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中国最佳私募基金之定价中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样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我认为风险投资最高级的或者最关键的服务可能是帮助企业解决疑难杂症。增值服务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创业投资机构应该把自己的资源做一个整合,帮助企业解决疑难杂症。” 靳海涛是这么说的,在工作中,也是要求自己的团队这么做的。

成果篇

战果硕硕:多个资本市场叱咤风云改写历史

2001年,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向同洲电子投入了2000万人民币,其中深创投以768万元的投资额位列第三大股东。2006年6月27日,同洲电子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深圳重启IPO后第二家中小板上市公司。

随着深圳中小板全流通的实现, “同洲电子”的成功上市为标志着历经风雨的本土创投终于拉开了国内资本市场成功退出的序幕,本土创投的春天开始来临,毫无疑问,对于创投行业来讲,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2007年4月30日,随着潍柴动力A股挂牌上市,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具创新意义的首个H股回归A股案例诞生。无独有偶,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还陆续在多个资本市场上创造了奇迹。

2007年7月,福建丰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德环保科技集团公司登陆全球最大的三个证券市场之一的法兰克福证交所主板市场,这是第一家登陆该板块的中国企业。同年8月,深圳三诺数码成功登陆韩国证券交易所,这也是第一家在KOSDAQ上市的中国企业。三诺数码挂牌后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板(韩国KOSDAQ规则为15%),成为世界证券市场上的奇迹。

……

随着上市企业越来越多,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的投资收益也蔚为壮观。IPO首日,发行价为16元的同洲电子,最高股价达到了44元。以2007年7月27日深创投所持股权解禁日的股价计算,其所持股权的市值已经达到了亿元,相当于翻了15倍。 。。

靳海涛:中国本土创投引擎(8)

关于潍柴动力,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是在2002年底出资2 150万元所投的。2004年3月11日,潍柴动力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发行价为元,募资12亿元,深创投持有的2 150万股占到了总股本的。2007年4月,潍柴动力通过并购湘火炬,回归A股。如今,潍柴动力的投资额已经通过分红的形式全部回收,同时还有十几亿元的市值。

当然,对于每个创投企业来说,成功的背后同样会有不少失败的案例。按照靳海涛的说法:“每一个创投都有一个不成功的案例。根据现阶段的要求,投资初创企业含天使投资的成功率不低于20%,投资成长期企业的成功率不低于50%,投资创业晚期企业的成功率不低于80%,能做到这几个指标的就是比较好的。”

他将失败的原因总结为以下7个方面:①创业团队的职业道德及工作水平不够。被投资企业,特别是早期项目,能成功的最大原因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②投资团队没有真正看清楚所投行业企业的主营模式。③创业团队领先市场太早,欲速则不达。俗话说:领先一大步,赔钱等三年;领先一小步,发财赚大钱。企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如果领先市场太早,很容易失败。④企业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被替代。⑤企业未能掌握好扩张和资本运作的最佳时机。不扩张企业发展不了,但扩张过度,企业将担负沉重的包袱。⑥未能和被投资企业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⑦投资经理的道德风险。

在总结了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靳海涛指出,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也从中得出了5点启示:①必须提高“看人”的本领,对企业家的分析要深入透彻。②没有看懂的项目坚决不投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失误。③必须做好服务。投资者在服务的时候必须把被投资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④必须高度重视产品或模式的被替代性趋势。⑤必须进行规范化投资。

展望篇

审时度势:金融危机带来行业最好机会

2007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一路高企,中国创业投资行业也突飞猛进。然而,进入2008年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本来根基并不深厚的中国创投行业开始风云突变——“行业过热”、“步入寒冬”等各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字眼充斥着媒体。

对于这场似乎是从天而降、突然来临的金融危机,作为中国本土创投行业的领军人物,靳海涛高瞻远瞩,在不同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金融危机会加快中国创投行业的洗牌速度,但行业远远没有过热;对于中国创投行业的“寒冬论”,他认为,对于中国本土创投而言,充其量是“倒春寒”;而纵观全球局势,他指出,金融危机在给行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恰恰也带来了最好的机会,他坚信,未来10年是中国创投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早在2008年7月,靳海涛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的创投行业并非过热,而是刚刚兴起。他当时给出了三个判断:第一,中国经济不可遏制要变成“世界老二”,早一点会在2009年,晚一点会在2010年实现,GDP总量超过日本。如果需要继续发展,优化结构,做到又快又好,就必须加强PE和VC在优化结构方面的投资水平。 第二,这样一个结构调整需要VC和PE的介入,VC和PE一定是投创新的、有前途的、会加速结构调整、更新换代的项目。第三,中国现在的投资量跟发达国家相比非常小,中国企业的成长模式从过去的自我积累为主,开始逐渐向自我积累加烧钱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如果是要烧钱,恐怕我们投的钱远远不够,所以中国企业现在获得的钱主要是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也是现在遇到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靳海涛:中国本土创投引擎(9)

“我认为中国的VC也好、PE也好,没有过热,是刚刚兴起,只是需要洗牌而已,但是前景非常光明。”靳海涛说。

2008年10月,大家普遍叫喊过冬的时候,靳海涛抛出一个让行业深思的问题——这到底是冬天还是春天?靳海涛认为,金融危机加快了本土创投的崛起。

“创投现在到底是春天还是冬天?也许就外资而言是进入冬天了,为什么进入冬天呢?首先,资金面出现重大问题;其次,退出的市场何时好转不可而知。但对中国本土创投来讲不能叫进入冬天,只能说进入了倒春寒。”在那时的一次演讲中,靳海涛给出了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创业投资进入春天的标志是有没有全流通的市场,现在仍然是全流通的市场,这个市场没有变化;第二,创业投资的投资行为是周期性的长期行为,最短的也要两年,长的可能5年或8年甚至更长,就股权投资行为来看,不能拿股市的牛市和熊市衡量它是春天或是冬天;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中国政府通过拉动内需来降低出口减少对GDP的影响,在中国的基本面上,没有看到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衰退的信号;第四,中国的资本市场正沿着多层次发展轨道顺利推进,创业板应该在2009年推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也计划着由中关村区域扩大到其他区域,多层次市场仍在推进,给机构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退出环境。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靳海涛判断,不能说创投进入了冬天,只能说由于IPO计划推迟、财富缩水进入了倒春寒。但是本土创投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可能比外资创投的日子会好过,所以也提供了本土创投崛起的机会。

2009年3月27日的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靳海涛指出,私募基金这个行业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在他看来,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一系列消极影响:第一,退出收益和存量财富大幅缩水,国内达40%~60%,国际高达80%;第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IPO的进程大幅推迟,很难进行IPO,发行PE没有超过6倍,国内近6个月没有发行新股;第三,从私募基金投资企业来看,有一部分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业绩下滑,这样的比例大概在30%~40%之间;第四,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私募基金募资比较困难,5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