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0章 平胡曲四十四(第1页)

乾德二年十月,就在三司争论不下,李现欲轻叛而崔祁严苛律法,原本支持崔祁的皇帝,忽然改依李现之议,轻叛降官。

崔祁力争,遭李怏斥责,最终将三百人分六等定罪,重者刑之于市,次赐自尽,次重杖一百,次三等流、贬。

是年十二月,斩叛将十八人于长安城西南独柳树下,受伪燕重职者七人,赐自尽于大理寺,受官者杖于京兆府门,其余被俘虏入狱者,官复原职。

获释的官员除了对下敕的皇帝李怏谢恩之外,心中对长平王的感激更甚,自此人心皆向长平王。

此案过后,扶风太守李现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没过多久又拜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并兼京兆尹,封梁国公。

而刚刚归朝的度支郎中元渽,因才受到李怏重用,不久升任御史中丞。

-------------------------------

乾德二年十一月,回纥太子从东京得胜归来,李怏便命百官出城前往长乐驿相迎。

回纥太子抵达长安,李怏又在宣政殿设宴,并加封回纥太子为司空,封忠义王,得知回纥并未劫掠两京,李怏十分感激,答应每年以绢二万匹相赠回纥,以报援助之恩,并抚恤回纥伤亡的将士。

两京刚刚收复,将士疲于征战,苏荷于是向李淑提议休整之后再行剿灭叛军残余。

几日后,长平王李淑处理完东京事宜,便与苏荷启程回到长安。

李怏听闻,于是在大明宫中设宴,为苏荷接风洗尘,并亲自率百官出城迎接。

——灞桥——

灞河上倒映着柳树的影子,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折枝断痕处长出了新的枝条,但离乡的友人,却再也无法归来。

短短两年,这场用血水洗刷了整个中原的战乱,死伤不计其数。

陕郡必经的官道上,迎立着许多老幼妇孺,一直至长安,她们祈祷与盼望,出征归来的将士中,能够出现自己朝思暮念的父亲、儿子、丈夫。

这一路上,有人欢喜,有人悲伤,对于长平王以及苏荷的归来,百姓们夹道跪拜。

队伍行至灞桥附近,便听得有笛声传出,那笛声让苏荷湿红了眼眶。

多年前的夜晚,她循着这笛声到来到了满是流萤的江畔,也因为这笛声,苏荷成全了现在的自己。

让她心甘情愿执剑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是自己心中不输男子的抱负。

众人来到河畔纷纷下马,但只有苏荷跨上了那座桥。

因为离家太久,其余人见到这相逢的一幕,也都潸然泪下。

战场上的凶险,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次出征是否还会顺利。

苏荷走向李忱,不顾三军将士的眼光扑向“丈夫”怀中。

“我回来了。”

苏荷缓缓说道。

“没有什么是比你平安归来,让我更高兴的。”

李忱回道。

军中,投降的颜庄与高上正看着这一幕,“我就说,雍王能够救你吧,这天下间,能一言止杀将军者,唯雍王一人矣。”

颜庄挑眉,苏荷的骁勇他是亲眼见过的,以奇兵置之死地而后生,敢率孤军深入,以少胜多。

只是眼前这一幕,倒是让颜庄颇为惊讶,“皇家从来都是以利相交,父子是如此,夫妻也是如此,以将军智勇,不会不知。”

“若全图以利,雍王何故以身犯险呢,纵然有张子之谋。”

高上回道,“但棋差一招,便不是满盘皆输那么简单,而是死无葬身了。”

颜庄侧头看了一眼高上,忽然笑了起来,“从前我就不如你,现在,我还是不如你啊,高兄。”

高上也笑了笑,“倒不是我聪明之智,而是没人愿意天天挨打呀。”

二人身上都有陆善父子棍棒相加的伤痕,于是对视着大笑了起来。

长平王与李淑回到长安时,春明门外围满了感恩的官员以及百姓,他们簇拥着李淑回到城中。

李怏更是率文武百官亲自出宫迎接,苏荷连忙下马走至御前。

“陛下,臣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