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隋末仙侠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部分(第1页)

钩牢牢相扣,脱它不得。

望着凌空遁辗的乌星龟如此狼狈的窘态,因嘴被钵束住,想坎坎两声都不能。小雨见了强忍笑颜,一声鸣金收兵的哨音,当即把可怜龟唤回。

这边问题尚待解决,那边和尚却不干了,要饭的家伙都混没了,还玩个什么劲啊。当然,在旋龟被招回的当界,小雨也同时消却了幻念,遍地芒刺转眼皆无。赖头和尚倒身立于当地大叫道:“不玩了不玩了,一点都不好玩,把钵还我。”说着也腾云驾雾般,驭气凌空就上前来抢那破钵。

可那钵还在龟的鹰嘴上扣着,没来得及解套呢。他只身形一晃,便到得小雨眼前,动作之快,使人应接不暇。旋即一把将钵撰住,就向外扯。这一用力,把个龟的鸟头几乎拉脱,跟个松紧带似的长了一节。

得亏这龟强悍,若是换了其它,估计头颈不断也得重残。这下可把它的主人雨大仙给心疼坏了:“你个赖子,秃驴。一个破钵有甚希罕,白送我都不要,倘是弄伤了我的龟,道爷我。。。。”玉面胀得通红,一旁观战的喜豹,还从没见过师叔这样激动过。老天!

“你怎么样?”没等小雨把话说完,赖头和尚又用力一扯:“这龟有甚稀奇,死了都不希罕,还我的钵来。”说着又往上牵扯,但被小雨用手向下死死扣住,两下里就这么一来一回,一上一下的较劲。

这不大紧,可苦了那旋龟,要叫叫不出,嘴上的钵反到被越拽越紧,而身后的蛇鞭硬是派不上用场,只要一甩将起来,第一个挨打的便是主人。身下利爪却是被小雨另一只手紧搂着,更是无法动弹,只好干瞪着俩鸟眼,绝望地任人摆布。

小雨看了岂能奈得,更是火冒三丈,见赖头和尚如此的蛮不讲理,只管死拉活拽,丝毫无有同情之心,一时间气冲斗牛,全然不是刚才那种游戏法则,双肩一摇,愤然将剑光祭出,真要同和尚拼命。

却听得一声:“住手!”见师兄出现在下面的假山旁。

其实石基已在假山后静观良久,即便上面站着的喜豹也没有发现。他到时,见师弟正跟赖头和尚摆“含情脉脉”的枭魂阵呢,亦是看出他们并非真打乃是戏斗,也就退居二线,全当看个热闹,不说话。直至后来因钵彼此发生了纠葛,真要动起手来,他才不得不出面制止。

当他从隐身的假山后走出,对小雨喝了一声后,又随即朝赖头和尚一拱手:“我是此观的太守,姓柳名石基。久闻高僧的大名,下官在此拜过。”说着,又向那僧一作揖。

那准时赖原是跟小雨他们斗着玩,而为了一破钵也断不会真的难为他。此刻见来人正是那天在观门前所看到的新上任太守,现时对他又如此的谦逊、彬彬有礼,反到有点不自然起来,赶紧松了手,也转身回礼,单手执掌,口念陀佛:罪过啊罪过!

石基本就觉得此僧颇有来历,今又从旁仔细观瞧他的神态举止,不仅身怀绝技,佛法深厚,而且脾气甚是古怪,且很是顽劣不羁。又想,他此番来我琼花观,其中定另有原因。

果然,那赖头和尚开门见山道:“贫道此来是有一事相告,至于你们愿不愿意出马,仅凭各位尊便了。”

“什么事,准大师尽管说来,小道如若可以帮得上忙的,一定尽力而为。”石基不说下官,改称为道,是另有用意的。

那和尚秉性确实与众不同,在别人可能只仅仅是一个称谓而已,但他听了态度较刚才显然变得和顺了许多。在说明来意之后,此三人闻之真是吃惊不小。

第二十四章 谋士献计 邀请高人

经准时赖那么一说,石基这才知道,杨广老儿因何要派他提前去扬州边城天昌关迎驾。

因十八路反王并六十四处烟尘共同围堵四明山,而隋兵溃不成军,后虽派人去太原招李元霸来战,终觉寡不敌众,怕有闪失。因此,宇文化及手下有个谋士,名叫李先铣,这次也随船前往江都,他献计献策,再请李唐的同时,亦可借用道中人士,来四明山摒除各路反贼。

你道此为何人,他乃是唐朝名将李靖的同门师兄。当然,李靖现在大隋为官,正于山西任马邑郡丞。

这个李先铣与其师弟李靖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此人专好权势,心术不正,修道不成却精于营私。早年被李靖的师尊,崆峒山凡闫真人察觉,本想传予衣钵的心逐渐消除,于他身上的心也慢慢淡却,更是不再以真传授之。

李先铣本就是个极为聪明之人,可说比其它同门几个师兄弟更具慧根。但用及之处不当,反被自误。他也看出师尊对自己的冷漠与不信任,甚至有时流露出鄙夷之色。于是,他便找了个适当的借口,下山积修外功,从此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回山。而凡闫真人如何不知他的心思,放生的鱼终将要回归大海,只有随他去吧。

于是这李先铣此后投到了宇文化及的门下,做了一个谋士,可并不得志。

宇文老贼的门人、谋士千千万,想要乞怜巴结的如蝼似蚁,数不胜数。想要于此中脱颖而出,得以重用,何尝容易,李先铣为此甚是郁闷,大有怀才不遇之情。

恰逢这次皇上出游江都,他也闲着没事,正好趁此机会去风景如画的江南散散心,便一同跟了来。然事情却发生了突变,行到四明山处受到各路反王的阻截,龙舟不能顺利通过,还恐有身家性命之忧。

在这令万众不举之即,却让船上一人暗自窃喜,命里有定,真是天助我也。而这庆幸者,正是官、道两不顺的李先铣,他以为立功表现的时机来了。

就在隋炀帝发出玉旨,召令太原李元霸前来保驾的当天夜里,一个身着青衣道袍的清瘦之人,来到宇文化及所在的龙舟之上。

“哦?李道士此话当真么?果然是这样,你可当首功一箭,我必在皇上面前立保于你。”宇文化及顶盔贯甲,正端坐于龙舟之中,两边卫士持刀待立,个个神情严峻。

李先铣说啥?能如此让老贼动心,下这等承诺?原来他为了要讨得老贼的欢心与赏识,并加以重用,便给宇文化及出了一计。说自己修道时,接识了不少江湖上的高手,如今可以请他们前来助战,一准扫荡那些不知死活的草寇。

宇文化及听了自然是喜欢。隋军大败,自己的儿子宇文成都也差点被战死杀场,那些反王将领骁勇善战,无人能敌,皇上这才下旨召令李家尔等。他心里虽然妒恨,却也没辙,这回听说能请到修真界高人,他如何不喜?由此才说了上面的那句。

自然,在李先铣听来,更是如云登天,仿佛飞升都无此等快感。便即执手回道:“修道之人,从无虚言,不消那李元霸从太原赶来,四明山上的尔等恐怕早已绝灭,上了西天。”一脸的阴阳怪气。

=奇=宇文化及闻言大喜,当即把李先铣升为帐前参谋,自由他去请仙纳道不提。

=书=这边琼花观内,三人被准时赖如此一演说,还没等石基和喜豹开口,小雨首先拍起手来:“好啊好啊,又有架可打了。”一脸兴奋。

=网=“就知道打架,当心我告知师尊,让他把你撤回,我不敢带着你了。”石基故意施压于他,意欲让他老实点。小雨听了果然不再闹腾,手里把玩着赖头僧的破钵,它已从旋龟的嘴上被取了下来。

哪知赖头和尚却冲着他嘿嘿一笑:“好啊好啊,你我如若能佛道合璧,这一架准叫你过赢。”说着即而还朝小雨挤眉弄眼。

晕!石基一阵汗颜。不是为打架一说,而是这一老一小,一道一僧的口气,居然是那般的和谐配对,口径一致,动作统一,哪里还有刚才半点要拼命的架势。这一老顽童一小顽童,真是让人受不了,俗语说得一点没错啊,不打不成交。

而一旁的喜豹却没那么多的想法,也无心去细察详观,他最关心的是那李先铣都请了哪些厉害之人。因为赖头和尚显然是来搬兵的,他自己刚才也言明了。想要百战不怠,就要先知己知彼。喜豹现在有此等考虑,果然是进步不小。

当然,这也是其它两位所关心的话题。言一问出,准时赖反到答非所问,拿起俏来,说什么宇文化及如此高抬李先铣,是想一箭双雕:“一箭双雕,你们能想到吗?真正是老奸巨猾,阴险狡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