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一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部分(第1页)

是因为他们拥有土地,你们可以杀人,但是不会收回土地,只要有土地存在,那些世家大族们就能有兴起的机会。可是一旦土地被收回,世家等于大树除掉了根,等着枯萎的时候了。所以说,这土地才是时世家的根本,世家的最后一丝底线。

“应该不会吧!”独孤伤张大了嘴巴,怀疑道:“陛下也是世家出身,他自然明白世家的根本是什么,这土地乃是世家的根本,他要是收回世家的土地,这不就是逼着我们再次造反的吗?他可是知道,他能有这个机会登上皇帝的宝座,与我等这些世家可是有不小的关系的。他要是真的收回这些土地,那杨广可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啊!陛下是何等聪明睿智,想来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此事不可大意,下官以为还是派人去陛下那里听听风声的好,免的到时候,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更何况,如今私兵都被岑文本借口收了,陛下也没有允许我们继续蓄养私兵,这可是不妙啊!”韦挺皱了皱眉头说道。

“也好。”韦思言点了点头,道:“能办成此事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中书令,嘿嘿,崔氏的土地可是远在我等之上啊!我这就去告诉他,我们每家都愿意献出千顷土地与陛下,用来奖赏有功的将士,看看陛下是如何回答的。若是陛下答应了,说明陛下着实重视土地,日后或许真的会夺我等的田地,那我等可就要好生准备了。”

“此计甚妙。”众人连连点头道。当下各自分头准备不提。

“陛下,臣听说陛下有意要收归那些世家的土地?”

乾清宫也就是以前的太极宫,包括共有十六座大殿,其中,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和延嘉殿称之为四大殿。此外还有中书省、门下省、舍人院、宏文馆,以及凝阴阁和望云亭等重要建筑。其中的太极殿如今也改成了太和殿,是作为朝会的地方,而两仪殿改成了宣室,是卢照辞接见亲信大臣的地方。

宣室内。岑文本一脸的谦和之色,坐在锦凳之上,手上捧着一叠奏章,在他面前,卢照辞正在仔细的翻看这由尚书省递上来的全国重大事务。

“陛下,听说您准备要收回世家的土地?”岑文本小心翼翼的说道。

“怎么,文本,你有不同的意见?”卢照辞抬起头来,笑呵呵的说道:“前隋末年之所以爆发大规模的起义,与杨广是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世家在背后操纵的,他们不满意杨广的统治,所以才会想办法推翻杨广的统治,这些人朕都是不喜欢的。他们手中有土地,既然有了土地,那就能养人,能养人,就能组成一定的兵力,有了军队,他们干什么事情都会肆无忌惮了。还是文本当初厉害啊!借了李大恩之事,收了长安城内世家的私兵,让朕轻松了不少啊!”

“还是陛下教导的好。”岑文本赶紧恭敬的说道:“只是这私兵与土地不同,臣是担心那些世家被陛下逼的太急了,也会像对付隋炀帝那样,陛下刚刚登基称帝,帝国也不过是刚刚建立,根基不稳,而那些世家根深叶茂,陛下的科举制度刚刚实行,那些进士们恐怕短时间还不能掌握地方政权,世家在地方上有着很大的实力,一旦他们也仿效前隋末年那些造反派那样,我大唐各地就会烽烟四起,不利于陛下的统治。”

“那你的意思呢?”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思索来。

“臣听说当初陛下平定京师的时候,皇宫之中,满院的都是珍宝,而那隋炀帝对此还不满足,不停的向民间索取美女和珍宝,还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闹的民怨沸腾,所以才会导致了灭亡。臣以为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臣以为,这个时候天下尚未平定,不易再在内部生出祸端来。”岑文本的声音在大殿内响了起来,卢照辞的脸色也逐渐凝重起来。

“文本,但是天下的老百姓。之所以造反,那是因为手中无田,口中无食啊!那些田地都是掌握在世家手中,朕若是不给土地给那些百姓,那些百姓都会饿死,朝廷也会因此收不到赋税啊!”卢照辞皱了皱眉头道。每个阶层都是有利益共同体的,卢照辞代表的是统治阶级,就应该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

“这个好办!”岑文本笑道:“如今大唐境内的世家多是臣服于陛下的,但是关东世家中,还有不少是支撑其他人的,陛下何不取了他们的土地来分给其他人呢?”

“陛下,陛下,大喜啊,大喜啊!”这个时候,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却见崔仁师闯了进来。

“中书令,是何喜事,居然如此兴奋。”卢照辞笑道:“莫非是徐世绩攻下了洛阳了?”

“陛下,那倒没有,是关中的各大世家听说陛下无土地犒赏有功将士,故此相约着给陛下送来了一份厚礼,各大世家根据各自的家产,各自奉送了千顷和百顷土地不等,以做军资之用。陛下,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啊!”崔仁师赶紧将手中的地契捧了上来。

卢照辞面色一喜,正待伸手接过,却见岑文本在朝自己摇头,当下右手指着崔仁师笑道:“朕富有四海,金银财宝不计其数,难道连犒赏将士们的东西都拿不出来吗?好了,你回去告诉他们,他们的心思朕已经知道了。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的历代祖先辛苦所得,朕不能夺人先祖留下来的东西的,只要他们能安心为朕,为朝廷效力就可以了。这些东西朕是不要了。来人,给这些世家每家赏金十两,以示嘉奖。”

“这个,臣代他们谢过陛下了。”崔仁师脸色一红,赶紧拜道。

“陛下出身世家,当与世家共治天下,只要他们能忠于陛下,陛下不吝赐赏,但是若是三心二意,恐怕那柴氏、郑氏就是他们的榜样了。”岑文本在一边笑呵呵的说道。

“对,对。看来这些世家还是忠于陛下的。”崔仁师双眼暗怒,但是脸上却堆满了笑容。

“好了,中书令,你回去吧!”卢照辞挥了挥手,道:“这些家伙把朕当做杨广了。”

“确实如此,这些家伙都该罚。”崔仁师也连连点头。笑道:“臣这就去骂他们一顿。”

“好了,好了,下去吧!”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中书令,皇后娘娘临盆在即,让我那岳父大人也来一趟吧!”

“是,臣这就去派人去请。”崔仁师赶紧退了下来。

“哼!若非文本阻拦,朕真的将这些田契给接了过来了。”卢照辞冷哼道:“这些世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陛下,刚才做的很对。”岑文本点了点头,道:“如今世家实力很大,陛下要想造福苍生,还得忍耐才是啊!只有平定了天下,这样一来,世家才是能暗弱一阵,到时候,再来实施新的土地政策也是不迟的。”

“朕知道了。”卢照辞摆了摆手,道:“好了,岑先生,待皇后娘娘诞下麟儿之后,朕就要御驾亲征洛阳了,到时候,长安城就靠你了。”

“臣遵旨。”岑文本见卢照辞眉头紧皱,显然还是在为土地之事而心烦,但是他确实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退了下去。

“土地兼并,如何能防止土地兼并呢?”卢照辞待岑文本离开之后,望着眼前的奏章,眉头紧锁。土地问题是一件大问题,困扰了华夏历史上的无数统治者,历代王朝到了后期,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土地兼并的问题来,然后使的那些百姓毫无立锥之地,这样一来,加上天灾人祸,农民起义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就算平定了农民起义,帝国的实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损耗。再也支撑不了多少年了。卢照辞知道若是任由世家在继续发展下去的,恐怕要不了多少年,整个大唐的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也会没有可耕之地,无奈之下,只得成为那些大户人家的佃户,朝廷的赋税也会因此大减。更加不利于朝廷的统治。

“来人。”卢照辞深深的叹了口气,淡淡的喊道。

“陛下。”成公公赶紧走了进来。

“换身衣服,随朕出宫。”卢照辞挥了挥手,那成公公不敢怠慢,赶紧命人替卢照辞换了一声衣服,自己也脱了太监袍服,领着御林军的几个卫士护卫着卢照辞,径自出了宫门。

“阿郎,想到哪里去?”成公公小心翼翼的问道。

“哪里热闹啊!”卢照辞笑呵呵的问道。

“那自然是东市和西市了。不知道陛下想去那个市。”成公公赶紧问道。

“那就去西市吧!”卢照辞坐在马车内,淡淡的说道。

“是,去西市。”成公公赶紧对赶车的卫士说道。一行数人径自朝西市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