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祖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部分(第1页)

了一份神秘感。

眼见快到乞巧节了,往年这个时候,知秋早四处淘换花样子,为几个姑娘绣荷包手帕了,出了萧府,今年倒也清闲起来,梦溪不喜欢这些,知秋也没心气做,梦溪这以后特喜欢男装出游,好摆弄个折扇玉佩之类了,知秋讨厌街头买的扇坠、香坠做工太粗,便跟海棠学起了打络子。

坐在那打了半天,心里有事,总是不踏实,抬头看看梦溪,依然在那平心静气的写着大字,知秋索性放下了手里的活,冲梦溪说道:

“小姐,您看外面大好的天,别总憋在屋里,奴婢陪你出去转转吧,要不,我们去药堂里看看。”

听说二爷回平阳十多天了,却没来看过小姐,这让知秋很不是心思,她希望小姐能主动些,去见见二爷,毕竟是小姐曾经深深地伤了二爷,小姐可也怪了,平常日子还喜欢出去游山玩水,这些日子却一改习性,每日只在屋里写写字,娴静得像个淑女。

淑女什么时候不能装,偏偏这个时候,近半年没见了,如今二爷回来了,小姐出去转转,赶巧了就能遇上。见梦溪依然低头写着,知秋忍不住暗自抱怨,叹息了一声,又接着说道:

“小姐,您再这样下去,都该发霉了。”

梦溪头也没抬地说道:

“你没见这些日子借着燕王的案子,谨帝正整肃朝堂,大兴牢狱呢,燕王的那些党羽,都随他吃了官司,我身份敏感,这时候出去,被燕王党羽看到了,难说不会生出事端。”

险些被谨帝推出午门斩首,她是真领教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万岁爷翻脸可是比翻书还快,他整肃朝纲的时候,她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就好,免得被狗急跳墙的燕王党羽发现倪端,生出祸事。

毕竟,她在燕王别院的时候,别院的奴才和侍卫都认识她。

听了这话,知秋神色一黯,又低头打起了花络子,好半响,又不死心地说道:

“那个……小姐,听说二爷回平阳了,我们不如去拜访一下,毕竟在南方时,二爷曾舍身救过您,没有他,我们也不能顺利摆脱太子的软禁,回到平阳,总得去道声谢谢才是……”

听了这话,梦溪手一颤,一地浓墨滴落下来,刚写好的一个字整模糊了,一阵心烦,梦溪放下笔,随手拿起桌边的象牙折扇,摆弄起来。

这是她前些日子淘换来的,扇骨用象牙的制成,通身镂空,里面可以随个人喜欢填充各种香料,扇动时带出淡淡的幽香,扇面是用了上好的丝绢,一面空白,一面是柳旭的真迹,他一定会喜欢,所以她只一眼就喜欢上了。

本想淘来送给他,但回来后,才觉得“扇”和“散”谐音,实在不吉利,难道冥冥中早注定了,为什么连心血来潮第一次想给他的礼物,也选得这么晦气。

看着手里的扇,梦溪一阵失神,他回来十多天了,竟没来看她,这让梦溪万分沮丧,即使不能成为眷属,她依然希望和他成为知己。

可叹他是个古人,当真食古不化,竟避起了嫌疑,总不曾真像知秋说的,她去看他,又或者在街头来个偶遇什么的……

见梦溪把手里的扇子合上了打开,打开了又合上,知秋心疼地劝道:

“小姐快别这样,这把扇子可金贵得很,不说用料,单是那幅画,就值上千两银子,那丝绢也细薄,不经折腾的。”

知秋说着,已站起身,走过来拿下了梦溪手里的扇子,梦溪也回过神来,看了知秋一眼,又看看那把扇子说道:

“我昨个儿看你打的那个象眼块络子挺好看的,正配这把扇子,你就用那石青色的线打个络子,坠在下面。”

“小姐,石青色太晦涩,不如用桃红色,也配这幅归舟图,奴婢手里这个正是为这把扇子打的,您看看。”

知秋说着,回身拿起刚放下的活计递了上来,梦溪接过和扇子比了比说道:

“嗯,这颜色看起来是活泼些,但却抢了画面的颜色,一个大男人拿着,很……”

正说着,莺儿进来回话道:

“小姐,欧阳公子来了。”

梦溪听了,别有深意地瞟了知秋一眼说道:

“请他进来。”

知秋只做不见,收起来活计,转身去备菜了。

不一会儿,莺儿领着欧阳迪走了进来,上前见礼后说道:

“主人,燕王的案子结了,万岁已下了诏书,燕王被削去王位,终身圈禁,和他一起圈禁的还有他的嫡妃和几个儿女,其他的侧妃及女眷全部都贬为贱籍,卖身为官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