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朱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部分(第1页)

竹汶麟道:“我师父本名李白。”

声音落下,老者的面目突然涌现出莫名的激动,道:“李白……可是青莲居士,诗仙太白?!”

竹汶麟带着感伤点了点头。

老者的神色越渐激昂,道:“恩公啊!想当年我本是一名落榜书生,又不幸染上长安城正在爆发的瘟疫,已是心灰意冷。在寻死之际,因机缘遇上了恩公,恩公不仅将我医治好,并且传我医术,我仅学皮毛,却已受益终生,但可惜……”说到这,老者停顿了一下,叹息道:“可惜造化弄人,那场瘟疫中恩公救活了全城的百姓,却唯独他的小儿没能幸免。不过今日见你把恩公叫做师父,想必是上天怜悯好人,让恩公有后。请问恩公现在身在何处?这十几年来我一直打探他的消息,唯一的心愿便是有朝一日,能在恩公面前叩首谢恩。”

竹汶麟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道:“师父……师父他老人家已经引入山林了。”

老者听后有些失望了叹一声,面生悲色,道:“恩公一生济世为怀,不知种下了多少功德,但听说当初那高老阉贼诬陷与他,致使皇帝削去了他的官职。哎,上天却为何要如此对他。作孽!天作孽啊!”

此时,不远处的姜楚与纪茗纤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形,两人走了过来。

姜楚问道:“张医师,发生什么事了?”

张养生回过神来,道:“唉,尘世万千事故,终需一叹,老朽无碍。”说完,张养生望向竹汶麟,眼中闪出一份神采,道:“今朝恩公徒儿在此,清水县的百姓有救了!”

姜楚听完面色一惊,将目光转向竹汶麟,道:“原来竹公子乃诗仙之徒,以往失敬。”

竹汶麟苦笑一声,道:“虚名只不过是一道枷锁罢了,姜捕头不必如此拘礼。”

“请问竹公子可否知道百姓们为何一直昏迷不醒?”一直少语的纪茗纤忽然问道。

竹汶麟点了点头,随后望了一眼木桌上的药材,道:“这里的配药并没有差错,只不过百姓们如今所患之症,并不是汤石所能救治的。”

张养生接话道:“此话怎讲?”

竹汶麟一边回忆当初在青城山中,那《济世相水》里面的记载,一边道:“相传地府十殿阎王第一殿的秦广王手中有一面宝镜,名叫‘虚还界’。每当阳世有生人魂离本体时,虚还界就会投射出一道弥光依附在那人魂魄上,成于新鬼。如今百姓们虽然魂归本体,但依旧不见清醒,便是受到‘虚还界’所投弥光的阻隔。”

张养生听后,言语多了一份无奈,道:“按照这种说法,莫非是百姓们阳寿已尽?”

竹汶麟摆了一下头,道:“决定人寿的是生死簿,一直为第十殿的转轮王所掌管。百姓们已经昏迷一段时日,但依旧不见阴差前来勾魂,可见他们阳寿未尽。多半是秦广王没有撤回虚还界投出的弥光,将百姓们的阳寿扣了下来。”

姜楚听后,皱了下眉头,问道:“秦广王为何要这么做?”

由于义父与母亲的过世,竹汶麟对地府一直存在某种偏执,不由道:“躺在这里的上千条性命,对于秦广王来说,是上千条新魂。秦广王若心生贪念,自然会一直将百姓们的阳寿扣下,待到他们过完七天无息之日,即使命不该绝,地府也会派遣阴差前来拘魂。”

姜楚为性情中人,听完此言,语气生怒道:“地府乃为众生轮回之所,秦广王位居司职,怎么可以如此儿戏!”

此话正入竹汶麟的心坎,他心中亦有火气,便冷哼一声,道:“正是如此,地府竟是糊涂之辈!”

“竹公子!言重了……”一旁的纪茗纤连忙提醒说道,随后,她忽闪了一下美目,问道:“竹公子,可否想到救治之法?”

竹汶麟回过神来,道:“办法还是有的。‘虚还界’虽然为地府至宝,但由于投入人间的弥光太多,又过于分散,如此一来,法力便大为削减。如今附在百姓魂魄上的虚魂弥光,则能‘以法制法’来驱除。”说完,竹汶麟从衣襟中取出一个长形木盒。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七福镇

木盒打开,里面放着一支墨色毛笔,一旁有少徐砂和几张符纸。

竹汶麟将笔执起,点了半寸朱砂,随后拿出五张黄灵符纸抛向半空,同时口中默默念起:“五星镇彩,光照玄冥……”

一边念着,五张符纸的灵性被引动,它们泛出淡金光芒,自行在空中环绕一圈,随后前角两两相对,组成了一个内八卦型。

竹汶麟气定神凝,提起朱砂笔依次在符纸上写下五道符文,既而将笔点向符圈中部的真空八卦,喝道:“……太上敕令,逐魅庇神,叱!”

一声念完,五张符纸表面唯见一阵金红光芒闪过,最终缩成一团,落入了下方的碗中。

众人连忙朝碗里望去,只见里面多了一叠符灰。

竹汶麟将碗拿起,递给张养生,道:“张医师,这是灵符药引,你将它们在每剂复生散中洒下半克,然后给百姓们服用即可。”

张养生连忙接过,一脸感激的说道:“老朽先替清水县的百姓谢过李少侠大恩。”

竹汶麟淡淡一笑,道:“行医救人是我份内之事,反倒是张医师为了城中百姓,日夜在这里操劳,比起我来,更加令人敬佩。”

“李少侠年纪轻轻,不仅医术精绝,为人处事又如此谦厚,他日定是人中龙凤。”张养生感慨说道,而后看了一眼手中的药碗,道:“老朽这就去将药配好,先行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