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嫡女正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部分(第1页)

原来清秋自幼身子弱,与甜品两个字无缘,如若吃的话,经常会积食。落梅居里的小厨房被江夫人管得死死的,一点糖星子都没有。

姚采澜正惊奇的看着小小巧巧、娇娇弱弱的江清秋吃点心的神速,现在才回过神来。

这时,水兰已经帮江清秋斟了一碗热茶,姚采澜忙拦下:“肠胃弱的人不宜饮茶,尤其是不宜在用饭、吃点心时吃茶。”

江清秋怀疑的看着她:“真的吗?二嫂你懂得可真多。”

姚采澜唤水草给清秋换一杯白水,看着她喝了,又拉着她略在院子里走了走,才放她回去了。

正妻 十三章 准备

时间转眼过去,姚采澜的禁足期满了。此时已是桃红柳绿,春光满眼了。

其间,姚采澜不是没想过江夫人能够法外施恩,让她早一些解禁。

水草知道了,轻轻甩出一句话就打破了她的幻想:“夫人理家这些年,从来就是钉是钉,卯是卯的,说过的话从来没改过。”

临近解禁,姚采澜心思又活泛起来,靠在榻上,抱着一只自己亲手绣的大红鸳鸯抱枕漫天的胡思乱想,想着自己铺子今后的发展前景。

想着想着,姚采澜却有点发愁起来。铺子正在整修呢,布料都准备好了,绣娘也让与江夫人相熟的一个人牙子步嬷嬷给帮忙找着呢,可是,掌柜的人选在哪里?

这个铺子,不出意外,应该是能够赚点子钱的。废话,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要是不赚钱姚采澜得羞愧的一头撞死。

但是,这里面还得有一个前提,得有一个能干又忠心的掌柜的替她看着。姚采澜毕竟不好抛头露面,况且她也舍不得自己悠闲的小日子,再去过那种朝九晚五辛苦的生活。

唉,到了哪里,人才都是奇缺的啊!

姚采澜又琢磨了一下自己铺子的名字,就叫锦绣庄好了。

让人一目了然,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名字很是寻常,足够低调。

其一呢,姚采澜很谨慎,既然朝廷禁止官家经商,自己就不能太扎眼,要避讳着些。说实话,姚采澜一直对章家遭遇的那些事觉得心有余悸。仕途凶险啊,小心为妙。

其二是,姚采澜根本不想名声大噪啊,财源广进啊这些事。最好是闷声发小财。姚采澜是小富即安,并没有什么大的野心。钱够花就行了嘛。当然,在安全、不违背良心的前提下,多多益善。

想到这里,姚采澜起身,走到外间桌上,往砚台里倒了点水,自己熟练地磨墨,提笔写下“锦绣庄”三个字。

自己左右端详了一下,虽然没什么体可言,总算得上端正。

水草正在一边奉茶,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姚采澜如何下笔。

虽然说青红比姚采澜早了几天解禁,谁知她刚喜滋滋的到姚采澜这里报到,姚采澜已经一盆凉水泼下,重新给她分了差事,令她分管洒扫院子、浆洗衣裳和各种针线,贴身伺候和出外跑腿的事儿却不让她沾手了。

青红红着眼圈子出去了,憋屈的脸都红了,到底不敢哭出来。也许她知道,她若是哭闹起来,说不定姚采澜借题发挥,就能名正言顺的把她打发回姚家了。

她万不能就这样子走了。

况且,姚采澜还笑眯眯的夸奖了她一顿呢,还说,鉴于她禁足期间表现良好,给她涨了一百个大钱的月钱。

这还真是算丰厚的赏赐了。她若闹起来就更是丝毫不占理了。

姚采澜不待见青红已久,若说给她设个局也不是难事。可姚采澜不喜欢那些不大光明正大的行径。再说了,留着青红,万一江清山回来,也许还有另一番用处。

姚采澜见水草站在那里比比划划,手里浑然还端着茶壶,忙上前把那个悲催的茶壶先抢救下来,这才拉过她教她认这几个字。

教完了又找出前几天写好的一张,教给水草,春草堂。这是姚采澜为自己的院子准备的匾额。

灵感自然源于那首大名鼎鼎的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