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卧底清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1页)

郭兰淡淡一笑,伸过手来与他握了握。两手相握的一瞬间,熊之余觉得这位姑娘的手粗有点儿刺手。但他立刻想,一双吃过苦的手,如何会不粗糙呢?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在这一瞬间,他对郭兰的想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郭兰身上有一种东西深深地吸引住了熊之余。好长时间他都想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东西,直到许久以后,他才发现,深深吸引他的,原来是郭兰的眼神。在郭兰的眼神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他不知道该把这种东西叫做什么,或许这种东西该叫做忧郁吧?

他想,这种忧郁是只有在那些饱经生活磨难的人身上才能见到的。

他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被郭兰拨动了。

整个联谊会期间,熊之余都与郭兰并排坐在一起。虽然两个人说的话加起来总共也不过两三句,但熊之余心里却有一种奇异的温馨感觉。甚至他站在讲台上发言的时候,一双眼睛也没有离开过郭兰片刻。

联谊会结束后,大家共进晚餐。郭兰说她要去幼儿园接孩子,与众人告辞先行一步,熊之余将她送出丰颐大厦。两人站在丰颐大厦的自动玻璃门前交换了名片和电话号码,相视笑着说以后要多联系。

熊之余目送着郭兰远去,他惊讶地发现,郭兰竟是骑自行车来的。一直像个影子似地跟在他们俩身后的何舍之多嘴多舌地说:“郭小姐其实挺有钱的,她大可以坐小汽车,只不过一个人从小吃惯了苦,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这不叫吝啬,这叫节俭,是美德。”

熊之余明白他的意思。他觉得这家伙真饶舌。他望着隐没在下班高峰车流中的郭兰,心里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直到郭兰走远看不见了,他才转过身对何记者说:“明天你到我们公司来拿支票吧。”

何舍之一副喜出望外的样子:“您同意了?”

熊之余笑笑:“你明天来拿支票。我等你。对不起,我先走一步。”

说着,他走下了丰颐大厦的高台阶。

何舍之说:“您不吃饭了?”

“我还有点儿事,不吃了。”熊之余招了招手,一辆出租车驶过来,他刚想上车,却又转身下了车。他喊住正要回大厦吃饭的何舍之:“何记者,等你的片子洗出来,送我两张好不好?”

“什么片子?”何舍之问道。

“那个……我跟郭小姐的合影。”

“好咧。”

何舍之朝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同时朝他眨了两下眼睛。

熊之余一笑,低头钻进了出租车。

第十一章

何舍之将藏西贵的事情和拉赞助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才在瓜州广场跟梅岭琳见了面。何舍之发现几年不见,梅岭琳身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记得梅岭琳原先是不太注意打扮的,老是穿一身灰不拉叽的衣服,现在却是打扮入时;他记得原来梅岭琳是不太爱说话的,现在一张嘴巴却呱啦呱啦能说得很。

何舍之起初对梅岭琳的这些变化感到困惑不解,但是当他了解到梅岭琳三年前调到老家县城的一家土特产品公司当了一位公关小姐,三年来为推销公司的产品几乎跑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的情况后,他才理解了发生在她身上的这些变化。

梅岭琳谈笑间带出了对他“架子大”的不满。她连敲带打,说话绵里藏针,竟弄得何舍之哑口无言。何舍之想,这张嘴巴大概要算她这么年闯荡江湖的最大收获了。

他问清梅岭琳还没去过镜花缘,就带她去逛镜花缘。

镜花缘是瓜州市旅游局按照古书《镜花缘》里的故事投资建设的一个大型仿古旅游城,其建筑结构,与这些年遍布全国的水浒城、三国城、西游记城之类有若一母所生。何舍之认为,这些都是钱多了没处去的产物。

他与梅岭琳在镜花缘中边走边谈。从梅岭琳的话里他听出来,原来梅岭琳此次来找他是为了新闻发布会的事。何舍之明白了梅岭琳此次瓜州之行并非专程来找自己后,心里不禁有些失落。梅岭琳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情绪的变化,仍旧絮絮叨叨,不停地说着。她告诉何舍之,她所在的那家土特产品公司,新近如何研发出了一种全新产品:脆渍酸白菜,这种脆渍酸白菜是如何的酸、脆、咸、香,一应俱全,开胃生津,勾人食欲。

她说得唾沫乱飞,何舍之却听得索然无味。

“很好吃的,真的,我不骗你。我特意给你带了几袋,不信,你回头自己拿去尝尝。”

梅岭琳一边说,一边侧过头来望着何舍之,这才发现何舍之的脸色有些阴。她不安地问他是否身体不舒服,何舍之连忙摇头否认。与此同时,他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家乡那铺天盖地的大白菜和芭茅草。大白菜和芭茅是他们家乡的两大特产。

梅岭琳说:“我们公司想请你帮个忙搞一个新闻发布会。”

何舍之说:“好哇。你们想在哪儿开新闻发布会?”

梅岭琳说:“哪儿好些?”

“当然瓜州会堂最好,规格最高。”

“在瓜州堂开一次新闻发布会要多少钱?”

“很贵的,人家是优质优价。”

梅岭琳摇头说:“我们公司这几年不太景气,你能不能给我们找个便宜点儿的地方?”何舍之说:“瓜州艺术宫要便宜一点儿,剩下就是瓜州饭店、幸福堂宾馆之类的了。”梅岭琳说:“在瓜州艺术宫开一个新闻发布要多少钱?”何舍之笑道:“以你们的标准来说,可能也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