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非洲帝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部分(第1页)

此时南非制铝公司和南非工业公司所在的金吕市已经发展为人口超过10万,南非共和国境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了,这座城市提供的税收已经超过了金伯利,而身为未来人的李慕菲也十分注意城市的基础建设,从一开始就是按照21世纪的城市建设标准来严格要求的,这笔城市建设的巨款也全部由南非制铝公司和南非工业公司提供,城市不但整洁美丽几乎可以和比勒陀利亚媲美,而且没有要政府的一分钱投入。

因为金城李家占据了城市80%以上的产权,市长又是李永瑾,有些华人干脆取谐音称这座城市为金李市。原有的运输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公路虽然一扩再扩,并且很多的马车都使用了充气轮胎,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可还是满足不了庞大的物资运输的需要。

李慕菲开始考虑在金李市和比勒陀利亚之间铺设南非第一条铁路,并且在以后将这条铁路从比勒陀利亚延伸到共和港和布隆方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李慕菲还打算将铁路一直修到开普敦。

张阳的第二任总统任期即将过去,而他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现在他已经没有刚刚上任时的那种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了,现在的张阳总统更加喜欢无为而治,政府的大笔财政收入,除了被他用于首都比勒陀利亚、布隆方丹和共和港的市政建设之外,几乎都存在了国库。

尽管国库丰盈,但张总统却没有一丝一毫动用的念头,当身为金吕市市长的李永瑾提议政府应当在最大的工业城市和首都之间建设一条铁路的时候,张阳的批示竟是:一切由你负责。

李永瑾看到这句批示几乎要骂街,他之所以向张阳提议目的就是希望总统能够从满得快爆炸的国库中抽出钱来进行铁路的建设,如果一切由自己负责,还反映个屁啊,这么多年来金李市的建设不全是由李家和陈家负责吗?

李慕菲听说张阳的批示之后,笑得像朵花一样,他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的,修铁路虽然费钱,可运营铁路却是不光赚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啊,世界上除了半殖民地国家之外,修路权基本都是掌握在国家政府手中的,一切由李永瑾负责,那意味着李家能够完全掌握南非境内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其战略意义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再说现在李慕菲名下的诸多企业每年为李慕菲赚得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南非每年的政府税收的一半,达到了200万英镑,而修筑一条从金李市到比勒陀利亚的铁路造价不过10万英镑。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李慕菲随即投资60万英镑建立了南非铁路公司,一举垄断了南非国内的铁路建设和运营,并且开始兴建连接比勒陀利亚至金李市的南非第一条铁路。

………【第十五章 共和港之旅】………

比勒陀利亚通往东部共和港的沥青马路上,两辆四轮马车轻盈地驶过,橡胶制造的轮胎在路面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溅飞的小石子打在银光闪闪的轮毂上,发出异样的撞击声。

若是有识货的人在旁边看到这辆马车,一定会惊呼:“这不是南非工业公司新近发明的铝合金马车吗?”然后他会对马车上坐着的人肃然起敬,因为这样一辆马车不光成本不低,而且根本是有价无市,预定的生产合同一直排到了半年之后,能够在眼下的南非拥有一辆铝合金马车,车主一定是南非屈指可数的豪门望族。

不过若是他看清车上的乘客的话,他又一定会释然,因为坐在车厢正中间的正是南非工业公司的老板,素有神童之称的李慕菲。

李慕菲现在已经九岁了,从小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他身体发育得很好,看起来好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而成熟稳重的举动看起来似乎是20岁的青年,不过尽管这样他在父亲的心目中还是一个不能让人放心的孩子,所以这次李慕菲去共和港,因为路途遥远,李永瑜专门为他安排了一名德国退役军官和一名练过武的家人作为保镖保护他,此外还有几名德国保安和家人坐在另一辆马车上。

此刻,李慕菲正被这两个彪形大汉夹在马车那柔软的绸缎长椅的中间,本该舒适的旅程被两个人身上淡淡的汗酸味所笼罩,就连豪华的铝合金马车车厢内所喷洒的香水也在两个男人的体味面前甘拜下风。

铝合金是梦工场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于新的制铝方法使得铝的价格一路下降,铝不再是堪比黄金白银的贵重金属,它的使用价值也终于开始被人们所发现,而早在南非制铝公司的第一个铝锭刚刚出炉的时候,李慕菲就开始了铝合金的研制。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1879年,梦工场才研制出了第一种实用的铝合金,这种合金的硬度可以与钢铁相比,密度却又远远小于钢铁,而且没有钢铁那样容易生锈,又美观卫生,所以刚刚发明,其使用价值就被实验室内的科学家和学者们所认同。

李慕菲出于实验目的,全部使用铝合金打造了一辆四轮马车,并且应用了已有的马车的减震系统和南非工业公司的充气橡胶轮胎,由于铝合金比钢铁轻上许多,硬度又超过木材,这辆马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行驶性能、承载能力都是无与伦比的,李慕菲仅仅在比勒陀利亚市区内兜了几个***,铝合金马车就受到了南非上层华人、布尔人以及英国人的追捧。

南非工业公司顺势推出了全铝合金马车这项专利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是雪崩般的订单,客户包括了从美国富商到印度大公,甚至还有东面黑人祖鲁王国的国王的世界各个地方的有钱人,远远超过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公司只能一边扩大生产能力引进设备,一边提高生产技术,在李慕菲的提示下,世界上第一条铝合金马车生产线在金李市出现了,尽管如此,订单依然排到了半年之后,毕竟马车这东西制造不易,生产周期可比灯泡长多了。

眼下的李慕菲可谓底气十足,南非工业公司的这条马车生产线再配合公司的另一项产品,汽油内燃机,两者相加是什么,答案是汽车!

当然暂时李慕菲还没有考虑那个,汽车会在不久后发明出来的,但是在此之前先要将南非国内比勒陀利亚至共和港的铁路建设完成。

这也是李慕菲出现在这条马路上的原因,金李市到比勒陀利亚的铁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大大改善了金李市的原材料供应情况,而且为南非铁路公司带来了大笔的资金回报,同时也无疑地提高了南非的战争潜力。

仅仅有一条铁路是不够的,在李慕菲看来,比勒陀利亚至共和港的铁路也同样意义重大,有了它,金李市的产品可以通过铁路,先向东运到比勒陀利亚,再向东运到共和港,从那里直接运往世界各地,这要比运到开普敦近得多,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有利于将共和港建设成为非洲第一大港,开普敦虽好,毕竟是掌握在英国人手中的。

从比勒陀利亚到共和港有1000千米以上,李慕菲打着考察地形,修建铁路的旗号提出去共和港一趟的要求,其实李慕菲更大的目的是去共和港看看,从他穿越之后到现在九年的时间了,竟然一次都没有去过这个南非共和国最重要的港口,也从未去过海边,对于一个前世在海边长大的人来说,实在是憋闷死了。

终于,前方出现了占地极广的一片建筑,共和港快到了,单调沉闷的旅程终于结束了,李慕菲几乎有点后悔自己执意要来这里,不过他想到可以见到久违了的大海,就又觉得还是值得的。

南非工业公司和南非矿业公司在共和港都有分公司,但是李慕菲可不想麻烦这些人,毕竟二叔李永瑾原来就住在这里,后来虽然搬到了比勒陀利亚郊外,可在这里仍然留下了几处房产和一些家人。

前来迎接李慕菲的老管家是一个华人和黑人的混血儿,叫二成,这些人一般都是华人男子没钱娶老婆,无奈之下买了个黑人奴隶留下的后代,华人对于祖宗非常敬重,而且或多或少地都有些歧视黑人,有些娶了黑人的华人不敢让孩子跟自己一个姓,而是随意地起个姓,甚至连个姓都没有,二成这奇怪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人在南非境内几乎有100万人口,有一些人经过几代人的通婚几乎看不出黑人的血统了,面前的这个管家就是这样,仅仅是皮肤比较黑而已,尽管这样,他们的地位只比黑人高一点,大多数都是作为仆人,能当上管家是很不容易的,要资格非常老,而且主人并不歧视混血儿才行。

正因如此,二成对于李家是非常感激的,也一直忠心耿耿,他在门前远远地看到马车驶来,便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堆到了一处,忙不迭地迎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