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经济学大师如是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保持在新的水平上,除非价格发生进一步的改变,要求利率朝这方或者那方做出进一步的变动。

书外人语

威克塞尔所处的年代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困扰西方世界。威克塞尔通过研究发现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性波动总是与价格和利息率的波动相伴,于是他提出积累过程原理;试图通过对利息率和价格运动的研究;给经济危机一个合理的解释。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威克塞尔的积累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他以两种利率差异变动作为桥梁,把货币数量变动和经济周期变动相联系,这为以后的现代货币主义者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经济理论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新思路。其次,他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宏观经济均衡体系。威克塞尔根据积累过程理论,将两种利息率的差异作为影响价格与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认为惟有在两种利率相一致的情况下,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才会一致,否则就会诱发经济波动。由此,威克塞尔建立的积累过程学说是一个宏观经济均衡体系。最后,威克塞尔第一次把利息率区分为货币利息率与自然利息率,这不但为自己的积累过程原理提供了一个颇具开创性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对后来货币学派的自然利率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由此可见,威克塞尔不但是瑞典学派第一代经济学家中的杰出代表,其理论的深远意义更在于它对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做出了先导性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威克塞尔的经济学理论是“凯恩斯革命”的序曲。

威克塞尔一直备受经济学界的推崇,创新理论经济先驱熊彼特评价威克塞尔时说:“作为一个货币理论家,他在死后赢得的国际威望甚至比马歇尔和瓦尔拉斯还要大。”熊彼特把威克塞尔和瓦尔拉斯、马歇尔一起并列为1870—1914年间在纯理论方面做出最大贡献的经济学家。这一评价把威克塞尔放到了与马歇尔相匹敌的地位上,是恰如其分的。

19世纪末西方经济学在其演进过程中所发生的第二次综合,在英语世界是由马歇尔完成的;而在非英语世界中,则由威克塞尔完成。威克塞尔体系的综合性质,由于语言壁垒,历来被人们所忽视。威克塞尔也像马歇尔一样,在大致相同的时间里,建立了综合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论的理论体系。威克塞尔与马歇尔的区别在于:马歇尔综合体系的主要成就在于微观方面,而威克塞尔综合体系的主要成就在于宏观方面;马歇尔以局部均衡为框架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主义思潮,威克塞尔以一般均衡为框架综合古典经济学和边际主义思潮;对于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综合体系中的肯定语调较浓,威克塞尔综合体系中的肯定语调较淡;马歇尔综合体系与后来的凯恩斯革命的逻辑联系较弱,威克塞尔综合体系与凯恩斯革命的逻辑联系较强。

←虹←桥书←吧←。

第35节:落后了就要改良,制度也要优胜劣汰(1)

10 落后了就要改良,制度也要优胜劣汰

托尔斯坦·凡勃伦美国制度学派创始人

精彩语录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人类经济生活借以实现的各种制度,而制度由思想与习惯形成,思想与习惯又是人类本能所产生的。

在这样依据收益力的资本估值中,资本估价的核心不是工厂的成本,而是所谓公司的商誉。

人类在社会中的生活,正同别的生物的生活一样,是生存的竞争,因此是一种淘汰适应的过程;而社会结构的演进,却是制度上的一个自然淘汰过程。关于人类制度和人类性格的一些已有的与正在取得的进步,可以概括地认为是出于最能适应的一些思想习惯的自然淘汰,是个人对环境的强制适应过程,而这种环境是随社会的发展、随人类赖以生存的制度的不断变化而逐渐变化的。

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大多数历史悠久的文明或社会都是时时响应强制性的召唤,根据它们的天生本能修改其制度方案而得以成长的,不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崩溃就是衰退;本能倾向不同,文明或人民对生或死的选择也就不同,而且选择多半是盲目的。

一个社群的结构如果是由经济秩序组成的,便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工业或者经济机构。这些秩序就是这个社群在和它生活在其中的环境接触中继续其生活进程的习惯方法。

人们的行为举止是非理性的,人们遵循习俗与习惯,而不是力求效用最大化。

对实际知识的现代信念可能有充足的根据,也可能没有。人们给了它这么高的地位,或许是对偶像的崇拜,或许是对人的最高、最基本利益的损害。含糊地怀疑这种科学崇拜不完全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对这类实际知识的绝对追求,必然在总体上造成人的退化和不安,这既反映在它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方面,也体现在实际知识取得巨大进步之后的物质后果上。

企业的动机是金钱上的利益,它的方法实质上是买和卖,它的目的和通常的结果是财富的积累。谁要是目的并不在于增加财产,他就不会参加企业,更不会在独立的基础上经营企业。

商业的艺术是讨价还价、厚颜无耻、善于推销、制造信仰的艺术,其目标在于以整个共同体为代价使商人获利。有形绩效或普通产品都不是商业的目的。商人的交易所能提供的任何实质性的用途都跟他的目的完全无关,除非它能间接地影响他的客户而对自己有利。

经济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状态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

。←虫工←木桥 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