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南海风云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部分(第2页)

为了防止过于接近游击队,装甲车只开进到驻地的营房外几十米,就不再靠近营房,只是测过身体,慢慢的沿着驻地移动,同时用车顶的大灯照shè驻地内部,只要是被照到的游击队员,就会被几发步枪子弹干掉。

由于驻地四周的铁丝网大部分都还完整,除了南北两个大门和刚才被踩倒的十几米以外,想从驻地中逃出去,也是个麻烦事,几千人挤在一个连队驻地中,没处躲没处藏,再加上营房都被他们点着了,如果不想办法出去,最后不仅营房中的山地旅士兵会被烧死,这些游击队员们也会被熏死。

最先明白过来的还是那些领导们,卡普蒂南的负责人第一个带着几十名亲信,趁着混乱,钻进了那条地道。随后明白过来的人纷纷抢着往地道口跑,不过这种大规模的移动引来了重机枪的一阵扫shè,密集的人群立刻到下一大片,剩下的人也都缩回了原处,不敢再动。

外面的装甲车上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两辆车的士兵通过shè击孔一商量,两辆车就分开行驶,一辆山鼠式装甲车开到了地道和被压倒的铁丝网附近,防止游击队从这边逃走,而另一辆獾式装甲车,则开到北侧的大门外,堵住了出去路。剩下的南侧大门由于很接近公路上的临时阵地,从哪里出去的人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毕竟阵地上的火力也不必装甲车弱。

就这样,刚才还拼命往里冲的游击队现在都后悔了,几千人被2辆装甲车和十几个士兵给看死在小小的驻地中了,不时还有分来的子弹,打中那些隐藏得不够好的游击队员。看着身边不停死伤的友军,想着从地道里成功撤退的领导,再看看头上的天sè,这些游击队员们越发着急起来。

不知是谁先发起的,游击队员们冒着子弹开始拆卸还没有全部着火的营房里的门板,并运送到铁丝网旁,再扑在铁丝网上,准备用进来的方法再逃出去。

借着火光和灯光,驻地外的装甲车发现了这些人的企图,于是,从营房门口,到铁丝网这短短的百十米距离,就成了子弹重点照顾的区域,成排成排的游击队员倒在了这里,然后又有成排成排的人冲上去,抱起木板继续往外冲。

战斗又打了将近1个半小时,有几处铁丝网已经被冲破,不过由于开通的宽度不够,再加上尸体和子弹的阻挡,逃出去的人并不太多。看到装甲车不能全部封锁住铁丝网的漏洞,公路上的阵地中,又分出两个十多人的小队,来到铁丝网外的侧面,shè杀从铁丝网内逃出来的人。

随着一声巨响,一座营房被火烧倒了,四溅的火星和木料烧伤和砸伤了不少临近的人,并在驻地中掀起一阵sāo乱。那些被内外扫shè、烟熏火燎的游击队员们终于忍耐不住了,从几个十几个人发疯般的冲向铁丝网,到成百上千人一起冲击。虽然装甲车和士兵们都使用全速shè击,但是双方人数差距太大了,冲击点的数量也太多了,顾得上这边,顾不上那边,眼看着,两道铁丝网就被这些肉盾给冲破了,这时,从公路上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和车灯的亮光,从达沃市赶来支援的山地旅部队终于赶到了。

随着增援部队的赶到,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及时赶来的部队都是开着装甲车或者摩托车的机械化部队,他们只是在公路尽头的临时阵地上短暂的停了几分钟,问清楚目前的状况后,就开足了马力,从驻地两边,包抄了上去,车上的轻重机枪响成了一片。

不管能打死多少游击队员,就算把逃走的卡普蒂南负责人也从地道里揪出来,都不能浇灭刘小福旅长的怒火。随后赶来的刘小福在询问了驻地残留士兵以后,气得拔出手枪,原地转了好几个圈,也没找到枪毙谁比较合适,最后,把手枪扔在地上,还狠狠的跺了几脚。

周围的士兵和军官,都不敢出声,缩着脖子慢慢的向后蹭,生怕引起旅长的注意,然后一枪就把自己给崩了。发泄完了怒火,刘小福深吸了一口气,自己走上前,捡起已经被踩进泥土中的手枪,掏出手绢,擦了擦,装进了腰间的枪套里。

“去传我命令,所有机动部队追击到森林边缘必须返回,现在组织人手,清理驻地,救治自己的伤员,并通知指挥部,赶紧准备药品和手术,一会就会有伤员送回基地。”刘小福注视着前面几百米外,还在燃烧着的驻地,默默的看着那些正在四处救火的士兵,用低沉的声音和身边的传令兵说道。

第十一章 养寇自重

()    1907年9月14rì,**防部、参谋总部和总统府,都接到刘小福从菲律宾发来的电报:驻守棉兰老岛的山地旅一部,在岛中部巴伦西亚城郊外的驻地中,遭到了游击队的伏击。由于指挥官放松了jǐng惕,违反了命令,致使大部分守军中毒,失去了战斗能力,并大多被烧死和杀死在营房内。其中,被烧死和杀死的官兵,共计451人,重伤61人,逃出驻地和轻伤员71人。

在电报的最后,刘小福为逃出驻地并发起反攻的65名士兵请功,同时为其他6名低级军官成功的指挥了反攻请功,并提请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嘉奖。对于自己是否有失误,刘小福只字未提,这些东西都会由国防部派人下来调查,弄不好内务部也会来人,并不是口头上承认承认错误就能了事的。

虽然这次袭击对于山地旅来说并不能算是失败,至少打死了3000多名游击队员,对于整个棉兰老岛的游击队来说,基本算是损失过半了,但是由于台湾还是派来了调查团,对这次由于严重违反战地纪律和命令引起的重大伤亡展开调查。

这起事件也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美国菲律宾总督特意给刘芾发去了电报,对台湾军队的损失表示哀悼,并高度称赞了山地旅英勇作战,一举消灭了棉兰老岛上的大部分游击队等等。刘芾对于这种口贩子虽无感激,但是也只能回电,礼节xìng的表示感谢,并对美台军队通力合作,维护南亚的壮举再赞扬一遍。

经过这一次大损失,棉兰老岛上的卡普蒂南组织游击队已经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了,加上内务部特工的渗透,山地旅更加凶猛的报复,到1907年底,随着三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棉兰老岛上的游击队基本都转移到了西北角的半岛中,凭借着茂密的雨林继续生存。不过由于半岛的脖颈处被山地旅的驻地所控制,这些游击队再想从陆路走出半岛就很难了。

修好了公路,赶跑了当地的武装份子,棉兰老岛上基本就平静了,这个本来是个好事,但是刘芾却又发起了愁。这个愁主要是发在美国人身上的,由于棉兰老岛的形式越来越平稳,那么台湾军队在这个岛上就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了,美国人是请你来打仗的,可不是请你来发展棉兰老岛的,更不是让你在这里扎根的。

对于这个问题,参谋部里最年长的一位参谋给刘芾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养寇自重。这位刘铭传留给刘芾的淮军里的将领,打了半辈子仗,深知各种清朝军队中的猫腻,对于刘芾发愁的这个事情,人家连想都没想,直接就给出了这个办法,并且连大概的行动步骤的说的清清楚楚。刘芾望着这位年近60的老参谋,不由得感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养寇自重这种把戏,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基本都发生过,那些在前方打仗的将领们,生怕仗打完了,朝廷发现自己用处不大了,把自己调离油水高的职位,放到一边去,于是就琢磨出了这个办法,就是敌人不能打的太狠,既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起来自己打不过了,又不能全部消灭干净,在自己需要或者朝廷需要的时候,打几个胜仗,斩点敌人的头颅,给自己和朝廷挣点面子,然后再私下里支援支援敌军,让他们再缓起点元气来,留着给自己下次再挣面子、挣功劳。

不过这种玩法也可能玩出火来,比如当初明朝对辽东的做法,刚开始养着女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