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隋末仙侠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这边督军安顿隋兵,小雨和喜豹去搜索山洞不提。再说那梅彩逸,离了众人,出了这片树林,越过山崖,到了对面锦秀峰下的佛母洞。

花旗圣母在姊妹俩临行之前,曾按经书上的指点,除玉珠薲草的样子外,并详尽地告诉给她俩要去的方位,以及大至地理形状。因此,梅彩逸一到佛母洞前,便立即认出了它。

这是一个从外面看,与其它岩洞没有多少区别的山洞,唯一一点不同的是,据说在大洞里面还有一个小洞开附在洞壁之上,象人的肚脐眼,这是花旗圣母仅能告知的。

“只要方位没错,定能找到,先进去看看再说。”彩逸想着,顺手拨开洞顶垂挂下来的青藤野蔓,一闪身进得洞内。

由于将晚,洞里半明不暗,看去非常整洁。洞高约三米,很是宽广,如一圆大的葫芦肚腹。左边的洞壁间,另有石室二间,里面云案石凳,石床腊台等一应俱全,也是格外妥贴干净。适才进洞时,她就注意到,洞外还设有丹鼎香炉等修道之具,想是这里有人居洞潜修。

此时,一抹斜阳透射进洞里,照得洞壁暗苔生藓。借着昏暗的光线,彩逸向里一直走去,大约走至五丈深处,便已到底。她左右来回地看了二遍,哪里有圣母说的内洞啊。

她不禁抬头向上看去,鼓凸的洞壁之上,光光的没有一个洞眼。她很是纳闷,怀疑自己是否找错了地方。

“这座山地应该是没有错的,但山洞可能不止这一处吧。”她随即转身想朝回走,就在她低下头,一侧身之际,却瞥见居左,离地面不到一米的地方,有个一尺多宽的小洞。她不禁大喜,暗骂自己只顾上不顾下,急忙近前蹲下身去,仔细查看那小洞,略呈扁斜式直通入内。

“嘿嘿!从外相看,还真就象一个睡倒的仙葫芦哩,大洞连着小洞。”她记得花旗圣母说,那千年薲草就在这个小洞里。

为了谨慎起间,她先将飞剑祭起,护住身体,也是为了借着剑上发出的紫光,好把头先探进洞去观瞧。谁料,这不看到心存遐想,一看之下,不禁大吃一惊,这也太逼真了吧。

第二十七章 南台斗剑 紫虹贯月

梅彩逸裹着剑光,将头伸进洞口,内洞顿时被剑光照得通体透明。

洞体形态酷似母腹,在这个圆圆的母腹中,自上垂挂而下的钟乳石块,如心,肝、肺等五脏,各就各位,长短大小摆放的措落有致。洞壁上缕空片片,鱼鳞斑驳,形成不规则的钟乳石流,象极了人体腹腔内的肌肉与粘膜组织。石流的周遭,发出透明的微红,这微红将“肌肉薄膜”包裹、笼罩住,这种逼真的景象,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这里真象阿妈的红衣‘帐腹’。”彩逸由衷地赞叹,随即一提玄气,缩身平起,剑光载着她玲珑修美的身段,轻飘飘落在了洞里。

学道者必先熟知人体的各个器脏,脉络。。。。这是早在行道之初,彩逸就在画上看到过的。她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锻造,自游历无数的仙山洞府以来,她还真不曾见过这样的景象呢。

于是闭起灵目,合掌在胸,她感受着那份母爱温情。

其实彩逸早已不记得自己的母亲是谁,是花旗圣母将她们姊妹俩抚养长大。听说她俩被抱上青城山时,她们的母亲就已坐化归天了,在她的心里,圣母就是自己的娘。

她想,即便是平日里心肠铁硬的家伙到了这里,恐怕也会追想这份母爱,复归人性,将那铁石心肠融化,从而在心的湖畔泛起温情的涟漪,使那拳拳之心,诚为可贵。

一番神祭过后,她睁开眼,开始在洞里搜寻起来,可她转遍了每个角落,除了那些神似的“腹脏”以外,连根薲草的影子也没见着。

她站在洞的中央,又用剑光四处仔细环照了一遍,仍无结果。心想,圣母是不会记错的,那本经里也记载得的很清楚,仙家谒语是绝无虚谎之言的,难道这千年之草会藏生在这些“腹脏”、“经脉”里不成?

她手捏剑柄,对着眼前一株垂地而挂,如人体脉管状的钟乳石,禁出起神来。潜意识地将剑光对着它环绕了一下,不想心有所念,剑有所弑,那剑光触及上去,尽将它自上齐根削脱下来。

彩逸猛得清醒过来,正值嗔怪自己的鲁莽,把好好一块佛母的“经脉”给削断,真是罪过!自己如何会往那上面去想?

于是,她赶紧上前,想把歪倒一旁的钟乳石就地抚起。才一弯腰,猛得看见后面一块落地而生的巨大钟乳石下,俏立着一棵如葵样的茎状植物,顶端生着一玉盘样的小小花冠,颤微微在暗影中发着清幽的光,看去好似豌豆公主颦于枝头花间,甚是可爱。

彩逸一见之下,狂喜,这可不就是她要找的千年薲草么。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株薲草原是深扎于这两块并合一处的钟乳石夹缝之下,被前面的这块似“经脉”样的乳石挡住,如果它不倒,哪里能看得见紧夹其中的小小的它。

彩逸也顾不得再去抚那倒在一边的乳石,忙将剑光收起,生怕自己又一不小心,动念间剑伤了这仙草。而且进洞时间一长,业已适应了里面的光线,况这满洞的微红反照之下,如点烛炬,不明自亮。

她随即拔下挽髻的翠簪,小心插于那薲草之下,直至入土三分,才按圣母的示下,转身对着佛母洞口连拜了三拜,旋即又回身口念真言诀语,不多时,只见那千年薲草慢慢破土而出,直升到离地二尺许,使根须脱土褪尽,才行止住不动,悬浮于空。

彩逸欣喜地弯腰,俯视它良久。这千年生长的小草,想是年久日深,比之那人参灵芝又是一番的道脉修身,亦是度化的不凡之物。故当彩逸注视它时,它便自转一圈,顶端的花冠同时折射出一轮异彩,跟着打开,里面的花心上,尽坐着一个娇小的公主,看去婉约柔美,正朝着彩逸腼腆地微笑,好似在向她表达自己重见天日的喜悦。

彩逸呆了,这小小的植物,已自通灵,幻化出人样了么?她不禁伸出双手,轻轻将它捧起,挨近花冠垂目而视,想与之勾通神语,谁料,灵物自闭,花冠合拢,敛去异彩。

她赶紧收摄心神,转自为喜,小草出人意料的演择,使她大开眼界。

于是,她把那薲草,宝贝也似的放入一个小巧的锦匣内,收入囊中。又拾了翠簪,复将云髻挽好,亦没忘了抬手把倒在一边的钟乳石抚正,随即驾起剑光,由小洞中飞出,并不落地,直接出了佛母的大洞口。

到得洞外,她才降身落地,对着佛母洞,重又拜过,感谢佛母赐草,来日再行报答。因此,后文会有彩逸再访佛母洞,山前遇君话良缘的佳话,此为后事,暂且隔下不提。

彩逸拿到千年薲草,出洞业已是星斗满布,她没料事情尽如此顺利,时间充裕,便转头想去带了青儿,先把她连同薲草一起送回青城山,然后再去昆仑找姐姐彩英。

但转念又虑,万一姐姐也和她一样,已采得玉珠,来五台山与自己会合,岂不是接踵而措,不妥。即已事先讲定,还是再等三日吧,三日后彩英若果不来。。。。难道带着青儿一起去昆仑?更不行,她不会任何功夫,带去也是惘然,再出点岔子,不是枉送了人家卿卿性命?

她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只管朝前闷走,也无心驭剑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