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亲王归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2页)

此时此刻,郑高一点不担心小三子会争宠,要知道,现阶段,东厂这边,被皇上挂在心上的人越多,这边就越受重视,以后的权柄也势必会更大。郑高巴不得这小三子身家清白是个可造之材,以后没事多往皇上身边溜溜,好处大大的。

说话间,郑高就退下了,自去找那小三子。

他当然也是好好探查过一番的,毕竟当了多年探子,他自诩自己在看人方面多有心得,见到了小三子之后,倒是十分可喜,更兼发现此子根骨非常,习武方面十分有天分,身家清白,父母亲人已经没有了,在秦王殿下的正阳宫中养伤阶段,也是被关在屋子里不和其他人往来,特别是秦王殿下,根本跟他没说过几句话。

如此,刚好适合进东厂。

小三子此时正在掌刑太监处等待受罚。掌刑太监也知道他在长央宫是怎么回事,但是小三子现在身份尴尬,纵然掌刑监里有曹贵妃的人,这种时刻也不好动他分毫。

果然还没过多久,小三子就被郑高带走了,成为了他的重点培养对象。郑高还特意将他带到一个前朝老太监那里专门锻炼身手,这老太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却是宫中实打实的一等高手,不过是不显罢了。

郑高的算盘打的精明,对自己的识人能力也十分有信心,却不知道他最终就是在这么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身上瞎了眼,折了身。

☆、第9章

这段日子里事情一茬接一茬的发生,让人目不暇接,其实仅仅过去了两个月多,如今正是秋高气爽之时,秦王府刚刚竣工。镇西侯即将到达京郊大营的消息也不过是日前才传来。

镇西侯入京,连同两个儿子只带了三千亲兵,后面跟着一些马车,车上就是一些老弱病残了。若是带太多人,怕是皇上嘴上不说,心里也是不舒服的。

未曾想到,他带着一干人等到了京郊大营,首先面对的,并不是兵部官员,而是外东厂的都督,原皇帝亲卫总领汪毕。

说起这皇帝亲卫,大抵才是皇上真正的心腹。这亲卫中,十人一户,领头称为户长;百人为一骑,领头称为骑长,这骑长最为常见,也称侍卫长,原本那赵高景就为侍卫长;千人为一队,领头为总长;万人为一部,领头称为教头。

亲卫□□计十个教头,五个教头带兵拱卫外城,驻守京郊大营,此地距离皇宫快马只需要不到两个时辰。三个教头带兵巡视京城,掌管城门以及城内治安。另有两个教头,带领亲卫中挑选出的两万精英,拱卫宫闱,掌管皇宫安危。这十位教头上,还有一位总领,汪毕。

如今东厂外部建立,这汪毕原本就是皇上心腹之人,自然被派去掌管外部,还特许他从十万亲卫中抽调可信的精英之人,若是人手不足,还许他对外挖人,凑满一万之数。

而原本的亲卫,也是由他推荐的一位名叫朱德亿的教头担任总领,一时之间,汪毕可谓风光无数。

镇西侯赶路期间,也并非对京城之事一无所知,他深知这汪毕大概就是皇帝原本暗司中人,与他必然是要打交道的,却不知这机会来的如此之快。

在见面之前,镇西侯对汪毕其人也是所知不多,只知他素来不与其他官员来往,每日只是操练兵将等。

说实在的,都是武将,镇西侯对汪毕还是比较有好感的。

只是不知,这汪毕所来为何?

汪毕是个瘦瘦高高的汉子,长相平平,虽然日日带兵操练,不过未曾奔赴边关带兵打过仗,所以面上还是少有风沙沧桑之色。

他一见镇西侯,当即行礼,“见过镇西侯。”

镇西侯忙将他扶起,“汪都督多礼了。快请起。”

到底都是当兵的,汪毕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出来意:“下官前来,也是为了东厂扩兵而来。东厂目前有一个教头的配置,如今人手不够,还望镇西侯多多帮忙。”

这要是搁别的将军,敢来挖我墙角,弄不死你!

但是放在镇西侯身上却不一样,镇西侯面色不变,心中却是惊涛骇浪,这汪毕不会不知道自己此次回京的主要目的,居然如此公然让自己安插人手在东厂中?

殊不知这汪毕来此示好也是被逼不得已的。

天元帝手中自有祖上传下来的暗司人马,每个探子都有一个明面上的身份做掩护。这支人手运行多年,早已经形成具体的规矩,其中第一条,就是干这一行,无父无母无亲无子。

汪毕自幼便是这个体系中人,经过多年努力,总算爬上上层位置,这次天元帝终于将暗司放到明处,队伍中所有人都是心头一震,狂喜万分,他们深刻的明白,作为帝王的心腹,一旦可以站在明处,那么掌握大权指日可待!

东厂两个位置,一个是宦官的,跟汪毕他们无关。另外一个外厂都督职位,内部可谓是掐的死去活来,最终胜利者就是汪毕。其他人含恨败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汪毕是个毫无弱点的人,正相反,他有个天大的把柄,如今却在秦王殿下手中!

那日天气正好,他进宫给皇上请安,并报告如今东厂外部筹集进度,在路上却偶遇四处晃悠的秦王殿下。

如今宫内都传遍了,秦王殿下身子不适,经常胸口发闷,天元帝发话让太医院查了,太医检查了一番,几个人还集体讨论了下,得出结论是秦王殿下似乎胎里带点虚,最近正是长骨头的时候,最好多晒晒太阳,走动走动,不要剧烈运动,多补补即可。

既然如此,那就每天出来溜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