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光荣与梦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部分(第1页)

赫尔气得几乎流下泪来。加纳副总统点一点人数,看在座的有多少赞成修订中立法。之后,他对罗斯福说,“首长,我们还是承认事实吧。你的票数不够,就是这么一回事。”

罗斯福冷静地对国会领袖们说,他巳经把话说完,以后有什么事,责任由他们负,祝各位晚安吧。

但是有一件事总统还要考虑,这就是国防情况。五年以来,美国海军这时才在大西洋举行头一次的演习,其借口是让官兵参观纽约博览会、可是就海军力量而言,也只能演习演习而已。1939年海军最教人难忘的事,是弗吉尼亚州朴茨茅斯港外,水深虽只有二百四十英尺,潜艇“鲨鱼”号竟然莫名其妙地在那里沉没了。众议院批准了陆军拨款四亿九千九百八十五万七千九百三十六元,其中有五千万元用于扩大陆军航空队,要把飞机由五千五百架增至六千架。可是博拉参议员鼻子里哼了一声说,“虚张声势,神经过敏。”这回他算是说对了。美国当时的飞机,没有一架可以跟英国的“喷火”式,法国的“纽波特”式或者德国的ME-109式比一比的。甚至那些开始在美国基地出现的新P-40式,也只配备了一些在推进机转动时能同时发射的机抢(这是1918年的旧设计),而且还在试验阶段呢。

5月里,总统又表现出知人善任的木领,选任乔抬·C。马歇尔准将为新的总参谋长(安排他宣誓就职的那一天恰巧正是德军入侵波兰之日)。参谋长手下兵员有二十二万七千,可是装备只够七万五千人之用,而且无非是些加仑式步枪,斯普林菲尔德式步枪,二十年前制造的机关枪,1918年停战后由欧洲运来的法国七十五厘米口径炮之类。8月里,休·德拉姆中将把第一集团军集结起来,进行演习。他一本正经地向总统报告说,比之应有的战斗力量,第一集团军还缺少二十四万六千兵员,三千零六十三挺机枪,三百四十八门榴弹炮,一百八十门野炮。《时代》周刊评论说,“按欧洲标准,美国陆军只能算是拿着气枪玩的几个小把戏。”迪安·艾奇逊谈到美国怎么缺乏军事准备,也引用了一句老话:“上帝专门保佑三种人:小该,醉鬼,美国人。”J。P。摩根坐船出国到苏格兰去打松鸡,只从他的一句话就看出美国人的目光如何短浅了:“要是欧洲打起仗来,我就只得暂停打鸟了。”

9月1日波兰时间5点20分,欧洲果然打起仗来了。有一架德国军用机轰炸普克,那是但泽湾西北岸的渔村和波兰空军基地。上午5点45分,德国军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刚打出第一发炮弹,就命中了韦斯普拉特的波兰军火库。以后细雨纷纷,天色灰白,德国步兵就向波兰挺进。四个钟头以后,即华盛顿时间2点30分,总统床边的电话铃响了。来话的是驻法大使,他说:“总统先生,我是比尔·布利特。”

“说吧,比尔。”

“总统先生,托尼·比德尔刚从华沙来电话,他说德国已经有几师兵深入波兰境内,战斗激烈。他还说,据报华沙上空已有德国轰炸机。接着电话就断了……”

“啊,比尔,战争终于来了。上帝保佑我们吧。”

※※※

最初,德军的军事进展异常迅速。德国总参谋部原先估计征服波兰要一个月,可是十一天才过,战斗已经基本上结束,没有停止的只是希姆莱新建的那些集中营里的呼号痛哭的声音。9月25日的《时代》周刊对读者介绍了一个新词:“目前这种战争不是占领土地,而是长驱直入,把对方一举歼灭;这叫做‘闪电战’”。收听欧洲短波广播的美国人,早先每半分钟就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乐句,其中有十一个音,那是萧邦的波罗奈舞曲的起句,表示波兰各地虽已沦陷,华沙电台仍然没被占领。但是9月17日凌晨四点,俄军突然从背后攻入波兰,华沙电台跟着就停止广播了。到了它再发出声音时,却是纳粹党播送的《德国至上》的威严曲调。

在《民族》周刊里,肯尼思·克劳福德提出了一些无须答复的问题:“罗斯福政府是守中立的吗?肯定不是的。再来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能置身事外吗?实际不可能。”但白宫却不是这样说的。9月3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宣布说,“我们美国将仍然是个中立国,可是我不能要求美国人人在思想上都保持中立。”在欧战爆发后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纽约太阳报》记者菲尔普斯·亚当斯问总统说,“我们能避免参战吗?”过了一会儿,罗斯福才慢吞吞地回答说,“我非但真心诚意地想避免,而且相信能避免。我们政府将尽力这样做。”他支持拉丁美洲国家,建议美洲国家会议警告各国军舰不得在加拿大以南的西平球地区进行海战,这项建议果然被采纳,警告在巴拿马宣言中提出了。在第二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总统,美国的领海向欧洲方面延伸,到哪里为止。他不作正面答复,只说,“美国的利益要它延仲到哪里就到哪里。”记者又问:“会不会一直延伸到来因河呢,总统先生?”总统笑了笑,解答说:“我只指海洋而言。”

他不止是谈海洋,也真的想到海洋。如果美国和德国对抗,那只能在公海上。轮船“雅典娜”号已被德国潜艇击沉,有些人幸而生还,到了英国,驻英大使肯尼迪的二十二岁的儿子杰克【这就是六十年代初期的肯尼迪总统。——译者】跟他们谈过话。他们对德国的行为表示愤慨,杰克对他们说,“我们仍然是中立国家,中立法依旧有效。”听了这话,没有几个人满意。罗斯福也不满意。现在战争打响了,罗斯福的政策就逐步改变了。根据他那颇为特殊的看法,“中立”的定义现在只是美军不开枪打德国兵罢了。至于帮助盟国利用制海权,这不能说是不中立。所以他禁止“交战国潜艇”(这所谓潜艇自然是德国的)进入美国水域,并且请国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准许外国购买军火“现购自运”的问题。罗斯福夫人在专栏文章里边也说:“尽管我们不喜欢这样做,必要时,可能要运用本半球的力量来保卫文明,直至精神力量在各处都大大增强,栽减军备为人们所接受为止。”罗斯福所谓“中立”,其真实意义也就是这样。

可是林白不同意这种看法,参议员博拉、范登堡、惠勒也不同意,而且最初大多数报纸的编者也不同意。这样,现购自运在美国就成为战时第一个引起争论的向题了。在这场争论中,林白以新面目出现了。9月10日他发表广播演讲,说:“这不是白种人团结一致抵抗外来侵略的问题,而是上次大战犯下错误因而引起争执的问题,”他的妻子安妮刚写了一本书,叫做《未来的浪潮》,似乎要论证纳粹德国必热会征服全世界。可是林白的岳母却参加了报纸编者威廉·艾伦·怀特所主持的委员会,支持现购自运。时至今日,家庭分化了,信念不同了,言语激烈了。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公开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残暴的独裁着一手抢劫和虐杀成千上万的人民,一手又向某些美国人发奖章。这样的奖章,试问有哪个美国人能接受吗?也许亨利·福特和林白上校愿意回答一下吧。”因为两人1938年都由希特勒授过奖。

伊克斯的话引起了德国代办的抗议,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严词加以驳斥。忽然之间,论争的中心又不是“中立”的定义应该怎么修改,而是怎么才算是爱国了。罗斯福破例宣布“全国处于有限的紧急状态”。律师和学者们都面面相觑,问什么叫做有限的紧急状态。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只是罗斯福叫人提高警惕的一种手法。这个笼统含糊的宣告,只有电影院的经理们能想出法子表示遵守,这就是每晚戏院收场时奏一次国歌(以后差不多六年之久都这样做)。总统跟孤立派来了一阵舌剑唇枪,结果获得胜利,多数议员投票支持他。参众两院都通过了修正案,准许现购自运,由11月3日起,进口的英国商船便由港务局派人领港。

这以后,立法部门暂告风平浪静,可是美国人却注意到了某些事情,或者说注意到某些事情本应发生但是没有发生。不是说欧洲有战事吗?是有战事,可是唯一的叫嚣打仗的声音却来自伦敦的杂耍戏院,那里口带土音的泼辣婆娘在散场时高唱一支难听的歌曲,叫做《我们要把洗好的衣服晾在齐格菲防线上》。海上发生过战事,可是主动权在英国手里。至于西线方面,希特勒的策略是静待时机,坐等法国人的斗志自然而然地消沉下去。法军挶处马奇诺防线之内,天天坐候命令,越来越精神不振。有一位英国将军说,“世界上最强的陆军,面对着二十六个师的敌军,竟然坐着不动,龟缩在钢筋混凝土工事后面。”德国人说这是“静坐战”。范登堡参议员也说,“这所谓战争,不过大约只有二十五个人参加,此外就是宣传。”博拉参议员说这是“有名无实的战争”,这个形容词倒很确切。

这样,三十年代在美国虽以饥饿呼号开始,却以闲散厌倦告终。这次欧战不同于上次,没有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在马恩河流域向法军两次猛攻,都给顶住了。】甚至大规模的边境前哨战也没有。在美国历史上,这个时期是国际问题将要压倒国内问题,需要尽力解决的时候,可是作为时代的标志的不过是一些小事:由于德苏订立了互不侵犯条约,格兰维尔·希克斯退出美共了,不过谁也没注意。影星泰隆·鲍威尔和妻子安娜贝拉原在里斯本,现在飞回美国了。留英公费生也奉召回国(拜伦·怀特【1962年起任美国最高法院法宫。】因此进了耶鲁大学法学院),可是后来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愚蠢,因为欧洲虽双方对峙,却一枪不放,本来是无须逃避的。战事初起,食杂商店卖糖论百磅地卖,罐头一卖就是一箱,面粉一卖就是五十磅。但是没有多久,那些拚命囤积的人,也觉得无所谓,因为粮食并不缺。

有好一阵子,喜欢纸上谈兵的人把带色的图钉抢购一空,兰德·麦克纳利公司的各种大型欧洲地图也脱销了。纽约交通局宣布,如有空袭,最好到地下铁道避弹,新泽西州贝荣市的美孚油公司的油船上原有德国水手,公司把他们解雇了,换上美国出生的。某毛毯厂的地毯原先叫“独裁”牌,很受欢迎,此时改为“自由”牌。可是到了厌倦情绪发生之后,大家便追悔先前不该大惊小怪了。圣诞节虽是百货畅销时节,欧洲地图却成了滞销货。据埃尔莫·罗珀的调查,美国有百分之六十七点四的人不愿参战。到了1940年元旦,全国对欧战更不关心,只想看看田纳西州那个锐气十足的小个子球队是否能在玫瑰体育场打败南加利福尼亚州的彪形大汉队。(他们失败了;南加州球队以十四比零获胜,)娱乐场所播放的流行歌曲是《安妮搬家走了》;邦妮·贝克尽管口齿不清,也高唱《啊,约翰尼》,历数她的情侣如何如何的好。伊利诺斯大学有个曾获金匙奖的学生用莴苣包起五只新生小自鼠,一口吞下去。为了看贝蒂·黛维丝主演的《阴暗的胜利》和詹姆士·斯蒂华的《史密斯先生晋京记》,人们在电影院门日遮檐底下排队买票。罗斯福总统给希特勒拍了最后一个电报,劝他罢兵言和,可是所得的答复是“元首”睡着了,不过,他是睡不了多久的。

※※※

「美国人物画像:诺曼·托马斯」

『他是美国的先知,

民族的良心,

哑子的喉舌,

无产者的辩护士,

贵族出身的造反派,

人人箝口结舌时的大无畏的预言家。』

此人六次竞选总统,可是半张选举人票也没有得过。然而他不肯放弃理想,承认绝望,也不肯抛弃美国的原有制度:而且到了末了,他所赢得的并不比竞选得胜的人少——同时又保持着高尚的人格。

诺曼·托马斯是热心传道的人,这种精神是世代相传,出自天性的。他的爸爸、爷爷、外公都是长老会牧师。童年时代他在俄玄俄州卖报,派送沃伦·G。哈定主办的《马里恩城明星报》。那时他就独自不断地练习演讲术,直至声情激越,听者神迷,象布赖恩【美国著名政治人物和演说家(1860-1925年)。——译者】、德布斯【美国劳工领袖(1855-1925年)。——译者】、西奥多·罗斯福当年一样。

雄辩家的风格他学到了,现在要言之有物才行。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全班他考第一),他环游世界,目击殖民主义的罪恶,满怀义愤。霸气 书库 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回纽约后,他在曼哈顿区斯普林街一带贫民窟做社会工作。那里人穷生活苦,使他心酸,便立意要寻找解决方法。沃尔特·罗申布什【美国基督教社会主义者领袖(1861-1918年)。——译者】所办的联合神学院为他提供了一些答案,后来他说:“在纽约市贫民区的生活和工作,逼得我一步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战事一发生,这条路我更走定了。这里有个重要因素,就是良心的驱使。”

他所说的战事,发生于1917年。他进行反战宣传,人家扔石头打他。他联同罗杰·N。鲍德温创建美国公民自由社,后来改称美国公民自由联盟。1918年他写信给吉恩·德布斯,这样说:

『我现在填表申请参加社会党。我要提出申请,因为我相信今天的激进派应该大胆站出来,让大家看看。我认为必须建立合作社制的国家,废除现存的不公平的经济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区别。』

他看不惯:

『到处可见的荒谬绝伦的不平等,触目惊心的浪费,漫无节制的剥削,以及纯属人为的贫困。』

德布斯1926年去世了,托马斯继任社会党领袖。他这年四十二岁,身高六英尺二英寸,体重一百八十五磅,一双蓝眼睛常带喜色。他是个温和的说教者,蔼然可亲的清教徒。人类社会的情况,出奇地影响着他的健康。什么时候世界太平昌盛,他就精神奕奕;要是情况变坏,他的健康也差了。可是尽管有病,他从未停止工作。

1932年他竞选总统。他明知不会当选,所以预先告诫他那些青年追随者要准备失败。可是他说:“要投票争取希望实现,不要向畏惧心理屈服。你们不赞成的,就不要投票赞成。”

他竞选总统的政纲是:举办公共工程和失业保险,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兴建低价房屋,拆除贫民窟里不宜居住的房子,规定每周工作五天,禁止童工,举办老人健康保险,反对共产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黑人公民权,实行对老人发给年金。这些建议,当时几乎每一项都被认为是激进的。

这个纲领有七十二万八千八百六十个美国公民投票赞成,当时当选为总统的罗斯福也赞成。

1936年,托马斯的票数下降到一十八万七千三百四十二票。他明白这是为什么原因:“在关税税则和贸易壁垒、劳工立法和社会立法工作,社会保险制度、……农业政策(如移垦局)等等方面,社会党长期以来早已提出的许多政策,现在民主党都一一采纳了。我们社会党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是高兴的。”

不论怎么危险,他看见工人布置纠察线就参加进去,看见有讲台就上去演讲。1935年3月,他在密西西比州伯德桑格镇演讲为黑人分成佃农抱不平。有一群醉醺醺的白种暴徒把他拉下讲台,先打得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