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长恨歌八十七(第2页)

皇帝说道,“地方有没有贤良之人可以为相?”

“老奴听闻河东郡太守、河东道采访处置使卫陟,温文尔雅,才识器度一流,素有贤名。”

以为皇帝终于醒悟的冯力,便尽自己所知向皇帝推荐道。

“卫陟,吾记得他,他与其弟卫斌都因卫坚一案而贬去了地方,当时还有官员替他求情。”

皇帝说道,“崔裕辞去相位之时,也向吾推荐了他。”

“卫陟有相才,可堪大用。”

冯力说道。

太子已与太子妃卫氏离绝,而长平王非卫氏所出,所以太子与卫氏一族没有了关联,对于卫氏一族的子弟,皇帝便又放心了下来。

“启禀圣人,右相求见。”

宦官踏入殿内叉手道。

“让他进来。”

张国忠脱下鞋底满是黄泥的皮靴,抖了抖紫色公服上的雨珠方才入内。

“臣,拜见陛下,恭祝陛下圣躬万福。”

张国忠跪伏道。

腰后金玉蹀躞带下悬挂的金鱼袋已被雨水染湿,皇帝抬了抬手,“平身吧。”

张国忠躬着腰起身,皇帝遂吩咐左右,“赐座几。”

宦官拿来坐垫与木制凭几,张国忠遂叉手谢恩,“谢圣人。”

“卿冒雨而来,可是有急事?”

皇帝问道。

张国忠旋即拿出进奏院专程的奏疏,“陇右进奏院呈陇右节度使哥舒撼奏疏。”

冯力走下台来将奏疏转呈皇帝,皇帝看了一眼,抬头问道:“哥舒撼上奏,想在去年攻下的九曲之地重新设置洮阳、浇河二郡,并于两郡建立宁边、宛秀、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以临洮太守、云麾将军成如璆兼洮阳太守,充神策军使,卿以为呢?”

哥舒撼此举,是想要扩充吐蕃边境的守军,而所奏人选也皆为自己的心腹。

对此,作为一条线上的张国忠自然是支持的,“黄河九曲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汉土,如今西平王成功收复,便也该复置郡县,吐蕃人奸诈,陇右的边防不可松懈。”

“八军中,宛秀军这个名字太过小家子气。”

皇帝说道,显然他已同意哥舒撼所奏,“西平王为国朝收复疆土,屡战屡胜,便作威胜军吧。”

“陛下圣明。”

张国忠离殿之后,一名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侍偷偷上前,将适才殿内皇帝与冯力的对话告知。

在得知左相崔裕罢相之前竟然推荐了河东太守卫陟继任宰相,包括内侍监冯力也在劝说皇帝,张国忠的脸色变得很是阴沉。

因为河东郡在陆善的管辖范围之内,那么卫陟就绝不可能成为自己的人。

陆善已经获得了滔天的权势,拥兵甚重,他又岂敢让不属于自己势力的人成为宰相来制约自己。

--------------------------------

天圣十三年十月冬,在关中大饥之年,皇帝仍然大张旗鼓的带着内宫妃嫔与百官前往华清宫。

十一月时,尚书省六部开始整理清算一年的政务,其中吏部进行对官员的考核与评判,而在选官的过程中,皇帝果然向张国忠提起了河东太守卫陟,以及另外一个人,吴郡太守赵居仁。

十一月下旬,河东太守卫陟入考华清宫,通过了所有的考核,皇帝亲自召见他,并夸赞了他的才华。

然而却受到张国忠的忌惮,于是找到了皇帝身侧新上任的谏官吴相之,恰好又是河东人,曾做过大理寺评,于是以御史一职为条件,让其弹劾河东太守卫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