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裙下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第1页)

第93章

梁嬿离开京城随赵千俞回南朝这日天朗气清,碧空万里。

在慈元宫和太后絮絮说了好久的话,梁嬿依依不舍,眼眶不禁湿润了。

一想到离别,梁嬿万般不舍,红着眼睛看了看赵千俞,道:“今天就要启程吗?我们明日再走可好?”

赵千俞立在梁嬿身边,对上她期盼的眼神,虽不忍让她失落,但有句话不得不说,“三日前淼淼也说过这句话。”

他们原本计划三天前启程回南朝,梁嬿回宫中拜别母亲,到了要离开时,抱着母亲低低哭了起来。赵千俞不忍,于是将离开的日子往后挪了一天。

第二日,梁嬿回慈元宫,临到要离开时,比头日哭得还要厉害。

太后摸摸女儿面颊,同样也是不舍,但女儿终究是要嫁过去的,劝道:“越拖越不想走,跟睿王回去吧,在南朝要照顾好自己。”

目光流转,太后看了眼赵千俞,道:“淼淼,倘若南朝有人欺负你,待你不好,你传信回京城,哀家和陛下给你做主,我们不受那委屈!”

看似是在对梁嬿说话,实则这一番话是对赵千俞说的。

太后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还远嫁去了相隔千里的南朝,她自是不能让女儿,在那边受苦。

赵千俞疼梁嬿还来不及,于是打消太后的担忧,道:“岳母多虑了,小婿将淼淼看得比自个儿的命还要重要,断然不会让淼淼受委屈。往后每年小婿都会带淼淼回京城。”

梁嬿点头,想起一件事情,对母亲说道:“母后,淼淼今年年底就回来!儿臣和三郎明年要在姜国过年!”

成婚后,梁嬿觉得在外称呼赵千俞全名或是睿王,显得两人生疏,不明不白之人还以为她是嫁去南朝和亲的,与赵千俞是没有感情的。

赵千俞排行老三,顾皇后常常叫他三郎。梁嬿听着听着,忽觉这个称呼好听,如今不管在府上,还是在外面,她喜欢叫赵千俞三郎。

去年年底留在南朝时,赵千俞便说会陪她回姜国过年,总不能这话又是唬人的吧。

赵千俞道:“大概十一二月底从南朝出发,腊月二十前到京城。”

如此,太后心安了不少。她拍了拍梁嬿手背,满眼都是慈爱和不舍,道:“去吧,回南朝了,记得常常写信回来,让母后知道你在南朝过得好不好。”

不提还好,一提梁嬿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最后恋恋不舍,与赵千俞出了慈元宫。

一直上了马车,梁嬿彻底忍不住了,被赵千俞揽在怀中,抱着他絮絮哭了好久,啜泣道:“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母后只留了片刻就让我离开了,也没说等今日过完。”

梁嬿仰起头来看他,眼眶蓄满泪水,娇艳的面颊上淌着两道泪痕,整个人楚楚可怜。

以往半披着的头发尽数被绾起,发髻高耸,镶了紧致的发钗。

衣襟被温热的泪水浸湿,赵千俞一手搂住她纤细的腰,一手抬起,指腹拭去她的泪水。

俯首,额头蹭了蹭梁嬿额头,赵千俞安抚道:“莫哭了,再哭眼睛就肿了。就当去南朝游玩,等年底我们就回来了,届时一大家子人在宫里团圆。”

梁嬿顺势抱住赵千俞,“我从未离家这么远,一走就是大半年。我也是嫁人后迟早要离开,但没曾想会嫁到数千里之外的南朝。”

自从成婚后,许是有了能依靠的人,梁嬿变得爱哭了,每每哭泣,赵千俞总是心疼。

他抚摸梁嬿的头,轻声哄着。

京城街巷的喧闹声渐渐小了,大队人马出了京城。

六月底,南朝。

人人皆知,当今三皇子睿王要迎娶姜国长公主,且已经去了姜国提亲,那倾城国色的长公主不日就会随睿王回都城完婚。

赵千俞携梁嬿回都城时,沿街围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众人都想一睹马车中长公主的风采,想看看她是否如传闻中那般有着倾城国色。

夏风拂过,吹动马车窗帷。

梁嬿透过小小的缝隙看外面,被这场面吓了一跳。

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百姓轰动的场面了。

当然,赵千俞那什么醋的性子,自是不会让梁嬿别其他男子瞧去半分。

马车窗帷被赵千俞系紧,任风怎么吹也吹不开了。

两国成婚的风俗略有不同,在姜国成婚后,两人回到南朝在武宗帝的主持下,举行了场隆重的婚宴。

而依照南朝的习俗,新娘成婚前三日,不能和新郎官见面。

已经和梁嬿拜堂成婚入了洞房的赵千俞无奈,无奈之下让已经在睿王府住下的梁嬿又暂时送到了五妹妹及笄后搬出皇宫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