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卧底清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己对这套房子的所有权,对方却钱多势大,官司落败。这个年纪轻轻的山里妹子带着个小小闺女,走投无路,又没有脸回伏牛山老家,于是带着平时积攒下来的那个炒货店老板给她的几千块零用钱,还有从炒货店老板那儿学来的一手炒货本领,南下创业,三搞两搞,竟让她在瓜州搞出了一份大事业,现在年收入以十万元计。

这故事听上去有些像天方夜谭,所以,尚哲义看完本子,忍不住哈哈笑了两声,道:“编的吧?”熊之余也不禁笑道:“我看也像是编的。”尚哲义道:“世上哪有这样的事?世上哪有这样好赚的钱?一个山里妹子,带着一个小娃娃,靠着几千块钱,就能在人精儿成堆的瓜州创出一番大事业来,痴人说梦了吧?”

“可是……”熊之余指指尚哲义丢在桌上的本子说,“这里面说得有鼻子有眼,而且那女人创业的地方就在本地,看起来又不像是编的。”

“也许是纪实小说。”尚哲义道,“现在流行一种叫做纪实小说的东西,说它是真的,它又是小说,说它是假的,它又有点儿像是真的,让人摸不到头脑。”熊之余笑道:“我现在就摸不到头脑。好在这本子上面说那女人创业的地方就在瓜州市,你抽点儿时间打听一下看,如果是真的,咱们就赞助它五万,这要是真的,那女人也就不容易了,别说一个女人,就是咱们这些大老爷们,要是碰上这样的事,恐怕也只有哭鼻子的份儿。”

尚哲义道:“要是假的呢?”

“要是假的那就算了。”

“那咱们不就把那什么何记者得罪下了?”

“得罪就得罪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那要是他将来给咱们找起碴儿来……”

“找就找吧。我就不信他一个小小的记者能翻了天去,万一不行,咱就搬,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哪儿不能干事业,干吗非得待在这儿不可?”

熊之余这话说得豪情壮志,一边说一边挥着手。尚哲义受其感染,微笑着点头答应。他起身刚起走,熊之余又喊住了他。

“对了,你得空从银行划十五万给梁小。她妹妹要承包他们厂的一个什么制花车间,我已经答应她了。”

“行。”

他答得这样痛快,似乎有些出乎熊之余的意料之外。所以,熊之余有点儿惊讶地望着他。他知道尚哲义代管着公司的财务,平时一分一厘都算得清清楚楚,多花一分钱他都要计较个没完没了,没想到这次一下划出十五万,他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答应了下来。这可太让人奇怪了。他本来还思量要给尚哲义做一番艰苦的思想政治工作呢。

“这回你为什么这么大方,说十五万就十五万,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熊之余答问。尚哲义笑答:“梁小的事嘛,我皱眉头管用吗?”熊之余一想也是,梁小姑娘开了口,谁忍心拒绝她呢?他不禁朝尚哲义笑了笑,他根本没想尚哲义的话是否别有含义。

第五章

已经过了一个星期,官丽丽还没有从深圳回来。何舍之只好一个人熬着。因为舍不得花钱,这个大周末他又只好在被子里窝着。因为睡得太多,周六早晨他起床时不禁感觉有些头痛。在洗脸漱口后,他到街边小摊上随便吃了碗一元三角钱的素馄饨,搭上郊区公共汽车,前往茂林看望他的朋友杨东门。

杨东门在茂林县利用地热资源办了个养鳖场。七个月前,何舍之在杨东门的养鳖场投了二十万元。他本人没有钱,这些钱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有些甚至是朋友们挪用的公款。这些朋友都欠他的人情,为了报答他,同时也是希望今后继续得到他的关照,他们不惜违反规定。

何舍之知道这些情况,但他装做不知道。

他愉快地想,官丽丽老在自己耳边吹风,不是说这个有本事,发了财,就是说那个有本事,致了富,老是抱怨他假清高,没本事,说起来是市报名记者,却两手空空光滋润了一张嘴,一天到晚唠叨着让他到外面去寻钱,现在他终于开始赚大钱了。

他打算先不把自己投资鳖场的事告诉官丽丽。他想等钱拿到手后,再吓她一跳,看她到时候怎么惭愧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把玉壶当夜壶”。

杨东门是个农民,个子高高瘦瘦,走路打晃,像根竹竿在风里摇。此人曾因盗窃耕牛坐过二年牢。他在大狱里跟个嫖娼折进去的农学院副教授学会了一手养鳖技术,出狱后想利用大狱里学到的技术发财致富,却因为没有资金,美梦难圆。鉴于他坐过牢的历史,银行不肯贷款给他,村民互助会也不肯借钱给他。

何舍之就是在杨东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出现在他面前的。在此以前,他并不认识杨东门,只是在某次会议上偶尔听说了杨东门的情况,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或许可写出一篇像点儿样的报道,才跑到杨东门家采访的。他了解了情况后,写了一份内参。这份内参给市里某领导看到后,引起了这位领导的重视,根据我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政策,责令有关部门对杨东门进行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