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井帝国在行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部分(第1页)

?月26日,四川丰田公布了第一批全国范围内集销售、服务、零部件供应三位一体的销售店23家,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地区的省会、直辖市。截止2003年,销售店已达到64家。

合资制造柯斯达客车对于丰田汽车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而染指西南公交车市场是丰田汽车进一步稳固西南市场保有量的策略行为。如果说,柯斯达客车是丰田汽车有指向性的针对中国豪华客车市场而推出的先锋武器,那么,为尽快占住国内西南市场而推出中低端城市公交车、旅行车等系列产品,则是丰田汽车加速产品区域化扩张的宝刀利剑。如今,在中国国内市场中,随处可见丰田柯斯达的影子。

丰田汽车在西南开局不久,又在京城门户天津布阵。2000年7月12日,丰田汽车公司与天津汽车集团下属的天津夏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l亿美元成立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与丰田合资前,天汽集团是我国较早的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是国家规划的小排量轿车生产基地,但面对急剧增长的经济型轿车市场,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此时,作为合作者的丰田汽车顺势进行了“挤压策略”。

此后不久,丰田通商又开始涉足“沈飞日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筹建工作。2000年9月27日,丰田通商、日野汽车、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全新合资公司“沈飞日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正式签约。全新的沈飞日野瞄准了当今国际汽车制造业的前沿生产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采用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从根本上提高了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高、中、低档客车和高、中档底盘并举的实力。

作为中国战略的关键一步,丰田借助一汽集团对四川旅行车制造厂(川旅厂)的重组,成为大赢家。2002年8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汽集团代表竺延风首次向全球媒体宣布了一汽集团与丰田、川旅厂与丰田的合作战略。此时,由原川旅厂和丰田各出资50%成立的四川丰田就转变为成都一汽有限公司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各占50%的合资公司。恰逢此时,沈飞日野的状况令人不满,丰田汽车借助丰田通商整合了日野的中国业务。

总之,丰田通商相当于丰田集团这个大家庭的后勤部长,负责贸易、投资及物流业务。早期,丰田通商是丰田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纽带。丰田集团转入在华生产战略后,丰田汽车前台活跃,丰田通商后台支持,参股四川丰田,投资成立配套厂,负责丰田在天津、四川等地生产所需零部件进口和物流运输。更关键的是,掌控在华业务策略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是丰田汽车与丰田通商合资成立。汽车销售服务一直是丰田通商的重要业务。

第一节  影子丰田在中国(3)

拉开“丰田围棋王座战”的序幕

按规定,国外汽车生产商在中国的合资汽车不能超过两家。而当时的日本丰田在中国国内已有两家合资企业:四川丰田和天津丰田,分别是与四川旅行车制造厂和天汽集团合作。为了摆脱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限制,借一汽集团重组川旅厂和天汽集团之时,丰田汽车将已经拥有的两家商用车企业“四川丰田”和“天津丰田”合二为一,成为丰田与一汽的合作项目“一汽丰田”。由此,丰田顺理成章地腾出一只手来寻找新的战略伙伴,在中国的合资道路豁然开阔。

2003年12月,丰田通商、丰藤海运与中国深圳长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深圳长航丰海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并于2004年1月开始正式营业,为丰田汽车提供相应的水运物流服务。在业界,丰田通商的这一行动被看成丰田汽车与广汽集团合作“广汽丰田整车项目”启动的前奏之一。因为在此之前,天津丰田项目启动的时候,丰田通商在天津也设立了类似的物流企业。由此看来,广汽丰田整车项目已经引弓待发了。

而丰田汽车与广汽集团的携手,使珠三角这块商家必争之地更加“白热化”。早在2003年7月,日本媒体就传出消息,称丰田与广汽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于2004年在广州生产丰田佳美轿车,广汽集团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合作谈判已大致完成。2004年2月25日,丰田联手广汽迈出了第一步,总投资22亿元的“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了成立暨奠基仪式,广汽集团占股比30%,丰田汽车占股比70%。按计划,合资公司从2005年初投产。

2004年9月6日,“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在东京进行最后的决战。同日,由广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共同投资的“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了隆重的公司成立仪式,丰田公司副社长白水宏典、专务董事丰田章男和名誉会长丰田章一郎等出席仪式。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亿元人民币(约亿美元),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约亿美元),广汽集团与丰田公司各持50%的股份。至此,丰田汽车“珠三角”布局顺利完成。

广汽集团是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伙伴,而沈飞日野股东——日野汽车株式会社背后的主人也正是丰田公司。早在2001年,丰田汽车曾经向日野增资,增持股权比例从提高到,使之成为丰田的子公司。2007年8月,由丰田日野、广汽集团组建的“广汽日野汽车项目”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丰田公司又是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轿车和发动机项目上的固有合作伙伴,此次广汽股份与日野汽车成功联姻,最终使广汽集团与丰田集团双方“亲上加亲”。

丰田汽车在中国西南、东北、华北、珠三角等区域的合作布局已日渐明朗,这就如同丰田汽车赞助“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一样,不用做广告,它采取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攻心方式。丰田正在“雄心勃勃”地实施着国际化扩张,以使公司能占据全球汽车行业的主导地位。丰田正加大研发的力度,开发新材料、新引擎、新款式,以“征服新市场和新领地”。从拉丁美洲到中国,丰田投资数十亿美元修建新的厂房,争取在未来十年内获得15%的市场份额。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回暖,丰田通商一如继往地在中国汽车行业中默默地耕耘着。1月19日,丰田通商正式入股天津北信保险经纪公司,其股份在增资入股后占20%。由此,丰田通商成为天津市惟一的一家涉足保险中介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4月,丰田通商和国内汽车快修领域的著名企业云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而进一步深入中国汽车修理市场。从汽车金融、维修和分销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入手,丰田通商把夺取汽车商权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二节  丰田汽车商社(1)

从“丰田商会”到“丰田通商”

从《财富》杂志公布的2006财年数据可见,日本丰田汽车的营业收入较美国通用汽车仅低亿美元,却实现了亿美元的利润。此时,美国汽车企业(福特汽车、通用汽车)亏损额为亿美元,日本汽车企业的利润总额为亿美元。随后,2007年第一季度丰田汽车的销量超越通用汽车,很可能以突破940万辆的全年销量,并实现200多亿美元的利润,领跑全球制造业。以丰田汽车为首的“日本汽车阵营”已经全面向“美国阵营”发起猛攻。

在日本汽车界,“销售的丰田,技术的日产”流传甚广。销售的丰田,它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管理方式。这套独特的管理方式当然源于丰田管理的很多理念,这些理念就是丰田文化的灵魂中最不可缺的东西。由此可见,丰田汽车绝对不是一般的造车者,而是更接近于商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丰田汽车就是一群商人的集合。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丰田汽车公司的话,“丰田汽车商社”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之所以说丰田汽车是商社,不仅是因为它在销售领域引人注目的成绩,更是因为其与三井商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早在丰田100多年前创业起家的时候,三井物产于1896年为丰田创始人丰田佐吉设立了“井衍商会”。不久,由三井物产出面,在名古屋武平町设立了以丰田个人为名的“丰田商会”,这可以视为“丰田通商的远祖”。1905年12月,负责“丰田商会”资本与销售的三井物产又广泛集资,以更大的资本设立了“丰田纺织机股份有限公司”,从而为后来的丰田汽车出现奠定了基础。

丰田公司早期以制造纺织机械为主,1926年成立“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生产先进的自动织布机。1933年,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设立汽车部,从而开始了丰田制造汽车的历史。1935年,丰田AI型汽车试制成功。第二年,为配合国产汽车的销售,丰田通商的前身“丰田金融株式会社”创立,开始以丰田汽车的销售金融为目的。由此,丰田集团内部孕育出一个“新三井物产”——丰田通商。1937年,“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创立。

此后,“丰田金融株式会社”(丰田通商前身)于1942年改名“丰田产业株式会社”;1945年,为谋求机构改革以及业务完善而涉足贸易,开始迈向商业领域;1947年,由于第二次财阀指定,而被美国占领当局的“持股公司整顿委员会”解散。1948年7月1日,丰田完成企业债权完善计划,继承丰田产业株式会社的商业部门,成立了“日新通商株式会社(现在的丰田通商)”,资本金为900万日元;1956年,商号正式更改为“丰田通商株式会社”。

1960年,丰田通商在纽约创立了海外首家子公司“丰田纽约公司”;1961年,公司在名古屋证券交易所市场第二部上市。1964年,以向多米尼加共和国出口为开端,丰田通商开始代理出口丰田汽车。1973年,丰田通商开始在大阪建造公寓,从此拉开经营多样化的序幕。随着丰田集团的发展,公司的业务不断提高,丰田通商于1975年获准进入名古屋证券交易所市场第一部,1977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第一部上市。

从60年代到70年代,丰田通商不断开设海外据点通过贸易将各国的产品和情报传到日本。1964…1975年,丰田通商在巴西、台湾、比利时、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成立当地法人,与泰国、美国的当地法人相呼应,完成了目前的海外网络基础。1979年,丰田通商在北京开设联络事务所。以此为开端,丰田通商在1979…1981年间先后又分别在上海、广州等地开设事务所,正式开始扩充在华网络。

“丰田汽车”与“丰田销售”并驾齐驱

1940年,一位擅长经营和管理的干将从三井物产转入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成为丰田喜一郎的副手,他就是鲜为人知的赤井久义。由于战争的原因,此时的丰田喜一郎对工作非常消极,只是专心读书,而将公司主要的工作全部交给赤井久义,偶尔过问一下主要干部的人事问题。然而不幸的是,赤井久义副社长于1945年12月10日因为一次交通意外事故而去世。此后,丰田喜一郎从东京大学请来了依赖理论来管理企业的限部一雄教授,结果企业陷入困境。

第二节  丰田汽车商社(2)

时至1949年,驻日盟军总部经济顾问约瑟夫?道奇提出财政金融紧缩方针(“道奇方针”),丰田受到这一影响,出现更加严重的经营危机。当时,三井财团的帝国银行(后来的三井银行、樱花银行,现三井住友银行)接受了丰田汽车的融资请求。随后,丰田加入了形成三井财团的“二木会(财团内企业领导人会,即“总经理会议”)、“三井业际研究所(二木会直属的智囊团)”和“网町三井俱乐部(以集团企业中间领导层为会员组成的社交俱乐部)。

不久,日本经历了二战后的经济萧条,工潮迭起,由研究型气质的丰田喜一郎所领导的丰田汽车背着10亿日元的债务,陷入经营危机。在这关键时刻,石田退三,这位曾经的三井物产关系商店的伙计,而后来进入丰田成为职业的经理人,此时临危受命,听从三井财团主导的董事会的决定,接替丰田喜一郎出任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的总经理。当时名古屋20家银行,以三井银行为首组成财团,借给丰田2亿日元的贷款。

在三井财团的要求下,1950年4月,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简称:丰田汽车)将销售部门跟汽车制造部门分开,设立了丰田汽车销售株式会社(简称:丰田销售)。在这一方面,丰田的做法引人瞩目,他们把生产和销售分成各自独立的两大系统。生产系统以“丰田汽车”为核心与龙头,组成从原材料、部件、零件、总装这样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在流通和销售系统方面,以“丰田销售”为龙头。与此同时,在丰田通商和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协助下,丰田集团在日本全国以及国外主要出口市场,开始逐步铺设更加宽广的###络。

在获得了市场网络的强力支撑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石田退三社长以其商人般的敏锐判断决定建设专门生产轿车的元町工厂,使轿车的年生产量达到了12万辆。这笔投资高达23亿日元,与当时的销售额相比,这绝对是一个相当大的投资额。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不相信会有收益。但是工厂建设完成后,立即掀起了第一次的轿车热。事实证明,这项投资决策果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57年,为了创造实现大批量销售市场环境,曾经工作于三井物产、时任丰田汽车销售株式会社社长的神谷正太郎连续实施了以扩大潜在需求为目标的先行投资,先后经营汽车驾驶学校,开设汽车修理学校,设置服务中心等。同年,丰田通商在泰国成立首家海外合资公司“丰田泰国有限公司”。在当时销售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神谷正太郎进行如此广泛的投资引起了众多的非议。但是后来证明,有“丰田销售之神”称号的神谷正太郎营造汽车业周边环境的做法是富有远见的。

石田退三、神谷正太郎二人所进行的前瞻性投资,正是基于丰田通商的市场情报。这种前瞻性投资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使得丰田把国内的行业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取得领先地位。虽然当时有人认为的无用投资或多元化经营,但数年后却给丰田的基本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种投资方式尤其需要企业领导人富有远见的战略部署,正是由于丰田通商时刻把握好产业动向和市场信息,始终帮助丰田汽车争取领先对手半步,才抢得市场先机。

作为丰田汽车集团整体来讲,始终坚持一个铁的原则“只生产能卖掉的汽车”。这一原则,也充分吻合了丰田通商的功能。丰田通商总是刻意保持低调,尽量地隐蔽起来,在背后默默地帮助丰田汽车拓展新领域。此时,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和丰田汽车销售株式会社两大龙头之间,实行一整套银行化的资金结算制度,保证生产出来的汽车每一辆都能卖得出去,卖出的钱又能及时回收到丰田汽车总部。到1975年,该公司就有了较充裕的资金,从而得到了“丰田银行”的称号。

1982年7月,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和丰田汽车销售株式会社再次合并,以“丰田汽车株式会社”(TMC)的名义重新起步。此后,在丰田汽车争夺商权的过程中,丰田通商发挥更大作用,总是如影随形,向丰田汽车提供了材料、金融、物流、投资及其它相关环节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