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娇妻如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部分(第1页)

许多人往往刚入行时认为鉴定陶瓷最简单,鉴定字画、印章、雕刻最难,因为鉴定字画需记住许多画家的名头和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后才能入门,而陶瓷却似乎有捷径。

但若是真正成为了鉴宝界的名家,这种观念就会变了,渐渐会明白鉴定陶瓷是最难的。

因为,字画虽然名家众多,但每个人的风格还是比较单一,而陶瓷窑口众多,每个时代特征也不统一,并且真假难辨,所以真是应了那句“雾里看花”。

而且仿造陶瓷,比之仿造书画要容易得多,鉴宝人很容易会看走眼。

郑诗朗声一笑,道:“沈兄若是能断出这瓷瓶的真伪,在下任由沈公子处置。只不过嘛……”他顿了顿,脸上浮出嘲笑之意:“若是沈公子断不出,又当如何?”

沈傲道:“郑公子的意思是要沈某人任由你处置吗?”

郑诗摇头,目光却落在周恒身上:“这倒不必,只需让沈公子的表弟—周公子任由在下处置便是。”

周恒好憋屈,自己怎么一下子竟成了别人的赌注,他自信根本就没有见过这郑诗,姓郑的找自己麻烦做什么?

沈傲望了周恒一眼,满是期望周恒能为艺术牺牲,周恒连忙道:“表哥,你有没有把握?”

沈傲凝望着那瓷瓶,苦笑道:“有那么一点点。”

“才只有一点点啊!”周恒大感不妙,连忙道:“不行,这姓郑的有古怪,我们还是不要理他了;我看他的模样,是不是有断袖之癖,哇,你要是输给了他,他要折辱本公子怎么办?”

折辱这个词用得好啊沈傲突然感觉,表弟还是很有学问的。

郑诗看沈傲迟迟未答应下来,在旁道:“怎么?沈公子怕了吗?若是沈公子不敢来比,那么不妨认输即是。至于周公子,哈哈,周公子也太有自信了吧,郑某就是真有这样的嗜好,也绝看不上周公子这样的死胖子的。”

周恒最恨别人叫他胖子,更何况前面还加了个死字,大怒道:“小子,你张狂个什么?”

见郑诗没有再理他,周恒便又改变了主意,对沈傲道:“表哥,你和他去赌吧,若是输了,大不了我任他处置就是。”

周恒紧紧地握了握表哥的手,生出破釜沉舟的决心,道:“表哥,我相信你,你一定要小心应战,不要让表弟我落入虎口知道吗?”

沈傲很动情地反握周恒的手,道:“放心,表哥一定会尽力而为的;不过事先说好,如果输了,你也不要怨恨表哥。”

周恒要哭了,看沈傲的模样,把握不是很大啊,若不是被郑诗激将,他也不至于拿自己去做赌注,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只能拼了!

定下了赌注,许多人却生出疑问,这个郑诗,似乎对周恒恨得咬牙切齿,这又是怎么回事?

真是奇怪,众人却一时寻不出答案,只能抖擞起精神继续看下去。

第118章 李师师

有人挑战,沈傲没有拒绝的道理,更何况赌注不是他,而是表弟,心里也没有多大压力。

如果是要自己去任由郑诗处置,说不定沈傲还会分神,换作是别人,就不同了。

表弟也很惨,竟被郑诗盯上了,这样也好,吓吓他。

沈傲拿起那块瓷瓶儿,左右端详,这才发现这瓷瓶的厉害之处。

这口瓷瓶,看色泽、工艺,倒是与西周有瓜葛;要知道,瓷器不比陶器,陶器的制作较为简便,而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原始瓷器虽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可是极少,几乎绝迹,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辨别远古瓷瓶的真伪,难度相当大。

许多人将鉴定古陶瓷,看成是十分神秘和高不可攀的学问,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要鉴定陶瓷,重要的还是一个熟字,熟能生巧,看的陶瓷多了,自然而然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所生产的陶瓷的原料、火侯、造型、纹饰都有所不同;而沈傲的优势也就在于此,他一辈子都在和各种珍奇古玩打交道,见多识广,每一样古玩的质地、时代风格、艺术水平,只需一看,就能猜出个大概,之后再去看中釉、胎质,断定真伪即是。

鉴定远古瓷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经验上,由于当时的瓷器产量少之又少,再加上这种瓷器并不精美,质地较差,没有过高的收藏价值,因此历经数千年之后,能够留存下来的远古瓷器少之又少。

没有样本,就没有鉴定的经验,在鉴定远古瓷器的领域,沈傲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要鉴定出眼前这口瓷瓶的真伪、质地,难度极大;只能依靠一些古籍中的只言片语,或者从商周时期的风格上进行臆测、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