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第1页)

赵嘉五人进到宣室,刘彻正坐在屏风前, 矮几奏疏均被移开, 一卷绢绘地图铺在地上。仔细看会发现, 此图是仿造赵嘉日前所绘,取最详尽部分, 再以宫内典藏予以补充。

绘图的官员摒弃“抽象派”艺术,学用比例尺。有墨家制作的工具, 将精确度进一步提高, 完全不是问题。

丞相卫绾、大将军窦婴、御史大夫直不疑及大行令王恢坐在天子两侧, 视线落于图上, 皆专心致志, 屏气凝神。耳边传来响动, 注意力也未转移分毫。

“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五人官佚相当, 然曹时为侯爵,入宣室行礼, 自是以他为首。

“起。”

刘彻示意几人起身,将他们召至近前, 对窦婴等人道,“此图乃赵校尉最先执笔。”

几位长安大佬齐刷刷抬起头, 视线灼灼,集中到赵嘉身上。

“赵校尉大才。”

御史大夫直不疑最先开口。

大将军窦婴和大行令王恢很是赞同。

丞相卫绾一改老迈人设, 腰板挺直, 眼放精光, 指着面前的地图,尤其是边郡通往茏城的几条道路,连续提出数个问题。

“自云中郡出,前行二十里遇古垣?有河穿行,可知其名?”

赵嘉跽坐在下首,心知卫绾所问很可能关系到汉征匈奴的作战计划,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思量,组织一番语言,谨慎道:“出云中郡,北行十里,过戟状土丘。东行三里,再北行七、八里至古垣。”

“古垣土夯,内围建筑损毁,地基亦不复存在。有河溪穿行其间,岸边长有野谷。”

“汉商北行,胡商南下,欲至云中、定襄两地,必经此地。”

“据商人言,此路前朝即有,土垣内尚存夯土建造的兵寨。”

“臣翻查古籍并询郡内老人,知百年前,秦、赵皆有将筑城塞外,合要塞、军寨于一身,曰受降。今考遗垣,类赵所建,为军队守边御胡之地。”

赵嘉所言绝非凭空猜测。

在边郡时,他时常翻阅前朝记载,走访乡中老人,还问过不少汉商胡商,对这处遗迹的来历有六七分把握。

此地距边郡二十里,有河溪经过,且生长野谷,吸引大量鸟兽,无论作为补给点还是长久驻兵,都是不错的选择。

云中城为赵国所建,本就是防御和出击胡人的要地。

以城池为起始点,赵国大军向草原推进,烽燧台、驻军前哨辐射开,遍布长城以北。以当时军队的战斗力,算不上困难。

其后赵败于秦,云中、定襄等地尽归于秦王。

待秦朝建立,始皇帝横扫寰宇,蒙恬奉命击北,大军清扫草原,在占领地建造小城,或是在原有遗迹上起兵寨,留军队驻扎,更是顺理成章。

可惜的是,秦末烽火熊熊,中原陷入战乱。

建在草原的要塞、兵寨陆续被废弃,湮灭在风沙雨雪之中,迄今仅剩几段残破的土垣。东胡、匈奴借机崛起,羌、氐、丁零等部依附匈奴,一度占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

如果不是中原生乱,东胡、匈奴休想有崛起的机会。延续战国和秦朝兵势,估计胡人刚冒头,就会被砍瓜切菜,揍到生活不能自理。

地图上标出的土垣,有可能是毁于战火,也有可能是驻军调走,其后无人驻扎,就此被遗弃。无论哪种原因,均能再次利用,成为一处重要的中转站。大军北上,必须先一步拿下,彻底圈入汉家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