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一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部分(第2页)

“太子殿下若是不信,可到臣府中去询问。臣那家仆虽然愚蠢,但绝对是不敢欺骗臣的。更何况,此事关系到臣父的性命。”卢照辞冷哼哼的笑道:“其实臣倒应该感谢齐王殿下,霍邑城内只有五千守军,加上臣的族中私兵也不过一千人,如何能抵挡宋金刚的大军。嘿嘿,若非齐王殿下护送臣一家百余口到长安来,恐怕臣一家都要被刘武周所灭了。”

“啊!”李建成面色变的铁青,惊讶的望着李渊,却见李渊面上青紫,尴尬之色甚浓,知道此事想必是不会作假的。否则这卢照辞这么一个谨慎之人,也不会深夜闯宫的。

“朕已经去宣世民来此,等等他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李渊点了点头道。

“世民,这么远?一个来回也要最起码也要六七个时辰了。”李建成皱了皱眉头。望了望外面的天色。

“那也得等。明日的早朝就不要上了。”李渊冷哼哼的说道:“趁着群臣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先做好准备再说。免得消息一旦传开,就有引起恐慌。”到底是老谋深算,就是连卢照辞也不得不佩服此人。

“陛下,秦王殿下来了。”这个时候,忽然宫外传来成安那惊讶的声音。

“这么快?”李渊失声道。莫说是他就是卢照辞和李建成二人双眼中露出一道震惊之色来。能让李世民连夜赶到长安,必定是大事情,否则他是不敢违背李渊的圣旨而来的。这个时候的大事情,那就只有太原失陷一事了。这卢照辞有家人报信,那李世民有什么,他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快。

“柴氏!”卢照辞和李建成面色一变,相互望了一眼,顿时知道了对方的答案。天下最有钱的莫过于柴氏,柴氏的商铺遍及天下,顺带着他的眼线也同样与遍布天下的。他们发现刘武周大军的动向,根本不是一件难事。也只有他们才能如粗快速的将情报送入李世民手中,李世民才会连夜回京。李世民有柴氏那庞大的情报系统,这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一时间,李建成和卢照辞二人眉头轻轻的皱了皱,忽然又相互望了一眼,让人不可察觉的点了点头。

李建成虽然宽厚,但是也不会允许李世民夺自己的太子之位,所以默允了裴寂等人打压李世民的事实,如今李世民又多了一个柴氏,这就让李建成很恼火了。而卢照辞与柴氏更是有深仇大恨,卢照辞岂会允许柴氏再度兴起。就在这瞬间,两人再次达成了协议。

“儿臣拜见父皇。”李世民满脸的风尘之色,显然一路上赶的甚急,导致仪容不整。

“世民。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李渊面色阴沉,双目中闪烁着异样的眼神。看来这个时候的李渊还没有老糊涂,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言语中,虽然没有其他的意思,但是却包含着另外的意思。

“哦,柴郎昨天去见儿臣的时候,说了刘武周兵进太原,儿臣怕四郎守不住太原,故此前来请示父皇,想请兵出征。”李世民昂首答道。李渊看了好半响,见他双眼中没有任何异样的神色,虽然心中怀疑,但是还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追究此事。

“二郎来的正是时候,孤与大将军正在商讨此事呢。”李建成意味深长的望了李世民一样。

“哦,那是正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父皇英明神武,刘武周虽强,但是在父皇面前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有何畏惧。”李世民面露笑意,双目隐有得意之色。能得柴氏这样的门阀效忠,好像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最起码有用之不绝的金钱,足可以干上许多事情。

“秦王殿下此来想必是有计较了。父皇。儿臣以为还是听听秦王的计划吧!”卢照辞神情淡淡,好像并没有听清楚李世民言语之间的意思来。

这个时候李世民才想到卢照辞尚在身边,一想起刚才的话来,面色一变,心中叫苦。他是个聪明人,当初听到卢照辞和李秀宁二人遇袭,就知道必定是柴氏所为。这下好了,柴氏也投靠了自己,加上一个侯君集,这个卢照辞日后铁定是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了。不过很快,他的心情又变的愉悦了不少。若不是在李渊当面。恐怕早就高兴的跳了起来。

“过几日,四郎就护送着卢家老太爷来长安,大郎,你亲自出十里去迎接老太爷。”李渊冷哼道:“将元吉关入宗人府,等候处置。现在还是来讨论山西之事吧!这个时候,想必霍邑还在卢当户手中。对于这样的臣子,朕不能不救。”说着轻轻的扫了一眼卢照辞,又是在宽慰,又仿佛是在警告。

“臣代家父谢过陛下。”卢照辞站起身来,朝李渊拜了一拜。

而一边的李世民早就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他是一代雄主,岂会不明白刚才李渊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意思。恐怕这卢氏一家人并非是李元吉护送过来,而是被绑过来的。一想到这里,心里顿时更舒坦了。

李渊嫡子如今只剩下三人,都是窦氏所出,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李建成和李元吉起兵之前都是在长安或者河东,只有李世民紧随李渊身边。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关系极好。这下好了,李元吉这个傻蛋居然以卢氏族人来威胁卢昌青,死守霍邑,这下做的不但丢了皇家的面皮,更是狠狠的得罪了卢照辞。真是一个愚蠢的家伙,就算你不以卢氏族人来威胁卢昌青,这卢照辞为镇军大将军,卢昌青作为他的父亲,岂会为自己的儿子丢脸,还不得死守霍邑。真是一个愚蠢的家伙,难怪手握雄兵,居然不战而逃。这样一来,恐怕卢照辞也会离的李建成远远的了。

“这次出兵,就让照辞和二郎两人领兵出征吧!”李渊扫了二人一眼,道:“照辞为主,二郎为辅,你们认为如何?”

“臣以为还是秦王为帅的好,臣愿辅佐秦王击败刘武周。”卢照辞淡淡的说道。身边的李世民闻言面色一喜,但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这点你就不要推辞了。二郎虽然有点战功,但是还是不能与你相提并论的。”李渊摆了摆手。道:“朕知道你会打仗,就让二郎跟后面好好学学吧!”

“父皇圣明,儿臣早就想跟随大将军身后,好学得几招呢。”李世民面上露出一丝喜色。至于他到底是因为跟随卢照辞出兵而高兴,还是因为重新掌控兵权而高兴,那就不得而知了。当然卢照辞猜测必定是因为后者。

“二郎所言甚是。照辞就不要推辞了。”李渊摆手道:“这次就由照辞领兵吧!朝中将领任由照辞调遣。照辞为帅,二郎为副帅,领兵十万,出征刘武周。”

“十万?”旁边的李建成闻言面色一变,没想到李渊居然将满朝兵马都授予二人,这二人万一要是联手,自己的东宫之位,恐怕也是有危险的。

“儿臣必不辱使命,击退刘武周。”卢照辞和李世民二人赶紧拜了下来。

“好,好,照辞啊!”李渊哈哈大笑,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来,上前拍着卢照辞的肩膀道:“这次出征归来,若是能剿灭刘武周,朕不吝重赏,封你为王。”

“封王?”卢照辞面色一变,自从大唐建立以来,从来就没有异姓为王的,这些开国功臣无一不是封为国公的,其余的诸如郡公、县公、侯、男、子等等爵位,达数百人,但是却从无一人封王的。

“我朝也没有规定非李姓而不能封王的,更何况,照辞为朕的女婿,也算是宗室,就是封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李渊脸上露出一丝和蔼之色来。

“对了,听说你那阴氏小娘子已经有孕在身?”李渊突然说道。

“儿臣有罪。”卢照辞面色微微一变,这种事情说大是大,说小是小,关键是看李渊怎么去说。

“无后为大,相对于你来说,年仅二十才成亲已经是很迟了。阴氏虽然是叛逆,但是阴氏之女却是除外。”李渊摆了摆手,指着李建成道:“最近太子妃也有喜了。依朕看来,不若卿与太子亲上加亲。若是两人同时生女或者生男,就为姊妹兄弟,若是一男一女,就干脆结为秦晋之好。建成,你说呢?”

那李建成闻言更是喜不胜喜,刚才还担心着因为李元吉的缘故和卢照辞生了龌龊,这下好了,李渊亲自下旨,亲上加亲。这下好了,就算卢照辞不喜自己,但是也不会转投入李世民的麾下。相对于一边的李世民来说,却是如同晴天霹雳,没想到李渊会来上这一手。

“父皇啊!儿臣的侧妃也是有孕在身啊!这种事情怎么不问问儿臣呢?”李世民欲哭无泪,一副哀怨的眼神望着李渊,却又不敢发作。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