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军火之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部分(第1页)

只见李韦德进来后打量了屋内的两人,然后对哈桑微微致意,用阿拉伯语微笑着说道:“哈桑·纳斯鲁拉先生,很高兴见到您!顺着真主的指引,我来到了这里,为贵组织为真主党带来了军火!”

李韦德根据从伊夫琳那边得来的情报,很清楚眼前这位黎巴嫩年青人,在真主党内的影响力。

虽然这个名叫哈桑·纳斯鲁拉的年青人现在才26岁,在真主党里又没有担当具体的高级职务,也并不是真主党最高领导机构——由12人组成的协议委员会的委员。但他却是真主党的领袖赛伊德·阿巴斯·穆萨维总书记最得意的学生、心腹助手兼秘书,并协助老师穆萨维参与了真主党的组建工作。

哈桑·纳斯鲁拉1960年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一个贫穷的什叶派穆斯林家庭。16岁那年纳斯鲁拉到伊拉克南部城市纳杰夫求学,找到了当时在纳杰夫神学院负责新生的教士赛伊德·阿巴斯·穆萨维。在恩师的悉心点拨和传授下,纳斯鲁拉潜心于宗教学业,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其他人需要5年才能学完的课程。

1978年纳斯鲁拉回到黎巴嫩,次年加入了阿迈勒民兵,担任贝卡地区的领导人。1982年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近60万名什叶派穆斯林难民涌入贝鲁特南郊。这些衣食无着的难民希望拥有自己的组织,于是纳斯鲁拉脱离阿迈勒民兵,在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的支持下,和老师穆萨维一起创建了真主党。穆萨维被推举为首任总书记。

正是因为这样,李韦德作为一个初次见面的军火商,虽然有苏联克格勃的介绍,但也不可能直接去设在贝卡谷地的巴勒贝克市的真主党总部,见到真主党领袖穆萨维的情况下,只有先来贝鲁特市南郊见见这个纳斯鲁拉了,只有从他这里打通生意的渠道。

第二十八章 一拍即合

面对李韦德的致意和问候,哈桑·纳斯鲁拉也连忙站起身,先行了一个伊斯兰见面礼,然后和李韦德握了握手,面露微笑的说道:“尊贵的客人,欢迎你远道而来!请叫我哈桑,我们之间的年龄想必相差也不大的,就以同辈朋友相称好了。”

哈桑·纳斯鲁拉今年26岁,而李韦德则18岁,但看起来也差不了多少。又出于拉进关系的需要,所以李韦德也就没再客气,微笑着说道:“既然这样,也请叫我埃里克,朋友都是这样称呼我的。”

由于上次的假身份被识破后,李韦德就变得更加的小心谨慎,并且也不由得觉得上次的假姓名杰伊·基德有点触霉头,这次来到中东后便又更改了身份,并给自己制定了一套身份和名称规定。

在美国以普通人或者公开身份出现时,在做合法正常的生意时,在家人和朋友等亲近的人面前,在无法隐瞒以及被暴露的那些大人物面前,都用自己真实的名字:韦德·李(李韦德)。而当自己身处国外,在各个国家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辗转通关时,都使用假护照,并且假护照假身份用一次丢一次、用一次换一次,反正自己有渠道弄来假护照,也花不了多少钱。至于进行地下军火买卖时,介绍自己给买家称呼时,则用固定的假名:埃里克(eric)。

“埃里克?永远的领导者,永远的力量?好名字!”纳斯鲁拉微微一笑,说出了eric这个源自挪威的英文名字,在挪威语中的原本含义,小小的称赞了一下,然后热情的招呼李韦德,在左边另一个单人沙发上坐了下来。

坐下时,李韦德还又特意打量了一下,坐在纳斯鲁拉对面单人沙发上的神秘女人,他很好奇这个全身上下被传统保守的伊斯兰妇女服装捂的严严实实的女人到底是谁,和纳斯鲁拉又是什么关系。不过李韦德也就只看了两眼没敢多看,毕竟如果真是伊斯兰妇女的话,看久了可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他可不想因为这个而破坏自己的生意。

“埃里克,你说你为我们真主党带来军火,你是军火商人?”坐下后,纳斯鲁拉便开门见山的问道。看来他是一个注重办事效率,果断干脆的人,没有再和李韦德浪费时间。

李韦德也很欣赏纳斯鲁拉的开门见山,点头笑道:“是的。你可能也从媒体上听说过,这些天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事情了,苏共中央下达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将会进行大范围的裁军,以及更加注重军火贸易的经济目的。正因为这样的机会,我作为军火商通过某些关系取得了一些苏军军火交易的代理权来到中东,在打听到贵党需要大量的军火后,便经哈米尔的介绍来到了这里,想和贵党建立长期的军火交易渠道。”

既然自己的进货来源是苏联,给驻东德苏军做军火代理,李韦德便也拿着这个作为自己的背景身份,毕竟苏联的招牌在这个时代是很好用的,不用白不用。当然这其中的内幕,和普京和驻东德苏军司令部的内在关系,李韦德是不会对任何人透露的。

听到李韦德说出的大概背景和身份后,纳斯鲁拉沉默了片刻,然后很干脆的说道:“我们真主党确实需要军火。但不知你的货源情况和数量如何,武器装备的种类型号又是哪些?”

“货源当然是长期而又稳定的,数量上也是庞大的,可以说完全能够满足贵党的需要。武器装备的种类型号嘛,由于想先试探一下市场,所以第一批的武器装备都是小型轻型的。比如:7。62毫米AK·47突击步枪,O3M·72防步兵跳雷,POMZ·2式防步兵地雷,TM·46防坦克地雷,AGS·17式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BG·15式40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40毫米RPG·7型肩扛式反坦克火箭筒,多种型号的手雷,以及子弹和榴弹等大量配套的弹药等等。”李韦德简单说明了一下自己的军火商品的情况。

纳斯鲁拉又再次沉默,他此刻心里在考虑着。

虽然真主党背后的靠山有着伊朗,但伊朗主要还是提供他们资金以支持,以及派遣人员进行协助(如上千名伊朗革命卫队成员),有关武器装备虽然也提供了一点,但数量规模上远远无法满足真主党的需要。

因为毕竟伊朗领土和黎巴嫩并不接壤,中间隔着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拉克作为正在和伊朗发生战争的死对头,自然不可能让伊朗的武器装备通过自己的领地。而叙利亚他们支持的是阿迈勒民兵和德鲁兹民兵,虽然这两个民兵组织和真主党同为什叶派穆斯林,但之间却有着众多矛盾,因此叙利亚也不可能让伊朗的武器装备通过,来提供给一个自己不支持的组织。

至于中国,则并不是真主党的靠山,也并不直接的支持真主党。中国对真主党提供的只是间接的军事指挥人员培训,还是以伊朗军事人员的身分去中国军事院校留学的。虽然这次幽兰给真主党带来了一些中国的军火,但都是纳斯鲁拉上次去中国进行联系花钱求来的,因为路途实在遥远,这批过后下批还指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数量上只能是杯水车薪。

因此像李韦德这样拥有长期稳定货源,能够提供大量军火的军火商,自然是真主党迫切所需要的。

所以纳斯鲁拉在略微考虑了一会后,便笑着对李韦德说:“我个人对此很感兴趣,但这样重要的事情,我需要向领袖向我的老师请示一下。嗯……这样吧,明天上午八点你再来这里,我会带你去巴勒贝克市见我的老师。”

纳斯鲁拉的决定,在李韦德的意料之中。这样重要的事情,纳斯鲁拉现在在真主党内毕竟职务并不高,肯定要向他的老师、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进行汇报请示,最终的交易谈判还是要和穆萨维来谈。但得到纳斯鲁拉的初步认同,这笔生意也算开了个好头,凭着纳斯鲁拉和真主党领袖穆萨维的特殊关系,生意成功的几率也就大增,李韦德心中自然很是高兴。

于是李韦德便微笑的站起身来说道:“那是当然!那么现在我就先行告辞不再打扰了,明天上午我会再来拜访!”

在和纳斯鲁拉互相行礼告别后,李韦德在纳斯鲁拉手下的带领下走出了屋子,会同外屋正在吃着当地糕点小吃、等得有点无聊的乔尔和丹尼,一同离开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