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步步生莲-月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部分(第2页)

丁玉落一路往广原走,一路随时命人向丁家大院回报消息,老父牵肠挂肚、夜不能寐,不让他知道运粮的进展还不急坏了他?

这一来,阿呆的举动可就传回来了,每一个回来报信的人见过了老爷,吃饱喝得,剔着牙走出来跟别人拉呱家常时,头一个说的肯定是阿呆。

“阿呆在清水镇上帮着临清县的县尉老爷找到了官印,县尉老爷跟他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一口一个丁贤弟。”

这消息传回来时,众人先是一番惊讶,然后就是嗤之以鼻:“那夯货,他还懂得断案子?也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恰巧让他撞上了吧,这运气来了,城墙都挡不住。

“阿呆在洹水镇上为大小姐解围,把一群泼皮流氓般的捕快给应对的舒舒贴贴,那捕快头儿还非常热心地帮着阿呆去当地晁保正家借地方住宿。”

这一回人们不再说三道四了,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最明白任你官清如水,难防吏滑如油的道理。吏比官更难对付,尤其是当捕快的,当捕快的都是些什么人?那些人本来就是一群泼皮无赖,而且是泼皮无赖中的泼皮无赖。

这些人是得理不饶人,无理讲三分,落到他们手里,管你是谁,胡纠蛮缠一番,保准让你焦头烂额。这些痞子一旦横起来,那可是天不怕地不怕,回头哪怕挨老爷一顿板子,在你面前也绝不输那一口气的。

可是……丁家的马撞了人家的车,还伤了人,他们居然痛痛快快地放人走路了,还帮着丁家打点安顿?这真是阿呆得出来的事儿?

紧接着,就没有车队的消息了。消息再传来时,中间隔了好几天,丁老爷已急出了一嘴水泡。这一回,消息说车队已经到达霸州城了。那报信儿的绘声绘色地给庄上的人讲,讲那大雪如席、狂风咆哮,大车寸步难行时,车队上的人如何要一哄而散、各自回家,把听众唬得一愣一愣的,心儿都吊得高高的。

然后便学着丁浩的语气神态,声色俱厉地指着一个个听众的鼻子,把他的话儿一字不落地给重述出来,最后才得意一笑,说出了那雪爬犁的法子。

村子里的人是从不曾见过一个甚么洪姓老丐的,再说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丁浩了。就算丁浩真是听一个老乞丐说过这法子,可人的性格、胆识总不会因此而改变吧?他怎么就忽然变得这么厉害了?

大家伙儿议论来议论去,最后一个能够被所有人接受的、让他们全都觉得既合理又真实的推论结果隆重出笼了:阿呆高烧不退的时候,神魂离体,得到了狐仙点化。

对这些庄户人来说,这个理由是最不荒唐、最切实可信的。所以他们现在站在这儿等阿呆,很大程度上是想亲眼看看,沾了仙气儿的人是什么样子。

“屁的狐仙,一群没有见识的蠢妇刁民。”丁承业没好气地骂了一句,无聊地在堤上走。

“可不是,阿呆有甚么本事,他也能跟县尉老爷称兄道弟?我呸!一定是大小姐使了银子疏通关系,可她是女人,又不好直接出面与人打交道,这才让阿呆出面应承,人家是跟咱丁家的银子称兄道弟呢,哪是冲他阿呆呀……”

雁九跟在他**后面,笑嘻嘻地道。

“哼!”丁承业愤愤不平地站住了,抻着脖子往地平线上看了看,不满地道:“这人影儿还没见着呢,爹就叫我出来接姐姐。至于嘛,要是我去,一定把事儿办得比姐姐还漂亮。爹真是老糊涂了,他也不想想,百年之后谁给他披麻带孝,谁给丁家传宗接代,姐姐她成吗?”

丁承业得意洋洋地冷笑。

他的大哥丁承宗已经回来了。丁承宗的伤比预料的要严重的多,只是事发之后,他深知只有尽快解决粮草问题,才能免致丁家灭门之祸,是以隐瞒了伤情,以免父亲牵挂。

他是从马车上摔下来的,当时强盗突然杀出,他们措手不及,稍作抵挡,丁承宗所御马车的骡马受惊,狂驰入荒地,车轮扭在沙地里翻了车,车轮砸在他的大腿根上,双腿齐根而断,连那传宗接代的物事儿都辗得不成样子。下体一片血肉模糊,真是惨不忍睹。幸好数九寒天的,用药又及时,没有化脓发炎。

他就近找了一处城池,把外伤养的差不多了才往回赶,这条命虽是保住了,可人已成了废人。丁承业如今可是丁家千顷地里的一根独苗苗,丁家的香火,全要靠他传递,自然底气十足。以前他还惧怕姐姐三分,如今他自觉丁家除了老爹,也就只有他才配当这当家主事的人,腰杆儿也就硬的多了。

雁九眉开眼笑地奉迎:“那是,那是,不过大小姐这一番算是保住了咱们丁家,要不然少爷您不也是整天吃不香睡不香的跟着担惊受怕,以后您可就是丁家的主事人了,这外人给您效力,您还得体贴关怀一番不是,何况大小姐怎么说也是丁家的人。老爷一直想给大小姐再说门儿亲事,以咱们大小姐的品貌身份,嫁得再不济也是体体面面的士绅人家。丁家多几个有钱有势的亲戚,那不就是二少爷您的助力?所以,您对大小姐,也该笼络着点儿才是。”

“嗯……,这话有理。”

丁承业拍拍他的肩膀:“小九儿啊,你这个老小子,偶尔也能说出句人话来嘛,不错,很不错。”

雁九笑得有点发苦,干干地道:“少爷您夸奖……”

“回来了!回来了!”

就在这时忽地有人发一声喊,丁承业闻声扭头,纵目望去,只见天尽头一线车马,正逶迤而来,丁承业一双俊眉微微一挑,细得有些刻薄的双唇便抿了起来……

PS:各位看罢,莫忘投票,多谢大家。

正文 第062章 分岐

“到了,到了!”离着一箭之地,许多妇人便扯着孩子冲上去,一时间哭的笑的,吵的闹的乱作一团。

前边的车子还在走,眼看到了村口堤上,轿帘儿一掀,丁大小姐纤腰一折走了出来,亭亭立在车上,看着熟悉的景像,鼻子酸酸的,一双眼睛也不禁湿润了。可她的唇角,却带着欢喜欣慰的笑容。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车子还没停稳,丁浩就跳下马车,大步走向杨氏。此心安处,何以得安?若无一个心灵的慰藉,那便是没心没肺者的呓语了。独在异乡,纵然锦衣玉食,心境也是无比寂寥,只有一个牵挂着他的人,才会给他家的温暖。这个人就是他今世的母亲杨氏。

“儿啊,儿啊,我的浩儿,”杨氏让人扶着,像是见了失而复得的宝贝,跌跌撞撞地抢上来,两行热泪淋漓而下:“你这孩子,长这么大都没离过丁家大院儿,咋不跟娘说一声就去了广原,这些天可想死娘了,我的儿……”

丁浩抢上去搀住她的身子,杨氏泪珠扑簌簌滚落,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自己儿子,露出欣然的笑容:“还好,还好,有点瘦,有点黑,可是看着结实,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