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这是国民党政府在40年代的整整十年间从来没有做到的。人民币克服了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由此逐步获得了知识分子的信任。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教授们领取了人民币

1948年12月,北京西郊海淀市场上出现了人民币。当时金圆券2元折合人民币(当时又称为人民券)1元。其他如长城银行券及各种解放区流行的钞票各有各的折合率。但物价飞涨,附近老百姓到清华园内卖菜、肉、鸡蛋等,都希望他们以煤油、面粉去换;对于各种钞票都不够信任。金圆券已受到唾弃,而对人民币还不放心。

1949年1月10日下午,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钱俊瑞和教育委员会张宗麟等同志来到清华园,在大礼堂开会。由校务会议主席冯友兰主持。钱俊瑞宣布:正式接收清华大学,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一个解放的大学”。并宣布新民主主义的方针:“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提倡民族主义、民主思想、科学精神。在校内,取消国民党教育中之训导制度,取消公开的或秘密的党团活动。一切暂维原状,薪水仍用等级制。至于高等教育的改进方案,待北平解放后,统盘筹划。”

共产党接管清华园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暂时先给他们发放人民币和一部分粮食,教授可以得到大约900元人民币和30斤小米。这是他们头一次领取人民币。

1月15日,从张家口运来的小米还没到,每人先分得20斤玉米。但因物价飞涨,900元人民币实际上连一袋(44斤)面粉也买不上,买肉也就15斤左右。第二天,浦江清教授领到人民银行现钞400元人民币,浦江清夫人也领到200元人民币,就约了朱自清夫人、余冠英夫人、杨业治夫人等一起去买菜,猪肉65元一斤,花生米25元—斤,纸烟25元二十支,“蔬菜价亦甚昂”。金圆券已停止使用。

1月22日,因为传说“傅作义投降了”,海淀市面上的物价有所下跌,肉40元一斤。然而到了第二天“和平之音尚未证实”,而且还隐约听见炮声,“西郊物价又上涨”。

1月29日是旧历新年,虽然清华园内几乎家家户户都很穷,花生米、纸烟、杂糖及他家自做的赤豆糕都成了珍品,可是大人小孩都很高兴。不过在1月31日举行的教授会上,  “教授们因过年过得太穷,大发牢骚,说话不客气,主席冯公(文学院长冯友兰)多方辩护,也很失态”。

浦江清日记1949年2月2日载,清华大学委派代表到青龙桥去与文化接管会接洽,据说:“不久即有100万人民券及若干斤小米可发到清华以应急。教授每人仍同上次,可得人民券900余元,小米60斤云。至于1月份正式薪金则根据去年11月份南京政府所发薪水及一袋(44斤)面粉、200斤煤球之价值,折合成当时购买力之小米数,以此为标准而发薪。如此则教授最高薪额者可得1300斤小米云。”

1300斤小米,价值为标准银圆68圆,相当于今2050元。这个数字,也就是1948年8月金圆券改制时教授的薪俸额,或11月份国民党政府所发放的教授月薪。

教授们的心态,初步得到平衡了。

有此消息,所以浦江清仍去“定冰”,就是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冬天在自家冰窖里库藏大冰块,留待夏天作为“冰箱”冷藏食品。日记写:“今年定1500斤,与杨家合定。去年浦家单定1000斤。起初认为今后或许伙食很苦,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搁到冰箱里面的,所以要把已定之冰勾销。经商量后,姑且又定下了。1500斤冰要60斤玉米这代价。”

1949年2月5日:“下午发薪。仍非1月份全薪,乃是一部分维持费,数额同1月15日所发。教授约可得人民券千元,此外每个同人得小米60斤,比上次多20斤。企罗(夫人)也得到小米30斤,人民券300余元。出纳处但发支票,未领到现款。”

这次旧历年,工钱及赏钱,家中雇佣的老妈子得到200元人民币,相当满意了。

1949年2月7日:“上午到海甸去买肉菜,猪肉50元一斤,买了二斤。纸烟两盒,70元。企罗要吃的中药两帖,90元。生花生30元一斤。赤豆8元一斤,白米15元一斤(要了廿斤)。这次海甸之行,用去我950元。昨天所得到的钱,一天内已用得差不多了。以购买力而论,则人民券千元,可购白米七十斤,仅合战前大洋5圆而已。而现在市面上袁世凯头大洋,确是180元人民券一个;所以人民券千元合袁头大洋6块不足。……”

可见,当时人民币仍在贬值,市面通用银圆。1银圆合大米15斤。教授们的生活还是很困难。

难怪此后几年内,薪金一直按照实物(小米斤数)计算,折合成当月的人民币值发给。

北平军管会接管北京大学

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取北平的若干大学教授,要“抢救”到南京。开了一个名单,15所大学都有。北大应该“抢救”的教授名单,是傅斯年等所拟。北京大学接到这份名单,秘书长郑天挺觉得不太好办,决定公开,便要离平者登记。结果有些名单上的教授不想南行,有些讲师本来有家在南方因故要南行的,抢得此机会。北京大学校长胡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及陈寅恪教授等人都走了。12月底,位于城内沙滩的北京大学仍在上课,北大同人得到了透支三个月薪水(金圆券)以应变,而且年内所应发的一部分实物分配如布、糖等,城里的公教人员都已领到。

1月29日浦江清日记,写到当天有些北大朋友从东城区(沙滩)到清华园过春节的情况:“旧历元旦日。晨起甚迟,吃莲心红枣汤,点缀元旦。我们都很高兴,小孩尤其喜欢。……早上,有些客来,游泽承(即北大教授游国恩)来,他是昨日下乡的,说到城中的情况,北大的近况。围城月余,城里的人比在清华园里的人多受熬煎。……上午,北院同人眷属,即在北院一个小圈子里走动,算是拜年。今年各家都穷,花生米、纸烟、杂糖,都成为珍品。我们做了赤豆糕,很成功。下午有李广田夫妇等来,到西院回看游公(游国恩)。中文系同人几位在马汉麟家中打牌过新年,还热闹。”可见当时北平城内外还是相通的。

1949年1月31日,北平城区正式和平解放,北京大学部分师生集体赴西直门,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

1949年2月28日上午10点钟,北平军管会钱俊瑞等10名军代表,到东城沙滩(红楼)北京大学,与校方行政负责人及教授、讲师、教员、助教、学生、工警代表等,在孑民纪念堂开座谈会,商谈接管及建设“新民主主义北京大学”诸问题。下午2时,“欢迎接管大会”在民主广场举行,2000余名北大师生员工到会。汤用彤教授致词,表示欢迎接管。钱俊瑞宣布正式接管,并讲述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同时宣布:国民党三青团之反动组织立即解散,活动立即停止;国民党“训导制”取消,“党义”之类反动课程取消;学校行政事宜暂由汤用彤教授负责。会后列队游行。

当时,军管会下了大力气狠抓粮煤供应,稳定金融市场。从2月2日起,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以金圆券10元兑换人民币1元;对于工人、学生的优惠兑换率则为金圆券3元兑换人民币1元,每人可兑换金圆券510元,折合人民币170元。20天内迅速结束了兑换工作。并通告每个教职员工可以借薪2000元人民币(可购买面粉3袋约132斤)、借粮食30斤,待以后发薪时扣还。如此安定人心。

新生活开始了

北平解放后,1949年1月份,清华、北大等高等学校的教职员薪资按1948年11月份原薪(也就是最困难时期的月薪)所得,以11月份北平社会局统计的小米平均价折成小米斤数:教授—斤,副教授—897斤,专任讲师—斤,教员—斤,助教—,职员—斤,按照1月份核定的米价折发人民币现款。此外,每人加上1948年11月份公教人员的实物配给部分(面粉一袋44斤,煤球200斤),折合小米90斤发给实物。(注:每斤小米约合今人民币1元5角左右。下同。)

也就是说,沿用而又改进了“实际薪金 = 底薪基数 × 薪金加成倍数 + 生活补助费”的办法,采取“实际薪金 = 底薪小米斤数 × 折合人民币米价 + 实物(面粉1袋加煤球400斤折合小米90斤)补助费”的变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