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部分(第2页)

据国家有关部门1996年的调查统计,当时在校大学生中特困生就有几十万人;1999年,560万在校生中,贫困生有万人;2000年则增至142万人。近7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20万人,其中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特困大学生是100多万,数字惊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其中,清华大学贫困生比例为23% ,北京大学为30%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均为35% ,青海师大1999年的贫困生比例已达40%(其中特困生占14%),而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 2001年贫困生比例高达。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比例激增到41% 。

相对于如此多的贫困学生来说,国家现有的奖学、助学金制度存在着“僧多粥少”的问题。有的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机会,做一些兼职,但是这种机会相对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何况国家每年通过奖、助学金的方式来资助的人数,远远赶不上由于高学费而增加的贫困大学生的人数。所以,国家现有的奖学、助学金制度只是治标不治本,要解决高学费引起的问题,还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

公开、公正地规范高校收费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费居高不下,与“乱收费”有直接关系。各高校账目不明晰、不公开,教育成本至今都无法有清楚的说法。这就为高校乱收费提供了借口,使某些“不法奸商”可以随心所欲地“一口价”,而学生和家长只能别无选择地缴费。

据某个权威机构测算,中国每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平均为每年7000……8000元,则目前学生缴纳的学费已占教育成本的一大半;按照另一种算法:高校理工科人均培养费一年约万元,文科每年万元至万元;无论哪种说法,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学费占年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之规定; 大学生每年学费至多应交纳3700元。但是,我国大学生每年实际所交的学费却超过4000元甚至5000元,远高于国家规定,达到教育成本的50 % 以上。怎能不成为老百姓的沉重负担?

为此,某些人竟然虚构数据,说中国每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达到每年6万元甚至8万元。真不知道他们这笔帐是怎么算出来的?

所以,首先必须做到公开高校账目,合理计算出高校教育成本的数额,以之作为高校收费的准绳。再也不能将所有的高收费的原因,都推卸到“教育成本”上。

在核算高校教育成本的基础上,制定学生(家长)应承担的合理比例(建议为25%)。对高校各项收费做明确的公开规定,让社会舆论和监察机关来监督。尽量杜绝高校乱收费、限制高学费。制定透明严格的收费制度,还可以防止由于财务混乱而引起的高校内部腐败。

大幅度增加国家投入

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教育成本应该由国家、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其中,国家作为强势力量理应承担较多的成本,以维护弱势力量的利益。

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长期以来徘徊在左右;世界各国平均%。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20世纪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该达到4%,但这目标并未达到。现阶段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仅有%左右。

按中国目前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提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增加1000多亿教育经费,若其中三分之一用于高等教育,即有300多亿。以每年大专院校在校学生1000万、每人每年6000元学费计算,每年总共收取学费约600亿左右。如果“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教育财政投入的承诺能够兑现,那么大学学费就可以减半,下降到2500—3000元左右,是我国1997年左右的学费水平,这也意味着就会有许多因高学费不能上学的优秀学生跨进大学校门。

国家投入还应该注意对落后贫穷地区的倾斜,使这些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同的待遇。

华人占人口大多数的新加坡,国家负担大学学费的75 %,学生本人负担25 %;新加坡本是东南亚一个穷国,近30年来重视教育,终于发展为富国。新加坡的榜样,切实可行。

切实提高国民实际收入

近几年来,国民收入有所提高,据统计,2001年,我国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66元,城镇为6860元;2002年,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6元,城镇7703元;2003年,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75元;2005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4元,同比实际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6元,实际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和个百分点。

关于高校学费的民意测验(3)

但是,近年来国民收入的增长与高额的学费相比,无法平衡协调。必须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实际收入,使学费开支与之相适应。

总之,学校决不是商场,教育决不是商业,教师决不是商人,大学生更不是可以买卖的商品!教育关系到天下兴亡,必须坚决彻底解决学费问题,国家的现代化才有希望!

(以上根据近几年报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