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南宋之我主沉浮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部分(第1页)

与承宣使没有丝毫的关系。

张世杰手中无权无兵无钱,在合州就是一个摆设。

吴邵刚击败刘整以及入侵潼川府路的蒙古鞑子之后,一直都是处于高度忙碌的状态,压根没有去关注张世杰,再说他与张世杰之间,也没有什么值得深交的地方,目前的张世杰已经不是他的对手,能够不打压张世杰,就算是吴邵刚的高风亮节了。

想不到张世杰居然在背后算计他吴邵刚。

刚刚获知张世杰是幕后主使人之一的时候,吴邵刚是异常愤怒的,按照目前的态势来说,他想要整治和算计张世杰,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不过将所有的情报综合起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之后,吴邵刚冷静下来了,他明显的感觉到,张世杰并非是最为重要的主谋。

原因很简单,张世杰什么都没有,不可能有人死心塌地、冒着巨大的风险为其卖命。

要知道潼川府路已经有三十七人牵涉其中,其中甚至有地方上的司马、县丞和县尉等等,这些人不可能为一个无钱无权的张世杰卖命,更不可能听从张世杰的命令。

主谋应该还有其他人,而且是能够给与那些参与之人许诺之人。

当然张世杰参与此事之中,也是能够理解的,习惯掌握权柄的张世杰,流落到如此的境地,内心肯定是不甘的,原来的属下吴邵刚与其平起平坐,而且权力在其之上,这更是让张世杰难以容忍,如此情况之下,只要有人许诺,让张世杰能够重新掌握权力,估计什么事情张世杰都是愿意做的。

官场上这一套很正常,若是到了必要的时候,吴邵刚也会采用这等的办法。

由此,吴邵刚分析,张世杰背后一定还有地位更高之人。

接下来的分析就变得简单很多了,在四川境内,权力最大之人就是四川制置使俞兴。

四川境内能够给张世杰表态的只有俞兴,其余人没有资格,张世杰也不会相信其他人。

不过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俞兴与吴邵刚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和冲突,至少暂时没有,吴邵刚年轻,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威胁到俞兴的地位,加之俞兴曾经在攻打刘整的时候,遭遇到惨败,受到朝廷的责罚,所以俞兴是需要依靠吴邵刚的,吴邵刚能够将潼川府路治理好,这里面同样有俞兴的功劳。

分析到了这里的时候,吴邵刚脑海里面冒出了一个人,那就是刚刚出任吏部尚书的吕文德,吕文德和俞兴之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俞兴遭遇到败绩,还是吕文德向朝廷讨保,其实刘整之所以投降蒙古鞑子,吕文德和俞兴有着很大的干系,正是因为两人准备算计刘整,才迫使刘整投降了蒙古鞑子。

吴邵刚与吕文德之间,的确有矛盾,这种矛盾延续的时间已经不短,以前吕文德将吴邵刚视为自身的心腹,但后来情况出现了变化,这让吕文德很是不爽,特别是吴邵刚领兵征伐刘整的时候,更是与吕文德之间矛盾重重,且吕文德的心腹李思琦,与吴邵刚搅合在一起。

这足够让吕文德恼怒,以至于动手算计了。

想到这里,吴邵刚额头上面冒出了汗滴。

吕文德、俞兴和张世杰联手,这股力量不容小觑,稍不注意,吴邵刚就很有可能陷入其中,以前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

毕竟吴邵刚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不过是在潼川府路刚刚立足,辖区内不稳定,充斥着土匪,老百姓的生活更是困苦,如此的情况之下,外来的强大力量,会让吴邵刚难以应对。

袁世春说完之后,看着依旧在沉思的吴邵刚,默默的站立在一边。

吴邵刚想清楚了所有事情之后,看着袁世春,慢慢开口了。

“袁世春,情报署这次做的很是不错,掌握了弹劾奏折的去向,也弄清楚了背后之人,说说你们下一步的打算。”

“禀报大人,属下还是想着弄到弹劾奏折。”

“哦,弹劾奏折在张世杰的手中,你们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

“属下想过了,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张世杰人在合州,可以恳请蔡都统稳住张世杰,属下派人到张世杰的府邸,偷出弹劾奏折。”

吴邵刚的脸上浮现出来一丝的笑容。

“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我再问你,拿到了弹劾奏折,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这个。。。属下还没有想过。”

“袁世春,情报署费尽千辛万苦,调查此事,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想着潼川府路的稳定,惩治某些兴风作浪之人,让各级的官府不要遭受到外界的干扰,既然你能够想到办法拿到弹劾奏折,那是不是也要想办法稳定潼川府路的局势。”

袁世春看着吴邵刚,眼神有些茫然,这个问题太大了,不是他能够想明白的。

吴邵刚不是很在意,看着袁世春继续开口了。

“张世杰是朝廷任命的四川承宣副使,我们暂时是不能够动手惩治的,不过张世杰参与到此事之中,且是背后的主谋之一,那我们是不是有必要警告张世杰,今后不要想着做这些下三滥的事情了,一旦张世杰知晓自身的所有事情都被我们掌握了,他还会乱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