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908大军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部分(第1页)

冯国璋笑道:“芝泉可有什么想法吗?”

段祺瑞不置可否的笑了起来,却没有再回答了。

冯国璋心中隐隐有一些凉意,他很明白段祺瑞也是一个有眼光的人。如今国内时局不稳,动乱丛生,正是用人之际,说不定段老弟也对这位吴绍霆有所青睐。他缓缓吁了一口气,自己虽然与段祺瑞称兄道弟,不过也只是做做面子功夫罢了,任何关系都是建立在相互利用作用的基础上。

如今有袁宫保主持大局,北洋派看上去还是利益一致。

但是人总是有私心,做任何事都必会先考虑自己是否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现在段祺瑞也有器重吴绍霆的看法,这不是摆明了要争夺这个人才吗?

冯国璋端起面前的茶杯慢慢饮了一口,随后嘴角露出了一丝讳莫的笑容。

大校场上军乐队和第一标陆续走过,来到操场上列队。紧接在后面的便是第二标三个营的部队,第二标的情况远远没有第一标给人那种震撼。全军上下的步伐不算一致,队列甚至都有一些磕磕碰碰。不过好歹三个方阵保持的还算不错,从这一点上已经算是可以达标了。

对于北洋新军来说,他们并不是搞仪仗工作,一个军队需要的是军纪和战斗力,至于军容如何可以排在其次。

经过一个小时的时间,骑兵被、辎重营和炮兵标总算全部到场了。

司仪员再次走上检阅台最前方,对二十四镇全军念了一篇步操演练之前的宣言,虽然算不上长篇大论,不过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一直都让大家反感。宣读结束之后,司仪员请冯国璋上前下达开始步操演练的命令。

冯国璋通过扩音器下达了正式命令。

第133章,实战演习

因为西郊大校场面积不足以让二十四镇全军同时开始演练,所以按照原定计划,分散成由标为单位逐一演练。在正式命令下达之后,第二标退到了跑道上候命,炮兵标和辎重营则暂时移到了大校场东门口等候,至于骑兵标则直接撤出大校场,在场外等候了。

上午的时间很短,军官团仅仅只检阅了第一标的步操。

中午休息时,军官团和外使团在一起吃饭,话题都聚焦在二十四镇第一标的表现上。

在整个二十四镇里面,第一标的表现简直太脱颖而出了,甚至让其他部队都成为陪衬。

在议论这个话题不久之后,渐渐又转为了议论训练第一标的人。德国驻广州领事馆的武官立刻强调说,主持训练第一标的军官是从德国慕尼黑士官学校毕业,并且煞有其事的将第一标成就归功于德国陆军优越的素质。

其他欧洲国家的武官不得不承认,德国陆军这些年来的发展速度让人膛目结舌,很有必要提高本国的军事标准了。

如今欧洲的矛盾虽然没有那么明显,大方向上依然是在争夺远东地区的利益,但是在暗地里的较量已经是越来越频繁。

利益是矛盾的反应,这句话总是没错的!

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些不和谐,当一些中国军官质问,为什么德国教官亲自指导中国军队的效果,不能到达一个留学生指导的效果时,德国武官立刻都变了脸色。其实德国武官们都很清楚,吴绍霆训练军队的方式根本不是出自德国陆军那一套程序,只是为了在各国武官面前突显本国的强势,才故意这么说的。

众人休息到下午一点三十,接着继续回到大校场,观看下午的步操训练。

一下午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二十四镇其他标的表现中规中矩,除了骑兵标和炮兵标演练时有个别士兵出了差错之外,总体上可以算是达标。

当天晚上,检阅军官团就把步操检阅的结果做了汇总,提交给将军孚琦了。

按照程序来说,如果步操不过关的话,军官团不会浪费接下来的时间再去观察实战演练了,直接会在报告中批报不合格,要求申报军队重新训练。不过今天看来,二十四镇在步操环节显然是达标了,如果全镇都能像第一标表现的那么好,或许还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检阅军官团和陆军衙门一众官员真正忙碌了起来,他们每天在广州全境奔波,勘察合适的实战演习场所。虽然在此之前陆军衙门拟好了几个被选区域,可是检阅军官团显然觉得这些地方太没有挑战性,当天就全部否决了。

经过三天时间的周折,在军事顾问的建议下,最终决定下来演习的场所。

整个演习区域十分广泛,从广东西郊一直延续到佛山北郊,中间还要跨过荔江和滘江。

作战的背景设计为渡江攻防战,分南北两路军。北军总基地为西郊荔湾湖,作战任务是突破坦尾岛,然后再突破滘口,最终直达位于五秀桥的南军总基地。南军的作战任务就是坚守坦尾岛以及滘口两处防线,尽力保证后方基地不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