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军火之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待那个特别报道节目结束,众人的目光从电视上离开转过头后,李韦德微笑着问道:“怎样?看了以后都有什么想法?”

丹尼、乔尔、王瑞三人沉默了一会后,还是丹尼抢先说道:“我们这点小打小闹的算什么?国家才是最大的军火商,一个决定下来国际上要多出多少军火来。”

李韦德点点头:“确实!最大的军火商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国家的军火贸易都是为其国家利益、政治军事服务的。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军火供应商,便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可笑的是他们也正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这个世界只有弱肉强食,只有强者掌握世界、掌握发言权!众生平等而毫无争战,只能是出现在梦里或者宗教宣传中!嗯……还有什么想法么?”

“我看在国际军火市场的生存空间,远远比美国联邦境内要大的多啊!”乔尔也感叹道。

“那当然!国际军火市场其实都围绕着各种形式的战争而存在和变化的。军火交易这一行,要想赚大钱就要靠真正的战争,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知兄弟几个,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做个国际军火商呢?”李韦德很自然的发出了邀请。

丹尼、乔尔、王瑞三人互相看了看,脸上都纷纷露出了笑容:“老大,我们说过,我们愿意跟你去闯天下!”

李韦德剑眉扬起双眼闪现着精光,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那好!在未来的日子里,世界就是我们的舞台!”

第十七章 苏联裁军

自从在圣诞节那天确定走国际军火商这条道路后,李韦德便带头和督促丹尼、乔尔、王瑞三人,做一些简单的学习和准备训练。

当个军火商不容易,当个奔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穿梭于各战争区域的国际军火商那就更不容易了。光有钱不学无术的可是万万不行的,不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想当个国际军火商那只能是找死。

当个成功的国际军火商,除了足够的资金外,所要满足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对国际大事敏锐的捕捉分析能力,以及对各个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历史的熟悉了解。做这一行的,本身就应该是个国际关系专家、战略分析家、半个政客。在这方面,李韦德在不断充实着自己,而乔尔他们三个因为有李韦德这个领头的,暂时还不用花功夫。

情报来源也非常重要,作为军火商来说,如果在各国政府和军队内有关系网的话,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有时候能不能赚大钱,就看你知道情报的时间,早知道吃肉,晚知道喝汤,不知道去喝西北风。如果通过媒体才知道势必在时间上吃亏,等你赶到做生意时即使能赚到也是赚小钱,而一些深层内幕的消息更难得知。

关系网方面,对于李韦德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可谓是最弱的一项,因此情报来源渠道比较窄。不过对此李韦德也毫无办法,自己没有先天优势,一时之间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由小到大,从小处赚钱一步步的来,慢慢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掌握广泛的情报来源。

再有,就是军火商对自己的商品——军火武器的了解。商人对自己商品要了解,这是所有商人的基本要求。作为军火商,就是要熟知军火武器这方面的知识。李韦德和丹尼对这方面的知识原先就比较了解,乔尔和王瑞则是了解不多,不过不管了解是多是少,这段时间他们都在这方面充实着。

另外作为国际军火商,还需要掌握多个国家的语言,甚至某些热点地区的方言俚语。虽然英语具有世界最流通语言的优势,但你要想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赚大钱,做个成功的国际军火商|Qī…shū…ωǎng|,仅会英语还是不够的,它会限制你的市场范围、阻碍你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要知道客户是上帝,如果你会上帝们本族的语言,无疑会增加沟通的机会和亲近感,生意成功的机会也会变的很多。身边带着多个翻译那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也没有安全性。

在李韦德看来,一个全球性的军火商,应该掌握的基本语言有:英语、汉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掌握这些语言后,基本上就可以畅通全球了,至少在军火交易热点国家和地区是够用了。

语言方面,乔尔他们三个都不擅长,只有王瑞作为华人还会个汉语,自然都是要认真学习外语的。毕竟以后李韦德他们几个不能总是和一起去做生意,有可能会碰到几个人需要分头在不同的地方做生意的情况。由于对于一般人,学习语言是比较困难的,李韦德就挑选了俄语、德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这四门语言让他们学,当然也不是要求短时间就学会。至于李韦德也没闲着,这些天来也正在学习着意大利语和乌克兰语,在额外的学习东欧、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一些方言,地区方言有时候也是很有用处的。

最后是有关个人安全方面,除了李韦德外,乔尔他们三个都需要学习一点格斗武术,作为以后防身之用,至少也要身体强壮身手敏捷点。至于枪械武器的使用自然也是要学的,自己的商品至少会去使用吧,也是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安全。毕竟当个军火商可是很不安全的行业,多些本事就多份安全。

除了自身的学习,在正式进入军火商这一行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身份的问题。李韦德他们做的大部分生意,肯定都是一些地下军火交易,自然需要一些虚假的身份来掩饰。这些天,李韦德就通过某些渠道弄来了一大堆假身份证件、假护照,给每个人都分发了好几个不同的身份。

做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李韦德开始思考自己的第一笔生意,应该从何处做起。

想想国际上,美苏冷战争霸依然激烈,很多地区依然战火连绵,有很多适合做军火生意的地方存在。但光有消费市场也不行,由于李韦德不是军火生产商,自然还需要先找合适的军火进货来源,可这好的进货渠道就比较少了。继续找爱莫尔?不行!以后的交易只会越做越大,爱莫尔那的源头太小满足不了,而且从爱莫尔那进货成本太高(黑手党事件那是特殊情况),小打小闹还行,大笔生意就太不划算,也太没有竞争力了。

头疼于怎么去寻找良好的进货来源,李韦德忽然感觉有点痛恨,痛恨美国黑手党怎么不早点出事,塔林怎么不早点被杀,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当上军火商。

李韦德知道就在1984年,因为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联合国为名出兵黎巴嫩的美军,终于决定撤兵。按照惯例,当美国撤离一个战区时,他们通常不把武器带走,因为运回去比买新的还贵。而80年代的美国陆军薪资又很低,某些军官需要钱来进行他们私人的战争(如竞选),自然需要大量的金钱,私下贩卖遗留武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因此,美军1984从黎巴嫩撤退后,同样也留下了大批武器,因为运费比买新的还要贵,所以美军便把这些军火通通卖掉了,而且他们是像卖萝卜一样论斤卖,虽然都是些二手货,但是还很好用,很好卖出去。这让当时国际上的某些军火商们都是大赚一笔。如果李韦德早点当上军火商的话,自然是能够趁机分一杯羹。

尽管李韦德很懊恼,但是他还是不得不想其它办法。不过上天总是眷顾有心的人,很快的,李韦德便等来了一次绝妙的机遇。

这个机遇说起来并不明显,而是李韦德根据新闻消息分析推测的。那便是1986新年的一月中旬,李韦德从新闻媒体那听闻:1986年2月1日即将举行的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有可能通过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4月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的“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机制实行根本改革。另外还可能通过戈尔巴乔夫提出的苏联裁军,并进行战略收缩的计划,从东德、蒙古裁军,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共撤出22。3万部队及大批武器装备;从当时苏联盟国叙利亚、伊朗撤出部分势力,中东力量集中于阿富汗。

李韦德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临了。苏联裁军和美国撤军一样,必定遗留下大批的军火,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进货来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