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经济学大师如是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

同时,他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被称为“李嘉图恶习”的经济学方法——在他的著作中总是充满抽象的演绎推理,理论与历史长期分离,剥离了经济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纯粹是演义推理加上数学公式,完全无视历史社会学、哲学和制度框架,它是在不现实的甚至是错误的假设下进行抽象的思考,建立抽象的模型,这一点已经被现代的经济学家们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沉闷的科学,大概李嘉图是不能逃脱干系的。即便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抽象思想家——萨缪尔森有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可谓无所不知,除了常识。可见,“李嘉图恶习”对经济学的影响有多深!

◇欢◇迎◇访◇问◇BOOK。◇

第11节: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1)

3 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德国经济民族主义之父

精彩语录

关于政治经济学我们可以读到的最好的书本就是现实生活。

保护性关税是对所有本国可以生产,但是不及外国产品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的刺激。

我清楚地看到,两个同样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要在彼此自由竞争下双方共同有利,只有当两者在工业发展上处于大体上相等的地位时,才能实现。

如果任何一个国家,不幸在工业上、商业上还远远落后于别国,那么,它即使具有发展这些事业的精神与物质手段,也必须首先加强它自己的力量,然后才能使它具备条件与比较先进各国进行自由竞争。

保护关税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由此使国家不但在物质财富的量上获得无限增进,而且一旦发生战争,可以保有工业的独立地位。工业独立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内发展,使国家获得了力量,可以顺利经营国外贸易,可以扩张航运事业,由此文化可以提高,国内制度可以改进,对外力量可以加强。

只有以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力量为目的时,才有理由采取保护措施。有些国家有着广阔完整的疆域,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在农业上有很大成就,在文化与政治方面也有高度发展,因此有资格与第一流农工商国家、最大的海陆军强国分庭抗礼,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理由实行保护制度。

缺少了自由制度以后,公民个人方面无论怎样地勤奋、俭约、富于创造力和智慧,也不能有所弥补。历史还教导我们,个人生产力大部分是从他所处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中得来的。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美国人终于认识到了一个真理,作为一个大国,决不能只求眼前物质利益享受;文化的力量是比单纯的物质财富更加重要、更加有益的资产……只有建立自己的工业,才能取得并保持这些资产;一个国家如果觉得自己在世界上强大、文明的各国中有资格占有一席之地,那么遇到任何牺牲时都不可退缩,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守住这些资产。

经典理论

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创者,也是社会活动家和历史学派的先驱者。

1789年,李斯特出生在施瓦本王国的首都路特林根城的一个制革匠家庭。李斯特未曾正式进入学校读书,于1806年通过自学参加文官考试,进入符腾堡公国的政府机构担任书记员。之后,李斯特在图宾根任会计和审计官中等级别的财政官员,并在图宾根大学读法学。

1820年,李斯特当选为符腾堡议会议员;1821年,因为起草了一份批评政府的文件,他被判处监禁,之后被迫经由法国逃往美国,在美国继续宣扬自己的政策主张。他于1827年在美国出版了自己的首部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30年,他加入美国国籍。1832年,他以美国派驻莱比锡与巴顿领事的身份回到了德国。因为李斯特继续倡导与积极参与建立统一的保护关税制度而遭到当地封建势力的迫害,其间又几次离开德国。反对势力的迫害、政治幻想的破灭和生活窘迫,导致他在精神上完全崩溃。1846年11月30日大雪之夜,57岁的李斯特在奥地利的一个小镇上开枪自杀身亡。

※虹※桥※书※吧※。

第12节: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2)

李斯特经济学的核心部分是国民生产力理论。他是西方经济学说历史上首位系统研究生产力的经济学家。李斯特指出,财富的成因和其本身截然不同,财富是交换价值,它的成因就是生产力。他敏锐地指出,财富的生产力比它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前者不仅可以让已有和已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也可以让已消失的财富得到补偿。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这样。比如,国家不能只靠收租过日子,国家状况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