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隋末仙侠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1页)

石基甚觉新奇,不自禁地照图中所示,略摆出几样姿式摹仿,身影投与壁上,被光波幻动,如影随形;似飞燕展翅,象苍狼望月,恰灵鹫搏雕。。。。真是百态可化千姿,形象逼真,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不知不觉,他被引逗得一招招如图所序,辗转腾挪地演示起来,待学到第一百式:神龙掉首,扬爪攫珠之形时,石基一提真气,先将身子高高纵起,祭出青罡剑,去伐飞鹰右爪,作势下击。

才一落地,乎又纵起,去学那下面的一式。因前一式未悟出着力之点,他本就连贯式照葫芦化瓢,一路效仿,比着好玩。可这一兴起,只知横剑齐眉,去削下一式鹤的右翼,如要跟着提气飞身回首旁击,按图中形势,非两手换剑不可。

当时略一慌乱,想变个形法,只顾照式演习下去,不料那些图形是一式跟着一式,其中更多变化无常的招式只在演习中虚过,并无一一描绘出来,只凭炼家自行体会。而石基原出无心,并未深加探究里面所藏之功。只觉着图中招式绝好,想一气喝成,动作不由得如疾风飘雨,哪想身在空中,刚照式一个翻腾,猛见眼前寒光一闪,自己的头正向手中飞剑擦去。

这时,石基的剑原是用虎口含着,大、二、中三指按握剑柄,平卧在手臂之上,再想换式将剑交与左手已是来不及。情知危险万分,心下一着急,就着回旋之势,右手一紧,向里一带,中指用力照着剑头一按,同时右臂平斜向上,往外猛劲一推,那口剑便离了手,直向洞顶上飞去。

而石基这时身子已盘转起来,见剑出了手,心里大惊,因此时身在剑下,剑若要下落头顶,可想而知。说时迟,那时快,他不知不觉中,尽演出前面比划过的龙蟠之势,身子一躬一伸,凌空斜穿出去。

他原是一时手忙脚乱,想借机避过,并未敢妄想将那脱手的剑收回,即便要收也来不及掐诀。却不料慌乱中的动作,竟合了下一式飞龙探珠之势,他本来就已将本门剑法学得精熟,这一来,事有凑巧,暗合气机,一股真气自然然到了五指间。

石基猛觉手中发出的力量绝大,惊中生喜便想要收剑,刚一动念,那剑飞出去快要及顶,竟似活物又倒转回来,与他手间真气相贯,立时化作一道光影被他牢牢擒于手心之中。

这刹那的祭炼本是体内无名的爆发,却不想成就了他第二次的突破,剑光炼成,终将与身相合。惊喜的一瞬,他忽把手放开,只见那剑光如他周遭闪耀的水纹,在臂间微颤不止,光华大放,萦绕波动。

石基欣然间想试它一试,便调元吐纳,随着他的呼吸,那剑光果然在之身前游动。他便提气凌空,纵入剑光之中,驭剑围着那“剧场”飞转一周,尽能随心所欲,驾驭自如。

“真象坐飞机嗨!”他兴奋已极,自顾其乐,一个收蹑不稳,玄气与剑光兼容不当,剑光立行收去,还形归鞘,把主人活生生丢在了半空,凭他去得意。得亏他轻功过人,真气未散,不然非摔个鼻青脸肿,挂彩回府。

这一得一失,一放一收,常人看去普通,却是不然。不仅使柳石基在转危为安间胆量剧增,克制了不少心理障碍,功力也不觉随之大进,将飞起升级成飞行,不用再靠剑诀收放,可说念到剑到,心收剑收,正真做到了身剑合一。

他深知,此番有这喜人的突破,全依仗自己平日的苦心专研,勤奋修炼,绝非这一日之功,一秋之毫。

第三十四章 潭底世界 神秘力量

柳石基下井底,进深潭,上窗洞,入石窟,巧遇图解,无心炼招,却不经意间,习得功上功,修成仙剑。

他还不知道,就在他一发功的同时,随着体内真元的猝然爆发,与身外气机暗合,使体内初成的先天一气,如细胞倾刻间分裂再生重组,变得更加精纯。

而他腹中初生的黄芽般丹尖,在此真元力的猛力催动下,迅速长成了一粒芝麻般大小,尽管还是那样的精微,羸弱。但更为重要的是,催生它的这股先天发生的清阳之气,尤如一颗小小的黍米,却从根本上点化了他全身的阴质,对于最终修炼成纯阳之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是道家常说的:黍米之丹,足可点铁成金。

可见,他们对于本体先天一气的修炼,是多么的重视,对已成内丹的道体可谓是一面审度的镜子,好坏完全取决于此。所以,对于先天一气的修炼与培养,应从至精至微至纯的根源入手,以小及大,以浅入深,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生化万物,可以超凡入化,脱羽而去,最终成就大道。

至此,柳石基才算以先天一气真正破开体内小宇宙的虚空,正式踏进修行的行列,对于他此番的功力升级,这里就不细表了。

再说他见飞剑自回,还剑入鞘,知是自己一时忘形,自嘲间,便也捻气提神,飘然落地。这才细细去探究壁上的图解,不禁大赞。

心想,也不知是哪位仙家在此刻下这等修功之作。这回他没往智云禅师身上想,因为哪有将自己作品密而不宣,封至井下的道理。其实他大错特错了,他是以现代人的见识去理解古人的思想,用在修真者的身上,尤其行不通。仙家不打妄语,但喜玄术,一切都讲保密二字,哪能随意传功,更何况禅师即将飞升。

石基注意到,除那些飞鸟禽兽、虫豸蛇蝎姿态万千,招式变化多样外,镌刻其中的人物相对就显得单调静逸的多,大凡都是坐功,虽姿式有异,或坐,或卧,或于绳上,或单腿侧立冥思遐想。。。。但无一不似动却静,全然是炼气打功之形。

他低头凝神想去,似乎有形,又却无迹,那种捉而未捕,捕了却无的意境,使他着实有点欲罢不能,不禁点头会意,果然是佛门境界,其中精妙不可言喻,只有待自己日后在练习中与自身融会贯通,慢慢去体悟了。

因他筑基有成,已至元婴初期,又加功力精进,对于图中的招式无论静与动,都业已能有所觉悟。且用心力记忆甚强,早已将那壁上的百余图式印刷在了脑际。

除了这壁上的图解,左右再别无什物,柳石基便走下宽阔的石台,向外洞走去。在里面耽搁的时间亦已不短,他准备按原路返回上面的佛母洞,但愿这时智云禅师和小白马已经回来了。

他重新回到上来时的窗洞前,向下看去,呵,可真是一口深不见底的碧潭啊,只不知这潭底是否还另有去处?人的好奇心真是害死人。

这一时的动念,使他在跳入潭里后,伴着那叮咚之声湍流直下,在经过回去的洞口时,并没有转弯,而是受那好奇心的驱使,一直向潭的深处游去,他本是想,即来了就顺便转一转也无妨,就便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心愿,以后可能再没有这机会了。

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充足的理由,就是上面太热,能在这水里多待一会儿是一会儿。呵呵!可他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下去,命中注定,他有此一劫桃花运。

柳石基一路顺游,还算畅通无阻,没有碰到什么传说中的水怪之类。可说来也奇,越往下,石基觉得越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不是那种如临大敌的预兆,也绝非是喜事登门前的激动,而是有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他前去揭开。

这神秘的面纱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呢?就是此种感觉,如吸铁石般牢牢地把他一直向下吸去,而事实上,从一开始他站在窗洞处往下看时,这股来自潭底的神秘力量就已经发现了他,并向着他发去了无声信号,招他前往,带着他不自觉得向下靠近。

石基发觉,越往下游水域越宽,而且四周变得越加明亮,象似潭底有无数的绿灯光影,闪现得周遭愈发光怪路离,神秘莫测。慢慢地,他游离了水中,头和身子不知不觉中露出了水面。

他这才看清,自己已经搁浅在墨绿色的一片潭面上,不远处,似乎是有一块空地,上面长着青绿的碧草,悠然回望,身后是一片汪洋的潭水,莹莹的水面,碧波微荡。

这就是那种神秘力量的所在?柳石基不觉暗自好笑,自己到很象是J。K。罗琳笔下的哈利。波特,被一种魔法所施,去奇遇某种未知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