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抗战狙击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紧接着,二连的阵地上响起了一片近乎于疯狂的呐喊声。

尽管不太懂中国话,但日本兵也能大致猜出对面的同行在喊什么——“杀呀!”

日本人毕竟也是人。打了一整天了,他们也是人困马乏。中国守军在暮色中发出的反冲锋号、喊杀声,大出他们的意料。在闹不清对手反击实力的情况下,日本军人选择了一种最合乎逻辑的应对方式——后撤。

这最后一次的“黄昏攻势”,就这么着给彻底瓦解了。

望着暮色中后撤的日本兵,萧剑扬疲惫地笑了——那位代理营长的命令,还挺管用。

日本人退下去不久,天色就全黑了。

一营的官兵着手开始准备突围的事儿。

笔杆儿连长下令,全连弟兄把身边剩下的干粮归置归置,集中分配,每人马马虎虎地填了下肚子。

他招集连里的军官,商量突围的具体安排。

连里当官的损失相当大,目前就二排长何进财最有作战经验了。大家的眼睛都瞅着他,包括笔杆儿连长。

他倒是挺有定见的,不慌不忙地扬了扬小拇指上黑黑的指甲,剔了剔黄黄的门牙,然后很有把握地一抬下巴:

“咱们迎着鬼子攻来的方向突出去!”

军官们先是一愣,过了阵子便也回过味儿来了:

鬼子既然想把咱们包饺子,注意力自然放在切断我军的后路上,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防备被包围者向后突围。

这么一来,正面的日军部队肯定疏于防范——因为他们想不到,这支缺弹少粮、疲惫不堪的中国部队,竟然打算逆着自己的主攻方向向外突。

笔杆儿连长接受了二排长的主意,上报给了代营长。

最后传达下来的命令是:部队分散向东南方突。等摆脱了鬼子之后,再绕弯向西北方转进。目标——南京城的中华门。

很快,全体官兵都准备了起来。

全营现在只剩下120多人,营长成了连长,连长成了排长,排长成了班长。

按计划,所剩官兵分成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又分成三拨,趁着夜色悄悄地向东摸。

萧剑扬跟小苏北都编在二排长的那个班里。

动身前,二排长叮嘱大家,除了枪支、弹药、水壶,其他的东西全部留下。

步枪上刺刀,轻机枪用枪皮带挎在身前。

几名膂力好的弟兄走在前面,所有剩下的手榴弹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手榴弹袋挂得左一条右一条。木头柄后头都拧开了盖儿,手上还现拎着两颗。

枪炮声停息了。黑夜像冰冷的湖水一般,荡漾开来。

第一拨的弟兄出发了,很快地消失在黑暗中。

萧剑扬他们爬出堑壕,静静地侯着。

过了半晌,二排长一挥手,11条身影开始顺序向前运动。

每条身影从二排长的身边经过时,他都轻轻地嘱咐一句。

当萧剑扬经过的时候,听到了他尽量压低的声音:

“如果打散了,自己跑!”

(五)

天快亮的时候,萧剑扬被冻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