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末:从铁匠开始暴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预判宁远之战(第1页)

史书记载:高第放弃了宁远城,退居到山海关!

高第认为关外一定保不住,不如退守。

而袁将军认为,锦州、右屯一旦动摇,宁远便会难保,因此山海关就会失去了屏障,而这些地方经过他和孙承宗多年的经营,已经修筑了完善的防线,只需要派遣良将守卫,就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

但,高第执意要撤离,并且想要撤掉宁远的军队,但袁崇焕表示宁死也不离开宁远,高第无奈,于是将锦州等地军民尽数撤离,丢弃米粟数十万担,在迁徙路上死亡伤之老弱的人数之多令人咂舌,一路哭声震野!

沈瑞知道,这次袁将军这么着急回边关,想必就是要回去劝说高第不要放弃宁远,可他并不知道,高第已经将防线后撤了,只留下了宁远一座孤城等他回去守卫。

几人又喝了几杯,袁将军便说道:“听恩师常说,沈公子对辽东战场局势也颇有研究,分析时事也颇有见地,所以,今日想听一听沈公子的高见,不知沈公子可否指点一二。”

“袁将军过谦了,我只是一介匠人,哪里敢说指点二字啊。”

沈瑞一边谦让,一边努力回忆史书中关于宁远所记载的大事……

据史书所载,1626年,也就是明年的正月份,努尔哈赤得知孙承宗被罢免后,便亲率大军西渡辽河,终于在正月二十三日抵达宁远,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麟拥重兵于山海关,却不去救援宁远,袁将军率全城军民以死守城……

三日后,金兵见久攻不下,便只留下少数将士佯攻,主力则被抽调去了觉华岛!

觉华岛地处辽西海湾,距宁远不过三十余里,是明军粮食、兵械的囤积和补给非常重要的后勤基地,派有水师驻守,但此时,正值冬季,海上冰封,大明七千水师动弹不得!

此刻,后金踏冰而来,大举入侵,所向披靡,岛上七千明军以及七千多商民,无一幸免,八万多石粮食、两千多艘战船被付之一炬,这一声东击西的策略把明军在关外的补给基地给彻底毁了!

这一战,金军虽败犹荣,大明则胜之不武。

这一战虽然胜了,袁将军只顾死守宁远,取得了宁远大捷,但是却忽略了觉华岛,被后金釜底抽薪!

而这一次胜之不武的战役被称为“大捷”,是因为,从萨尔浒战役惨败后,明军元气大伤,在与后金的交战中始终处于劣势,再难取胜,而这次是自萨尔湖之战后为数不多的一次大明的胜利。

这次大捷,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必须大加宣扬,鼓舞士气,以镇辽东……

沈瑞思索了片刻,终于捋清关于宁远的一些史事,于是便道:“边关之事,我也有所耳闻,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据我分析,如果后金知道孙大人被罢免,一定会率领大军西渡辽河进攻宁远!”

“哦?”袁将军大吃一惊道:“沈公子如何见得?”

沈瑞道:“这几年袁将军与孙大人联手边关,大兴屯田,修缮城池,安抚百姓,开疆拓士二百余里,军民一心,城池固若金汤天衣无缝,后金铁骑始终不敢冒犯半步!但,而这几年努尔哈赤也没闲着,他厉兵秣马养精蓄锐,等的就是这一天,如今天赐良机,军中换帅,高第又将前线后撤四百里,大片疆域唾手可得,如果是你,你会放弃这次机会吗?”

“不会!”袁将军道:“怪不得后金兵马调动如此频繁,原来早已有所图谋。”

孙承宗道:“沈公子所言极是,袁将军可要小心啊。”

“这么说,我更要尽快赶回宁远了,军中不可无帅,如果后金贸然发动进攻,那宁远就保不住了!”袁将军说着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地图。

他将地图摊在石桌之上,而后将宁远标记出来,用手指着地图上地名说道:“三城都是前锋要地,如果我们派人镇守此处互为犄角相互支缓,则宁远牢不可破,如今锦州、右屯、大凌全线后撤,宁远就是一座孤城……如果我现在回去?”

“已经晚了!”沈瑞道:“此时宁远已经是一座孤城了。”

“哦?”袁将军大吃一惊:“沈公子怎么知道宁远已经是一座孤城了呢?”

沈瑞笑道:“我不但知道此时的宁远城已是一座孤城,我还知道,明年正月后金部队会大举进攻宁远,现在时间还很充足,袁将军回去后只需好好修筑防事即可!”

沈瑞说的神秘莫测,这更激发了袁将军对他的兴致,于是干脆将地图调转过来,坐在了沈瑞身边:“沈兄,对于宁远的防御可有什么良策吗?”

沈公子变成了沈兄,这说明沈瑞在袁将军心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一个叱咤边疆手握军权的将军怎么会看得起一个匠人?但刚才听了沈瑞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不禁心中暗自钦佩起来。

“如果我猜的不错,此时后金正在加紧集结兵力,筹备粮草,将会在来年正月二十三日兵临宁远城。”沈瑞说着指了指地图上的宁远。

“哦?”这次袁将军和孙承宗都震惊了,一个匠人能预测出后金必定会攻打宁远已经了不得了,还能精确到哪一天?这简直就是仙人啊!

不过大话谁都会说,至于准不准那就另当别论,所以二人对于沈瑞的话还是有所质疑。

沈瑞看出了二人心中的疑问,又指着宁远一侧的觉华岛说道:“这里是我大明的粮草基地和兵械库,将军是不是在这里还驻扎了大明水师七千将士,储备了八万担粮草?”

“嘶~这……”这回袁将军和孙承宗彻底震惊了,觉华岛是大明的后勤重地,平时的保密工作做的十分严密,他沈瑞远在百里之外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连驻扎着七千水师八万担粮草都一清二楚?……

两人不禁对视一眼又看了看沈瑞,心中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袁将军肃然道:“还望沈兄不要绕弯子了,宁远的攻防战略还望赐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