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怎敌她,晚来风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第2页)

晴姑姑得了话后,立马去办。

知道今非昔比,姑爷进京后虽得了一个从五品的官职,但甚少与人来往,多数人碍着前太子的关系,不敢上门来。

如今一场兵变,前太子彻底没了指望,太子换成了靖王,姑爷也成了圣恩正浓的大功臣。

从三品的大官,还是殿前司的指挥使,那可是日日陪在皇上左右。

往后这门槛恐怕都要被踏破。

晴姑姑点头,匆匆去了牙市,先挑了几个丫鬟和婆子回来交给了温殊色,自己再出去接着跑。

郎君那儿有闵章和裴卿看顾着,温殊色不用担心,给买回来的几个丫鬟和婆子讲完规矩,亲自带着人到宅子各处分配活儿。

花了大半日的功夫,院子从里到外都浆洗了一遍,再摆上了花盆摆件儿,这才张罗人把牌匾挂到了宅子上。

简单的两个字:谢宅。

没成想,头一个登门的会是宫里的公公,身后领着几名太监,手里捧着一堆的布匹和箱匣。

见到温殊色后,那公公弓腰问安,一脸笑容,“谢指挥的住处,可让奴才好找。”

今日早上皇上便下了赏赐,除了千两黄金之外,又让人挑了绸缎和金玉首饰登门来探望。

公公巳时出的宫门,浩浩荡荡的队伍穿梭在巷子里,挨家挨户地打听,寻到午后了才终于摸到了门、

大热天,此时脑门上都出了一层水。

两人来了东都后,确实没告诉旁人住处,今儿才刚收拾好,温殊色一脸歉意,一面致歉一面把人引进来,“辛苦公公了,公公里面请,先吃盏茶歇息片刻,我这就是去知会郎君。”

公公急忙制止,“夫人不必客气,陛下特意交代过,谢指挥身上有伤,不能打扰惊动,谢指挥尽管安心养伤,等伤好了,陛下再亲自设宴相邀。”

温殊色谢了恩,客客气气地把人送出门。

人刚走不久,魏公子又带着魏家大夫人携礼上了门,原本冷静的巷子,一日之间突然热闹了起来。

消息传进温家,一家人正在用饭,都在场,大夫人捧着碗,久久没有反应,整个人痴呆了一般。

温家的大奶奶埋着头念叨,“听附近宅子里的人说,宫里的公公亲自登门,一行五六人呢,捧着好几匹贡缎,还有狐狸皮,手里抱着的漆木箱匣……”比了个怀抱的手势,“有这么大,足足两个,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当是装了不少玛瑙翡翠,金玉首饰……”

光是听着,就能让人眼红,更别说亲眼见着了。

按理说,谢三公子是温家的姑爷,如今立了大功,得以高升,温家应该高兴。

可一桌子人,没有一个高兴的起来,个个都埋头不说话,大夫人嘴里的几粒米,半天都没咽下去。

天杀的,她哪里知道,他谢家还能有如此造化。

那日温殊色上门来讨住处,明摆着就是个两个托油瓶。

自己为了这个家她操心,拒绝得合情合理,大爷竟然还出手打了她一巴掌。

她哪里受过这样的气,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当真不想活了。

第二日却从老二那里得知,谢劭的告身是从五品。

自己的大儿子能在翰林院谋一个候补的空缺,每月拿着十来贯银子的补贴,都让不少人生了羡慕。

那谢家的三公子,竟然刚来东都,便是个从五品。

马军司都虞,掌着二百多人的兵权,实打实的官职,知道是靖王向陛下替他讨好的后,大夫人总算看出来了点苗头。

怕不是靖王要得势了。

那时心头便隐隐有些后悔了,自个儿是不是做得太绝了。

万一谢家二房翻了身,她岂不是自断了后路。

怕什么来什么,才过了两日呢,前太子突然造反,元氏全族覆灭,靖王被封为了太子,谢家的三公子成了头等功臣,直接一跃成了从三品。

殿前司指挥,比大爷的侍郎可威风多了。

她要早知道,那日就该听大爷的话,把两人接来府上,那今儿的那些东西,包括赏赐的千两黄金,进的便是他温家的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