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高校研究部3年毕业:临时工资月薪元;半年转正,定行政20级,月薪70元;

大学4或5年本科毕业:临时工资元;半年转正,定行政21级,月薪62元;

大专2年或3年专科毕业:临时工资46元;半年转正,定行政22级,月薪56元;

专业学校高中3年毕业:临时工资36元;半年转正,定行政24级,月薪46元;

专业学校高中2年毕业:临时工资32元;半年转正,定行政25级,月薪元;

专业学校初中3年毕业:临时工资月薪元;半年转正,定行政26级,月薪33元;

以上是按照北京、天津(6类工资区)的币值数额;上海、西安等第8类工资区的币值数额略高;南京、武汉等第4类工资区的币值数额略低。

(但这个标准到1957年就修改了,各自都下调一级。此后大学毕业生的待遇一年不如一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55—1960年的大学生活

北京大学西语系学生赵鑫珊回顾了他的大学生活。

1955年8月24日23点,前来报到的北大新生赵鑫珊乘坐的列车,才到达北京前门车站。火车晚点了。已经是半夜时分,前门车站外各大学的“迎新接待站”空荡无人。只看见一些标记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航空学院”的横幅下的桌子……

只好叫了一部三轮车,谈妥车资4元人民币,送他到了西郊北京大学西校门。时间已经是25日凌晨1点多钟。

刚进北大,新的学生宿舍还没有盖好。暂时先住教室。理科(数理化各系)学生多半住在小饭厅,都是上下铺双层木床。这时发生一个不幸的重大事故:一个学生从上铺摔下来,摔死了。校方立即在所有的上铺增加了长木条护栏。

开学前夕,西方语言文学系(简称西语系)的系主任冯至教授来看望新生:英语、法语、德语三个专业共60多名新同学。

入校不久,他只知道当时的北大校长是马寅初。又知道老北大(1898—1937年)的校址在城里的沙滩红楼。抗战八年北大和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北大才重返红楼。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合并了燕京大学,新北大迁移到西郊海淀的燕园。至于老北大的校长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和燕京大学教务长司徒雷登,他则一无所知。

第一学期吃饭不用付钱(供给制)。大饭厅,每桌8人,每个学生发一个捷克生产的大洋瓷碗。伙食不错,为大锅饭、中灶、分菜制,经常有鱼肉吃。1956年以后实行饭票制。所有同学都享受助学金。最低每月14元5角,其中12元交伙食费,2元5角零用,包括买书和笔记本、理发、邮票等。同班有“调干生”6人,每月领取27元,生活很宽裕。

同班有位女同学黄文华,她的父亲和大哥都是工程师,每人每月各给她寄25元。她每个星期都要去莫斯科餐厅,花费1—2元吃俄罗斯风味的西餐。此外,她还拥有一辆自行车——跑车,在学校里十分显眼。在大饭厅窗口排队,她总是站在“甲菜”(1角5分)的窗口,而赵鑫珊永远站在“乙菜”(1角)或“丙菜”(5分)的窗口。这种对比使人印象很深。

1956年北大新建学生宿舍15幢,容纳1920人。其中可住192人的5幢,可住96人的10幢;每幢4大间,每大间间隔为3小间,每小间住进8人,就拥挤多了。

清华大学建筑系高年级学生,设计了10幢简易小楼做北大学生宿舍。仓促完工,条件很简陋,一幢小楼中的3间屋子只隔一层薄墙,顶上相通,这边屋子有人咳嗽,隔壁屋子就能听见。住进去的同学都不满意。后来随着北大宿舍楼增多,这几幢小楼就改为办公室。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56年北京文化人的生活

1955年,叶浅予跟王人美结婚办酒桌,请了十几位客人。有郭沫若、阳翰笙、吴祖光新凤霞、黄苗子郁风、丁聪等,办了两桌豪华的酒席,花了两百元钱。新婚之夜,叶浅予对王人美开玩笑说,我破产了。言外之意是说,叶浅予的积蓄全花完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956年天津居民生活

作为参照,可以举出天津市一般工人家庭为例。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广就业、低工资、大锅饭大家吃”的政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城市纷纷开办工厂,由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青年工人大量增加。1955年全国职工总数增加到1571万人。

家庭收入不算高,但是支出也相当少。以天津纺织厂为例,按件计酬的工人工资(计件工资)比较多。在私营企业里,纺织男工每月平均工资53元,女工每月30元至40元。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男工每月的工资最多曾高达180元,女工则每月为58元。(但到1957年随着计件工资改为固定工资,工人的工资水平下调。例如帆布工人每月工资减为元,辅助工元。)

同时由工厂选调出去的国家干部,工资标准是:行政20 级为每月70元,21级为62元,22级为56元。

天津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每年148元(每月12元)增加到205元(每月17元)。天津郊区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由每年62元(每月5元多)增加到79元(每月7元多)。

天津家庭主要开销:日常食品如白面每斤1角8分5,大米每斤1角4分或1角5分,玉米面每斤8分,豆油每斤5角4分,猪肉每斤5角,羊肉每斤4角5分,鸡蛋每斤5角5分,鲫鱼每斤2角5分,蔬菜每斤4分,等等(物价比上海、北京都低一些)。平均伙食费每人每月10元—15元,可以吃得不错:

粮食(大米白面)每月30斤:5元左右

豆油每月2斤:1元零8分

肉每月3斤:1元5角

鸡蛋每月3斤:1元6角5分

蔬菜每月30斤:1元2角

以上共计大约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