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家子的科举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第1页)

第73章

诗文一向是何似飞的强项。

余明函曾说过,作诗看天分,更看性格,心中有‘气’的人才能作出好诗。这个‘气’的范围很广,狂气、郁气、悲愤之气等。

何似飞骨子里的轻狂配着他现在的少年意气,两相叠加,作出来的诗文自带一种引人热血沸腾的桀骜劲儿。

乔影原本以为何似飞这样不愿沾染任何人或事的冷淡疏离的人,写出来的诗作肯定是冷冰冰、不带感情的。再加上他今年才十四岁,读过的诗书估计也不多,就更难写出好诗了。

不过这都正常。

不会写诗的书生很多。

他记得前几年有个翰林原本是有状元之资的,却因为诗作写得特别匠气,被陛下朱笔一划,出了一甲前三,成了二甲第一的传胪。

乔影见唐悦山和钱世义都有了点启发,斟酌着落笔,却不见何似飞动静,走到他身边,见他正看着一朵海棠出神。

乔影寻着何似飞的目光看去,只见那朵花正半开着,却不知因何缘故脱离了树干,将落未落。

不知怎么的,他突然缄默起来,不去催何似飞作诗了。

忽得刮来一阵风,带来阵阵酒香和轻微墨香,乔影见何似飞伸手,接下那朵半开的小花。

为了避免花被风吹走,何似飞微蜷着手指,虚虚拢着那朵花。那双颇有距离感的眼眸里正带着浅浅的笑意。

何似飞这会儿才看到身边的晏知何,展平手指,将花递到晏知何面前:“知何兄,可要簪花?”

簪花是书生们的习惯之一。

不过不是不分场合和时间的簪花,一般情况下,考中科举会簪花、骑马、游街,参加诗会时作出好诗会簪花,偶尔蹴鞠拔得头筹收到姑娘家丢过来的花,也会捡起簪在鬓边。

不过木沧县众学子玩得没这么花,大家都比较朴素,何似飞还没簪过花。

但这些小习惯他都是知道的。

刚才花如锦来,有人立刻折了一枝海棠,在争得他同意后,为他簪上。

晏知何定定的看着何似飞的手,还有掌心那朵半开的海棠。

花蕊是浅浅的桃红色,花心则是藕白色,但向外延伸至花瓣尾端时,好像由古典水墨颜色由浅至深的晕染开来,美得稠丽。

唐悦山装着抓耳挠腮的苦思冥想,其实是写下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咏海棠》,还不忘调侃何似飞。

“何兄,送人簪花哪有送一朵的道理,你个儿高,折一枝最好看的给晏兄啊!”

乔影现在要是还感觉不出来书生们互称‘兄’只是一种常规的交往模式,那就是真的傻了。

何似飞说:“这朵秾丽,与知何兄眉眼甚符。”

乔影被夸漂亮虽然很开心,但却知道何似飞是不喜欢折枝。

这人方才一路走来,遇到枝桠横斜的海棠树,都是轻轻抬起,让他先过的。正是因为走在何似飞身边,乔影才能看到这人对待海棠树那堪称温柔的动作。

就连这朵花,也是树上掉下来的。

但乔影很喜欢。

他想,何似飞这人,看着最是疏离冷淡,心思却又最是温柔。

不过他倒是没像那花如锦一样让别人给他簪花,他知道自己哥儿的身份,不应和男子拉拉扯扯举止亲密,于是从何似飞手心拿过那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