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霸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部分(第1页)

“哦!先生便是近日名声鹊起的黑木先生?”白伯听得一呆,却是随口道来:“天街小雨润如酥,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一品轩。”

吴狄这便笑道:“白老明鉴,此句不过黑木偶然所得,当不得佳句。且这末尾之句,也是应景可改之词,算不得好!”

白伯道:“应景?可改?如何该法?”

吴狄一笑,却是吟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洞香春。”

待吴狄吟出,满室之人却是愕然了。前句一品轩,后句洞香春,两句虽无关联,但结合整句,竟然可以做到严丝合缝,如此还不算佳句,如何才算?

诗文五律七言的对仗要求,本就是后世之物,便是对联这等民俗也是三国归晋之后才出现,所以此时根本就无五律七言,也不存在什么押韵不押韵的判别。就众人听来,这“天街小雨润如酥”正是应对了安邑此时春雨绵绵的景色,至于路上行人和借问酒家之句也是有的放矢,因此这吴狄地抄袭嫁接,自然也就无人胆敢质疑。

“好!”见人都自哑言,景监自然击掌捧哏:“黑木先生大才,只是三字,便让这佳句又含新意。”景监之意,明白人一听便知道这是当面打脸,这吴狄之句先前是夸一品轩,结果三字一换就能拿来夸洞香春,这不是打洞香春的脸么!

见众人跟着起哄叫好,白伯只得苦笑,反倒转问那少女厨长:“白庖品评如何?”

白庖轻咳一声,装做男人嗓音,低沉道:“味淡雅,不油腻,琼浆之喻却是名至实归。入口清幽,回味悠长,暗香之名也是贴切入木。说来惭愧,此羹原料应有三十六味,白庖只辨得其中三十三味耳。”言毕,白庖将眼看向金袖美侍,美侍点头笑道:“公子好渊博,果真是三十六味。因这‘琼浆’配方乃是一品轩膳坊地商业机密,小婢也是不知中个缘由。”

众人听闻,尽自点头,想来这菜品做法也是商贾之秘,若是公然告知,不是自砸饭碗么。却也大惊哑然,不想这小小一碗羹汤,其原料竟然有三十六味之多。

当下金袖美侍示意婢女收回各人碗盏,再上正品。只见这此搬来的却是一般大小的九个青铜方鼎,方鼎四足,高约二尺、宽一尺,长有二尺,以盖扣之。只听金袖美侍一一介绍道:“此头席九品炖菜,分别马、牛、羊、猪四家畜,雉(鸡)、雁、鸭、鹅四家禽。居中方鼎之内,却是头席主味:烹走狗!”

“嗯!烹走狗?”众人一听大哗,俗谚狗肉上不了大席,这一品轩地八宝宴头席主菜不但是狗肉,就连菜品的名字也竟然叫做烹走狗。金袖美侍当即笑言:“昔日陶朱公范蠡曾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此品菜色内里之意,各位先生皆乃当世大才,可揣摩品评一二。”

“走狗者!人也!”慎到听闻首先开口,却是语出惊人,技压四座:“若论吾等,求学立身,论战天下,博取功名,出仕谋政,各展所学,却不正是欲为人做走狗呼?可当世之中,又有几人能做得这走狗,又有几多人欲做走狗而不得之?再却说这今日席上乃是四家禽、四家畜,想必也是暗喻,不论有兔无兔,走狗受烹之命运,早已是命中注定之事。好!此菜品尚未闻香见色品味,光是一道菜名便发人深省,这一品轩果真是天下一品。”

慎到之言,一下将众人说的面色发窘。便是白伯面上也是隐隐有怒气浮现,这一品轩以狗肉为上席本是不妥,接着慎到却是将这天下士人都品评为走狗,那他这洞香春岂不成了狗市,让众犬在此狂吠叫嚣、争斗艳,任人选用?

而金袖美侍也拿捏得恰好,也不给众人思索时间,便自喝道:“开鼎!”

当下便有美侍手持一钟轻轻一敲,便有人上前揭开一鼎,此谓:鸣钟鼎食。

鼎盖一开,顿时一股马肉特有的气味喷薄而出,其味浓,竟是众人前所未闻之味。当下便有侍女上前将鼎内炖煮地方形马肉以铜器舀出,分别列装在瓦碟,恰好一十二方。见侍女将马肉放在碟中,以银质刀叉将肉切成了匀称的四小块,并修去不称边角,使肉看上去四四方方,合理合法。金袖美侍请众人品评,只见众人无语,却是那白庖出言道:“昔日孔丘有云:肉割不正不食。皆因刀操庖厨之手,食者只可适之,不可改之。今日以刀叉匹配,客想便,客意正便正,正相谋,尽在个中之道。”

白庖之语,众人皆点头认可,却是不想这小小餐具内里也含如此道理。当下众人便以银叉将肉送入口中,谁知肉才入口便听魏卬突道:“哎呀!这竟是马肉?怎地与那鹿麋滋味一般无二!”

那魏费却是吃的开怀,大笑道:“王兄,弟费先前不是曾经说道,这八宝宴便是周王也愿用九鼎来换,典故便是出自这马肉之中,王兄可愿闻其详?”

魏卬当即呼道:“且道来!”

第一部陇西烽烟卷四鏖战六国 第083章 夺食者鞅

也就在安邑洞春香内正在为这被魏王赞为“国宴”的八宝宴而骚动的同时,在安邑的王宫之内,魏国上将军庞涓却是和魏王在内室商议国政。

“上将军呐!”魏王罃靠坐在软瘫之上,似有气无力,只听他慢慢说道:“此次召上将军前来,是有三件大事。其一,楚、韩两国日前发来诏,决意退盟。其二、我魏国陷落秦国的一千六百五十一名商贾秦国愿意放人,但要处罚金一百万金。其三、眼下五国接连退盟,本王问上将军一句:是否还要一力灭秦?”

庞涓正襟危坐,面色如铁,魏王眼下话中之意,已然是杀机四伏。

想了一想,庞涓沉声答道:“我王,这六国灭秦的方略,庞涓本不推崇。乃是我王听从老公叔丞相长策,将臣的一家灭秦,改为六家分秦。眼下五国退盟,正合我大魏一家灭秦。”

魏罃听的双眼怒睁,却又骤然泄气道:“上将军呐!老公叔忠心谋国,六家分秦却是长策。可眼下五国退盟,我魏国果真能一口吞下秦国这块硬骨头么?”

庞涓却是突然一笑,道:“若依我王之见,秦国是块硬骨头,我大魏便不必去啃?那么我王以为,这天下各国,那一国又是软骨头呢?”

“可……”魏罃听的面色一冷,刚要开口,却是被庞涓打断:“我王,少梁初战。我军三战连败不假,臣受激患病也是真,可若不是臣一力坚持率大军对峙少梁,只怕今日便不是我大魏谋划如何灭秦,而是这秦国在谋划如何灭我大魏了。依臣看来,眼下灭秦恰是时机!”

“哦!上将军有何说道?”魏罃当下坐直身体,摆出一副洗耳恭听之势。

庞涓当下一一细数道:“其一、秦军利器,我军已经仿制成功。这半年来,车战用的火油罐。强弩发射地重箭,以及能够防御重箭的铁盾,臣已率军中工匠制得。目前火油罐已经制得十万枚,重箭百万支。全铁大盾一万五千面。”

“好!”魏罃听的点头连连,却是问道:“这重箭和铁盾,效用如何?”

庞涓志得意满,却是笑道:“回禀我王。这重箭正是仿效秦军,并且臣也略略做了改动,使这重箭能射的更远。即便用我大魏所产的十二石弓,亦可射出一百八十余步。威力不减分毫。而臣所制的全铁大盾,重达一百二十余斤(魏斤,约后世二十余公斤)。盾面铁甲厚约半寸(魏寸=1。9厘米)。内衬厚木。用重箭试射,不可穿之。因此眼下要破秦军箭阵。易如反掌,秦国指日可下!”

“果真如此?”魏罃听来大喜,魏武卒本身战力强大,再有此铁盾重箭相辅,要破秦军的骑兵弩阵,确实是易如反掌。

“可是,这秦国拘押的魏国商贾,又当如何?”魏罃喜上眉梢,却又马上苦下脸来:“上将军曾道,即便六国与秦开战,秦国定然舍不得杀我魏国商贾。可本王拖延经年,商贾家眷已然不耐,近日听闻已有不少商人家眷奔他国而去。若本王继续拖延,不论是秦国杀了魏商,还是这商贾家眷尽数出走,我大魏怕也是难以为继了。”

“我王不必忧心!”庞涓也知道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却是咬牙狠道:“只要我军在少梁一战歼灭秦军主力,杀入秦人国都,夺了陇西之地。即便秦人将这千余魏商杀了也是无妨,我魏国今日能出这千余魏商,皆因魏人有从商之潜质,他日得了秦地,再扶持一批也是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