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十年代三婚辣媳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014(第2页)

但沈金福做事确实认真,五个生产队,年底统计的工分,只有二队的纠纷最少。

“行,你带徒弟,选了谁就是谁,就怕你家两个儿子心里怪上你了。”

“他们俩没本事,怪不了谁。”

秦老头招手叫做砖坯的沈金福来,“以后你跟着我烧砖窑。”

沈金福愣了好几秒,反应过来喉头酸的厉害,要不说老秦叔德高望重呢,他忙应下了,干活更尽心尽力,比别人多做了一个钟头才回去。

谢春梅摔砖坯累得腰酸背痛,气的发抖,“带外人不带自家儿子,爹老糊涂了吧。”

秦老三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乡里乡亲的,暗地里帮一把有什么不对,像你娘家村子,为一根柴火都能打起来,有什么好。”

谢春梅累得不想动,闻到姜美心家里又在做宵夜,香的睡不着觉。

气道:“大嫂家也要修房子,她家两个小子都不去砖窑,又想要我们出工帮她吗,我告诉你,爹要再偏心,拼着挨骂我也不能同意。”

双抢到一半,地里稻子晒到了晒谷场,县城的砖瓦交掉,砖窑还烧出了三万块砖头、两万块瓦片。

全村忙活了大半个月,大伙儿眼巴巴等着分砖瓦,村长特意空了半天,各家出个代表,都聚集在砖瓦厂开会,统计大家的工时,按照比例来分砖瓦。

“秦向东家里,一千片瓦,向东,你来签个字,把瓦片拉回去。”

“为啥给姜美心家先分?”

“老秦家出了不少工时,都给美心家换了吧?”

“秦老爹对大儿媳妇一家,真是没话说,就怕他下面两个儿子、儿媳不服。”

“一碗水端不平,难哦,看吧,老三媳妇肯定要闹的。”

谢春梅当然要闹,凭什么她幸苦了半个月,砖瓦给了大嫂一家。

“大嫂已经分家了,凭什么用家里的工时,爹,我不同意。”

秦老头磕磕烟袋,板着脸道:“村里给你大嫂分砖瓦,我也不知道啥情况,你不问清楚上来就闹,丢不丢人,老三,给你媳妇带回家去。”

谢春梅不走,赌气到一边,她就要看看,村里凭啥给大嫂第一个分。

给姜美心第一个分砖,不是因为砖窑是她坚持下开的,是因为姜美心是第一个拿出现钱来买瓦片的人。

村办会计说:“村办商议后决定,砖窑厂的砖瓦,优先城里的订单,然后是本村拿钱买的,接着是在砖窑登记、用工时换砖块的,接着是外村拿钱购买的。”

“这个顺序,我想应该没人反对吧?”

窑厂盈利归集体,集体有了利润,又会分给队员,因此没人反对。

秦老头站出来说:“也好,我家老三媳妇问一句,倒是证明老秦家没有徇私,村长,分砖吧。”

秦老三怪丢脸的,叫媳妇先回去,“你别搁这丢人现眼了,回家去吧。”

谢春梅脸红耳赤,“大嫂子拿钱买瓦,要是提前说一声,我就不会问,她哪里来的一百块钱买瓦?”

秦老三低声责怪,“反正她的钱不是爹娘给的,你不要总盯着大嫂,我们今天能分到砖,多亏了大嫂子坚持开窑。”

老秦家这次出工多,分到了一千块砖、五百块瓦,足够修缮破损的房屋。

按照工时分完砖瓦,窑厂还剩下不少,还有外村拿钱来买。

姜美心弟弟在姚家村买不到瓦,等了大半个月,在这里等到了,买了三百片。

三百片是暴雨前的需求量,暴雨后,至少需要五百片瓦,才能把家里的屋顶修到不漏雨。

宋蕙兰原本想凭着大姑姐的面子,找齐云村的窑厂赊两百块瓦,二十块钱,年底一定能还得上。

她叫男人张口,但大姑姐都拿钱买,姜庆丰实在没法开口。

“咱们是外村的,就算求了,大姐也没办法,能修多少先修多少吧。”

姜美心考虑到了娘家的需求,她和秦老头说:“爹,我家七百块瓦就够了,想匀三百块给我弟带回去。”

老秦家老屋这边其实也不大够,但秦老头说:“娘家照顾你这么久,是该帮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