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战狙击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在日军猛烈的轰炸、炮击之下,中国军队遭受了很大的原本可以避免或减轻的损失。

八月下旬,南京大本营派工兵学校的教官及学员多人,赶到上海筹划并指导大规模的野战阵地构筑。

(其中包括工兵学校教育长林伯森、教官黄德馨、黎玉絮等,以及工兵学校第五期学员——大多是送来培训的各部队所属工兵军官。另外还有工兵教导营营附及连长等数人)

在吸取了血的教训的基础上、在科学的野战筑城方法的指导下,中国军队构筑野战工事的意识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当南京保卫战的外围战斗打响的时候,51师的野战工事已经大体像个样子了。】

萧剑扬守在自己班的掩蔽部口,向外张望。

他觉得挺怪,连里排里的阵地都花了大心思来伪装,怎么这鬼子的炸弹还是扔得不离堑壕的左右?

【当时的中国军队还是很缺乏在现代化的战争中作战的经验。

比如对堑壕的伪装,只注意了对其上沿和外沿进行伪装,却忽视了对堑壕的底部进行伪装。结果,当日军的航空兵飞临中国军队阵地上空的时候,还是可以很方便地辨别出堑壕的所在。】

正想着,一颗炸弹就落到了离掩蔽部口不远的地方,气浪猛地涌了过来,萧剑扬身子往后一晃,差点躺在地上。

鬼子飞机炸弹掀起的烟柱,成了炮兵良好的指示。飞机刚走,炮弹就赶上来了。

【当时中国军队的野战工事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工事的出入口多是直通的,对防炸防震缺乏保障。特别是人员掩蔽部只有一个直通的出入口,很不安全。】

掩蔽部的顶盖在颤动,棕黄色的土粒唰唰地往下落。

看着小苏北的脸煞白,萧剑扬拿话宽他的心:

“没事。俺们当初刚到罗店那疙瘩,鬼子的炮弹比这蝎虎多了。”

他想起了第一天上战场的情形:

“俺们那时候连这种窝棚都没有,就趴在战壕里挨鬼子的轰。俺亲手挖出来过一个鬼子的瞎鸡巴弹……”

他伸出手比划了一下:

“这么老粗!”

【蝎虎——东北方言,很厉害。】

终于,鬼子的炮火转移了。观察哨的哨子响了起来。

弟兄们七手八脚地从掩蔽部里蹿出来,在各自的单兵立射掩体里就位。

隔壁的五班,却一个人也没跑出来——日本人的炮弹直接落在了他们的窝棚顶上。

萧剑扬跳进自个儿的掩体,发现胸墙边上长出了个怪模怪样的物件儿:

看样子是铁家伙,屁股上还有四片翅子,对称地竖起。

他顾不上细细端详这东西——鬼子的步兵上来了。

两排稀稀落落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土黄色的人形在荒枯的原野中若隐若现。

鬼子的队型拉得很分散,开始的时候走得并不快,像在地里踅摸东西似的。渐渐地近了,他们加快了脚步,腰弯得更低了。

“挺精啊!”

萧剑扬心里想。

这时,他旁边的掩体里已经响起了枪声——新兵小苏北已经开火了。

“先别打!太早了!”

萧剑扬偏过脑袋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