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军火之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部分(第1页)

大权在握的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工作能力和作风更为赏识,这一年年底就一手提他出任苏共政治局候补委员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任莫斯科市委书记后,叶利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短短几个月,莫斯科33个区地区委书记就有23个被叶利钦罢了官免了职。

不过也因为得罪了太多的人,加上在任期间,他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87年苏共将其解职,任命他为徒有空名的建设委员会主任,保留部长级待遇,又在第二年初表面上被升职为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但却被免去政治局候补委员一职,实际上其政治地位和权利更降了一步。

但经过这么多年政治舞台的风吹雨打,叶利钦已慢慢成为一个比较老练的政治家了,他经得起上下沉浮,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前途。

叶利钦于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之后,在5月25日莫斯科拉开帷幕的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与索布恰克等人建立了以为叶利钦他领导的作为反对派存在的“跨地区议员小组”。

这次找李韦德这样的人,就是为了寻求资金上的资助,为他们接下来的政治拼搏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

李韦德与叶利钦、索布恰克密切商谈之后,达成了秘密的合作协议,李韦德将会以上亿美元,为叶利钦、索布恰克等人今后几年的政治活动提供资助,对跨地区议员小组提供政治资金支持。如果叶利钦等人能够在未来获得成功,那么李韦德就可以得到极大的回报。

忙完了苏联方面的事情,1989年的下半年,也是多事之秋,除了阿富汗、东欧、苏联的紧张局势之外,世界其它地方也并不平静。

1989年6月3日,伊朗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在接受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2周后,因病情突然恶化病逝,享年88岁。所幸的是,伊朗的局势并没有发生太大的骚乱,新领导人的权利交接顺利。不过对于李韦德来说,值得高兴的是,几年前的那枚核弹交易的事情,知晓人又少了一个,三个知晓人已经变成了两个知晓人。

在非洲与李韦德的利益,所密切相关的是。1989年6月,在非洲19个国家斡旋下,安哥拉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安盟,在军队对峙14年之后首次达成,关于停火及民族和解的《巴多利特协议》。

如果这一协议真的实施,对于李韦德在安哥拉的利益无疑是一次严重打击,虽然石油利益因为合同的原因而不自于受损,但钻石利益则无疑将受到严重损害。不过最终的实际情况证明,这无疑是虚惊一场,《巴多利特协议》未能付诸实施,因为矛盾的不可调和,以及李韦德这样的外部势力的干扰,安哥拉的内战依旧在进行着。

而且就在1987年,美国决定对非洲进行再次的军事援助,其中军事援助的重点国家是:安哥拉、布隆迪、查德、刚果、那米比亚、卢旺达、苏丹、乌干达和津巴布韦。安哥拉名列第一。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影响李韦德这个既得利益者,因为李韦德是美国公民,因为李韦德的石油利益和美国英国法国等几大石油集团相互结合,本来就符合美国的利益,加上现在政策上的明确支持,所以李韦德在安哥拉的生意更是如鱼得水。

根据年底的数据统计,1989年世界军火销售总额,已然达到了376亿美元。

除此之外,美国国内也发生了几件大事情,都是与李韦德的利益有所关联的。

1989年7月19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232号航班DC10飞机失事。失事的原因,是因为DC10飞机引擎中使用的钛合金风扇先天不足,钛合金材料加工过程中因为氮气过量不合格,钛合金风扇断开造成引擎爆炸,又因为液压系统管道线路设计缺憾,让液压管道破裂,造成飞机失去所有机翼的控制,还好飞行员技术高超紧急迫降,但飞机着陆时解体,239名乘客中112名丧生口一件看似普通的航空失事事件,其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DC10飞机本身质量问题,这自然给麦道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其实,麦道公司的DC10飞机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航空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72年加拿大DC10飞行中货舱门脱落事件。1974年土耳其DC10机舱门脱落,造成飞机空中解体,机上所有346人丧生。1975年5月25日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DC…10在芝加哥坠毁,机上273人全部遇难……

正是由于这些航空事故,造成麦道公司的DC10系列飞机名声狼藉,频繁的事故让麦道公司逐渐衰落。在七十年代麦道公司的民用部门,就被推出波音747系列飞机而广受市场和用户好评的波音公司所超越。

对于乘客,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给予了赔偿,但赔偿之后他们又把麦道公司告上了法庭,麦道公司又不得不给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了赔偿。不仅是巨额的赔偿,在美国股市崩盘之后,这两年一直没有太大起色的麦道公司股票,在此次事件之后更是一落千丈。

并且,麦道公司的民用部门,也因为此次事故终于被迫关闭。而麦道公司的军用部门,也因为麦道公司的巨额负债和股票狂跌、市值大幅缩水,终于在1989年被洛克希德公司所超越,洛克希德公司成为了美国乃至世界第一大的军火公司。

这样的好消息,对于李韦德自然是有着极大的好处,手中握有洛克希德公司12%的股份的他,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而李韦德所高兴的事,还有在1988年9月,鲍威尔从15位四星上将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第一次由黑人将领担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鱿威尔当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之后,所主持的第一件大事,便是1989年12月20日的巴拿马战争。

第七十七章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2月2日,一个消息轰动了全世界,苏联宣布放弃一党执政制度,这标志着苏联全面崩溃的开始。

政治上的影响不去多说,让李韦德密切关注的,就是苏联宣布放弃一党执政制度后,有很多苏联军人就开始逐渐领不到薪水了,愤怒的士兵和满仓库的武器,对军火商们来说,无疑是最美妙的组合。

苏联的核心俄罗斯境内的情况还好些,而且这些地方是受严格控制的,但像乌克兰等这样的加盟国来说,大部分的军人就开始被拖欠薪水,让军人们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都十分的不满,并纷纷开始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寻找经济来源,私下贩卖军火给军火商们以换取钱财,无疑是最直接的选择。

李韦德最感兴趣的,便是乌克兰的武器库。乌克兰的军队和武器数量,是苏联所有加盟国当中最多的。军队数量多,拖欠的军饷自然也多;武器数量多,所能获得的利益自然也多,而苏联政府对其控制力又不像本土俄罗斯那样严密,这自然给了李韦德很大的漏洞可钻。

通过一系列的渠道,李韦德结识了以苏联乌克兰空军某集团军司令莫罗佐夫空军少将为首的,一大批乌克兰境内各集团军的中高级将领。

通过一系列的密谈后形成了合作机制,于是乎,无数的军火从乌克兰被盗取买走,通过这些军官、通过李韦德,被贩卖到世界各地。

根据后来有关的机构估计,从1990到1996年,共有价值3200亿美元以上的军火,从乌克兰散播到世界各地。当然绝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是。这么多军火当中,经过李韦德之手的就占了70%以上。

另一方面,经过李韦德秘密政治资金资助的,叶利钦、索布恰克等人,在1990年趁着苏联宣布放弃一党执政制度的机遇,也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行动。

1990年5月,叶利钦在俄罗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索布恰克当选为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波波夫当选为莫斯科市苏维埃主席。而普京在1990年回国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也就是索布恰克的助理兼秘书)。

1990年7月2日苏共召开二十八大,叶利钦、索布恰克等人宣布退出苏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