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页)
2。 黄膘猪肉
黄膘猪肉(包括黄疸猪和黄脂猪):黄疸猪的肉,脂肪、黏膜和皮都呈现黄色,肉色无光泽,有时还有臭味;黄脂猪仅在脂肪组织部分呈现黄色,而脂肪的光泽正常。
3。 注水猪肉
用卫生纸紧贴在瘦肉或肥肉上,用手平压,等纸张全部浸透后取下,用火柴点燃。如果那张纸烧尽,证明猪肉没有注水;如果那张纸烧不尽,点燃时还会发出轻微的“啪啪”声,就证明猪肉是注水了。原因是猪肉内含有油脂,能够助燃,水分过多则不能燃烧。
注水猪肉的色泽变淡,呈淡灰红色,有时偏黄,并显得肿胀。横切面可见其肉色泽淡红,还会流出大量淡红色液体。注水的肉在冷冻后,切割时可听到“沙沙”声,这是冰凌夹杂在肌肉中间造成的,化冻时有大量液体流出。切开后有冰碴露出来,肉解冻后还会有许多血水渗出。
● 变质肉和病死畜肉的鉴别
1。 变质肉
看色泽:鲜肉有光泽,颜色均匀,脂肪洁白;变质肉的肉色暗,无光泽,脂肪为黄绿色。
摸黏度:鲜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变质肉,外表粘手或极度干燥,新切面发黏。
观弹性:鲜肉切口紧密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变质肉松弛,指压后凹陷不能恢复,留有明显压痕。
闻气味:鲜肉鲜香,变质肉有酸臭等异味。
2。 病死畜肉
死猪肉周身瘀血呈紫红色,脂肪灰红,肌肉暗红,血管中充满黑色的凝固血液。切开后腿内部的大血管,可以挤出黑红色的血栓来;剥开板油,可见腹膜上有黑紫色的毛细血管网;切开肾包囊扒出肾脏,可以看到局部变绿,有腐败气味。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辨:
看血色:放血刀口和肉块上带有紫色或暗红色血液,在血液中还能看到气泡。
看放血刀口:病死畜禽的放血刀口,切线平整,切面平滑,刀口附近无血液浸润区。
看颜色:肉色暗红,有青紫色死斑,脂肪暗红,无弹力,会粘手。
看脂肪:病死畜禽的脂肪一般呈粉红色、黄色甚至是暗绿色。
看皮色:病死畜禽的皮肤有出血点、充血点、疥块和黄染等病变。
● 猪内脏的选购
1。 肠:新鲜的为乳白色,稍软,略有硬度,有黏液,较湿润;腐败变质的呈淡绿色或灰绿色,硬度减少,黏稠,有腐败臭气。
第五章 新鲜肉食Fresh meat(2)
2。 肚:新鲜的为乳白色或淡黄褐色,黏膜清晰,组织结实,内外无粪;腐败变质的呈微绿色,组织松弛,有臭气。
3。 腰子:新鲜的为淡褐色,有光泽,略有弹性,组织结实,无异臭;腐败变质的呈淡绿色或灰白色,无光泽,组织松弛,无弹性,有异臭。
4。 心:新鲜的为淡红色,脂肪呈乳白色或微红色,结实,有弹性;腐败变质的呈红褐色,脂肪为污红色或绿色,组织松弛,无弹性,有臭气。
5。 肝:新鲜的为红褐色或棕黄色,有光泽,湿润,略有弹性,组织结实致密,微有血腥气;腐败变质的呈灰褐色或青绿发黑,无光泽。压之易碎,切面黏糊,软无弹性,有酸败臭味或腐臭气。
6。 肺:新鲜的色为粉红,有光泽,富有弹性,无异臭,无寄生虫;腐败变质的色为灰白或绿褐,缺乏弹性,有异样臭气。
● 家禽活宰和死宰的鉴别
活宰家禽放血良好,表面有鲜红色血凝块,刀口不平整,表皮细腻干燥,平滑有光,皮肤紧缩呈淡红色,脂肪呈乳白色或淡黄色,肌肉切面干燥有光,且富有弹性,呈玫瑰色或白中带红。
家禽因病、伤死后宰杀时,最明显的特征是血管中留有紫红色的血液,并有少量紫黑色的血滴,表皮粗糙无光,皮肤松弛呈暗红色或有出血斑和紫色死斑,脂肪呈暗红色,肌肉切面湿腻,颜色暗红。
● 选购光禽的方法
市场上的光禽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很难分辨。下面有几种鉴别光禽的方法:
1。 喙:新鲜的光禽喙有光泽、干燥、无黏液;而变质的光禽喙无光泽、潮湿、有黏液。
2。 口腔:新鲜的光禽口腔黏膜呈淡玫瑰色,有光泽、洁净、无异味;而变质的光禽口腔黏膜呈灰色,带有斑点,有腐败气味。
3。 眼睛:新鲜的光禽眼睛明亮,充满整个眼窝;变质的光禽眼睛污浊,眼球下陷。
4。 皮肤:新鲜的光禽皮肤上毛孔隆起,表面干燥而紧缩,呈乳白色或淡黄色,稍带微红,无异味;而变质的光禽皮肤上的毛孔平坦,皮肤松弛,表面湿润发黏,色变暗,常呈污染色或淡紫铜色,有腐败气味。
5。 脂肪:新鲜的光禽脂肪呈淡黄色或黄色,有光泽,无异味;变质的光禽脂肪变灰,有时发绿,潮湿发黏,有腐败气味。
6。 肌肉:新鲜的光禽肌肉结实,有弹性,有光泽,颈、腿部肌肉呈玫瑰红色;变质的光禽肌肉松弛,湿润发黏,色变暗红、发灰,有明显腐败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