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章 平胡曲三十六(第1页)

陕郡屠城一事在各地传开,燕军的暴行让州郡城官与百姓更加惶恐,此举不但没有起到震慑的作用,反而使燕军失去民心,从而增加了境内的暴动,以至于彻底失去了对陕郡的控制,唐廷也因此成功收复。

——凤翔——

乾德二年六月,在燕军下令屠城后,唐廷顺利收复了陕郡,但就在陕郡刚平不久,京兆府的富平县便发生了一起命案。

“富平折冲府折冲都尉王去容因私怨杀本县富平县县令。”

刑部尚书严真清将陕郡命案呈于凤翔行在,“杀本部县令者,按律当诛。”

“王去容。”

李怏只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林辅国旋即弯腰提醒道:“朝廷收复陕郡后,因王去容善于用攻城器械石砲,遂被调往富平县,镇守陕郡,以备日后攻夺长安。”

“若本属府主,刺史,县令及吏卒谋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者,叛流二千里,已伤者,处以绞刑,已杀者,处以斩立决,而王去容身为武将,枉顾律法,滥杀本县县令,是杀无赦的死罪。”

严真清又道,“请陛下依唐律,叛王去容死罪。”

自严真清从平原来到行在升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以来,朝廷不法官员大多都受过他的弹劾。

也正因严真清的到来,使得散漫无纲纪的朝廷逐渐有了秩序,百官也开始遵受守礼节。

“严卿,现在朝廷的状况你也清楚,两京若无法收复,则人心不稳,陕郡位于长安与洛阳之间,对接河东,乃两京要道,其对朝廷的重要性,不容有失。”

李怏看着严真清说道,试图说动这个耿直不肯弯曲的臣子,“那王去容善于用石砲,由他镇守陕郡再合适不过了,何必为了一个县令而杀一将领呢。”

“陛下!”

严真清抬头,他为新帝枉顾人命的言语所惊,“如今虽是战时,但律法就是律法,不能因为战乱,就可以不顾律法,县令虽位卑,却也是朝廷命官,是…”

见严真清如此执拗,李怏挑眉不悦,“够了!”

李怏挥了挥手,“卿弹劾文官,朕可以依法而办,但是富平县令已死,再杀王去容又有何用,只会让朝廷再损失一个将才罢了。”

“陛下!”

严真清还想开口,却被林辅国派人架了出去。

对于刑部给出的判决,李怏当即否决,并下敕免王去容死罪。

如当初圣皇免风长清兵败失洛阳之罪一般,免王去容死罪,命其以白衣使的身份继续留在陕郡效力,戴罪立功。

然而当敕书送到中书省时,中书舍人、知制诰贾知却不肯起草下敕,并将敕书扣留。

中书省并无门下省封驳之权,得知敕书在中书省被封还,李怏大怒,贾知旋即上表解释。

林辅国将奏表转呈至御前,“陛下。”

“那个贾知,竟敢逾越三省职权,封还朕的敕书,不要以为他自恃才华,写得了几篇文章,朕就不敢杀他!”

李怏怒道。

“陛下,中书省的奏表,贾舍人的。”

林辅国弓腰道。

“贾知。”

李怏皱眉,旋即挥手道,“念。”

“喏。”

林辅国展开奏表,“臣某言:伏见宰臣奉宣圣旨,将军王去容擅打杀富平县令杜微,其罪将合寘殊死,缘新收陕郡,防遏要人,特宜免死,削除在身官爵,白身配陕郡展效者,臣等既忝职司,主在行下。伏以圣人诛□□,定王业,必先明法令,崇礼义,于是百姓戮力,贤愚悦随…”

“《易》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若纵去容,可谓生渐矣…”

“臣闻去容善放抛石,能守城邑,曩者陕郡初复,非其人不可守之,李光必守太原,鲁炯守南阳,张荀守睢阳,皆无去容抛石之能,未闻贼能下之也…”

“陛下若以抛石一能而免死,所犯上者,复何止之?”

“若今免去容之罪,而诛将来之犯者,则是法令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