,不是画栋雕梁的深宅大院,而是那一望无际的风沙塞上,旷远绵渺的山野草原。

人心便是如此,如果一生都在深宅中生活,便也能自得其乐。可若是见过了那广阔无垠的天空,便再无法甘心回到这金玉铸就的牢笼里。

“我想拜回雁堂老堂主为师,随他去学习医药之理。”

“你什么时候认得他的?”

戚玉霜这回是真的有些惊讶了。

回雁堂乃是大孟京中独此一家的医馆,声望绝高,据说那位老堂主有妙手回春、起死复生之能,但鲜少出诊,据说常年云游四海,寻觅良方药草。当年戚玉霜有一次受伤极重,幸得老堂主诊治,半月之内即恢复如初,不可谓不神。

“那可是一位真正的老怪物……”戚玉霜嘟哝一声。

别说是治病救人了,她一直怀疑那位老堂主混迹于江湖之中,不仅对于各种刀枪伤治疗得炉火纯青,比随军郎中都要强上百倍,就连所谓的易容之法都能信手拈来。戚玉霜当时在他的医馆里待了半个月,几乎天天看到的脸都是不一样的。刚开始戚玉霜看着来施针的人换了一张新的面孔,还会吓一跳,到后来根本就已经麻木了。

只是,他突然找上戚玉云,还要收她为弟子,却又是为了什么?

戚玉霜眉头不着痕迹地微微蹙起,戚家与回雁堂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只是因为老堂主医术高明,所以曾经数次上回雁堂求医。老堂主为人性子冷淡,但对于戚家的求医问药,却从来没有拒绝过。她父亲私下之时曾评价回雁堂的老堂主,说其实是一位“性情中人”。

“只是被红尘俗世所累……”戚老将军摇着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戚老将军那句话,说得很含糊,仿佛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感慨。戚玉霜当时并没有理解,如今想来,却突然好像有了几分意味深长的味道。

“回京路上,在驿馆有一面之缘。老堂主说我与医道很有缘分,故而赠我三卷医书,让我领悟透彻后,可以随时去回雁堂寻他。”

戚玉云回答得很详细。

戚玉霜目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半晌后,终于松口道:“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戚玉云口中虽然这样说,但她实际上的心思,戚玉霜非常明白。

这一去,一为实现志向,二为戚家避祸。

戚玉霜思索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这镇国公府,就是你的后盾。”

戚玉云目光中泛起柔和之色,小声道:“只是,杨将军的事情,我……恐怕没有办法这么快地答应下来。”

戚玉霜摆了摆手,心累道:“行,我不管你。反正将来整个镇国公府都是你的,你给咱们戚家的小世子选个好爹就行,我是管不了你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听到戚玉霜再次说到这个,戚玉云脸上的笑意慢慢收了起来。

她嘴唇微动,似乎想要说点什么,戚玉霜却仿佛早已料到了她的反应,抢先一步转移了话题:

“再过半个月,就是年关。到时候宫宴分作内外,我恐怕要在外臣宴席中应酬,你一个人在内宴上,可还应付得过来?”

以往,按照大孟的习俗,除夕之夜,先办宫宴,内外命妇齐聚一堂,与天子家眷共贺新春。第二日中午,再举行群臣的茶宴,两厢错开,宫中可以足足热闹个两三日。

戚玉霜反正是女子,完全可以钻这个空子,先带着戚玉云参加内眷的宫宴,第二天再以镇国公、大将军的身份参加外臣群宴,两不耽误,还能避免戚玉云一个人落入那群心眼成精的命妇贵女之中,不得不与她们周旋。

但今时与往日不同,天奉帝自从北疆那一年御驾亲征回来大病一场后,龙体欠安,精力也感觉一日不如一日,似乎有每况愈下的状态。

今年的除夕宴,也是找了个借口,说是为了倡行勤俭之风,由天家以做表率,因此将二宴合而为一,在前后宫同时举行,以节省人力物力。

但真正的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这是天奉帝精神不济所致。

这位大孟在朝近三十载的帝王,安定无忧了大半生后,终于在将近五十的年纪,露出了不可挽回的日薄西山的征兆。

戚玉霜微微抬起眼睛。

远方天际,红日最后一点火红的弧度,突然猛地跳了跳,然后如同被千斤秤砣重重拉扯般,倏忽一下,坠入了万顷黝黑的山岭轮廓之中。

苍茫大地,终于陷入了无边的沉沉夜色中。

……

那天之后,杨陵左等右等,在家中坐立不安,眼巴巴地等待着戚玉云的回复。

可惜,最后等了半天,只等来戚大将军一个意味深长的回复:

“玉云说,暂时还无意于急婚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