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平胡曲六十(第1页)

至元四年,唐军收复洛阳后,渡河向东,施昭义逃往范阳。

范阳守将得知洛阳失守,于是率部降唐,施昭义无法入城,部将见燕军彻底失势,纷纷离去。

大势已去的施昭义,不愿被俘,于是自杀,叛乱自此终止。

时逢回纥内乱,镇北王苏荷整顿朔方军返回朔方镇守,皇帝遣使前往朔方宣慰、赏赐,河朔成为割据,由此开始。

就在以为终于可以太平时,远在岭南的永王李愉得知皇帝杀了吴王,囚禁了雍王,便上奏想替兄讨还公道。

察事厅从中挑唆,密告永王李愉私设官职,割据西南,密谋造反,李怏得知后盛怒,于是下诏以其阴谋叛乱的名义命附近诸节度使率军围剿。

李愉闻讯朝廷下诏出兵讨伐,大怒,遂举兵渡江。

原本未遭战乱的江西一带,因永王之乱也变得混乱不堪,江淮震动,然而此乱仅仅只维持了一个月。

最终,在朝廷大军围剿下,李愉兵败,为洪州刺史、江西采访处置使皇甫深所擒杀,西南隐患自此铲除。

吴王与永王相继被除,诸王皆惧,纷纷交出兵权归附朝廷。

经此后,今朝廷的隐患便只剩河朔之地,镇北王的威望,让李怏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便将雍王府的僚属全都调走,长史与王友,皆被外派,只留下一些侍女在府内。

——雍王府——

“郎君。”

十一娘踏入书房,“永王…江西采访处置使皇甫深将永王的尸首运回了长安。”

李忱坐在书桌前,握笔的手忽然停顿,“这个,拿去烧了吧。”

李忱将替吴王写好的祭文递给十一娘,之后便又开始磨墨。

“郎君…”十一娘看着一脸平淡的李忱,有些担忧。

“我没事。”

李忱闭眼道。

然而等十一娘走后,李忱在提笔写稿时,却连连出错,宣纸换了一张又一张,始终达不到满意。

最后,心烦意乱的李忱将笔折断,不放心的十一娘折回书房,看到这一幕后,心疼的走入内,“郎君。”

十一娘匍匐在李忱膝前,伸出手制止李忱,“郎君。”

“大王,陛下宣召。”

侍女走到门口提醒道。

李忱听后抬起了头,此时,她的眼中满布血丝,就算李怏不宣召,她也会进宫。

-------------------------------

——紫宸殿——

自李怏身体抱恙后,便将宣政殿的常朝停了,而在紫宸殿也只召见宰相等重臣,其余军国大事都交由宦官林辅国在打理。

当江南采访处置使皇甫深将永王的尸首送往长安,想要邀功时,却遭到了李怏的严厉训斥。

李怏走出紫宸殿,看着地上用草席裹着的尸体,随后命人掀开席子。

正直隆冬,李愉的尸体已被冻得僵硬,一双眼睛死死盯着上方,差点将李怏吓了一跳。

“永王谋反,臣已奉命诛杀。”

皇甫深叩首道。

“朕何时说过,允许你们私自动手的?”

李怏怒瞪着皇甫深。

“陛下?”

适才还在暗自窃喜想要邀功的皇甫深一下呆住,“永王谋反,臣等奉命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