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万能小道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部分(第1页)

这时张倩和林道也来到了广场,看到这副热闹的景象,后者先开口。

“这里真热闹啊,今天天气也不错,看来是个游玩的好日子。”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林道有些感叹的说。

“平时在这个时间也没这么多人,看来如你所说,大家都是看上了今天的天气”张倩不置可否的说道。

“既然天气这么好,那我由我这个南昌长大的东道主,免费当你一天的导游吧”

**************************************张倩说着,便为林道介绍了起来。

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

南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南昌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市区错落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个人工湖,象四面明镜镶嵌在市中心,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光。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已发掘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古文化遗址近60处之多,最早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之于《禹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元、明、清历代皆为江西省治。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八一南昌起义”,使她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驰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地八大重点开放城市之一。

随着张倩的介绍,两人来到八一起义纪念碑前。接这张倩源源道来。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爆发。这是中国***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并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八一起义纪念碑,坐落于南昌市中心八一广场。1977年八一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1979年1月8日落成。塔为长方体,总高45。5米。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牌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步枪和用红色花岗石拼贴的八一军旗组成。纪念碑高于周边建筑,气势雄伟,是为南昌标志性建筑。

*************************************张倩介绍完觉得有嘴巴有些干了,便拉着林道,来到广场的小卖部里买了两瓶水。

“小道,听了我的介绍有什么感想呢。”张倩拿着一瓶水边递给林道,边问着。

“南昌是个好地方啊,八一起义起念碑非常壮观。还有倩倩姐你也很专业”接过水,林道有些感叹,同时又赞叹的说!!!

“那是当然,我毕竟是导游专业的嘛!!”听了林道的夸奖,心里高兴,自信的说道。

“好了,这里看的差不多了,那我们去下一站吧。”

第012章 游玩2

沿江路上,张倩开着奥迪TT飞速的行驶着,这是南昌市区唯一一条车辆较少的路段。此刻两人一边赏析着赣江边上的风景,一边高兴的聊着!!

“倩倩姐,我们的下站是哪里啊。”林道眼睛望向窗户,同时嘴里说道。

“滕王阁”同样欣赏着风景的张倩,嘴里淡淡的吐出这三个字。

“噢,这个我知道,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当中提到过”林道笑呵呵的转过头去,显得有些激动的说

片刻两人来到售票处……

“师傅两张票”张倩对着售票处里面说。

“两张一共100元”

说罢张倩拿出钱包,递了一张红色老人头过去。拿着票两人通过检票口。来到了滕王阁下面。

“倩倩姐这里真壮观啊”林道面向滕王阁,抬头仰视着这座名楼!!!

“还好吧,由于身在南昌,我也就来过一次。”张倩说着,便履行起了自己导游的职责,为了林道介绍了起来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滕王阁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三王记滕阁”的佳话。后大文学家韩愈又作《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之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同时,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贵为天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胜陈友谅后,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滕王阁建成后历经宋、元、明、清,滕王阁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其中宋大观二年(1108年),滕王阁因年滕王阁(5张)久失修而塌毁,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阁范围更为扩大,并在主阁的南北增建“压江”、“挹翠”二亭,逐渐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华丽堂皇之形貌,宏伟壮观之气势被誉为“历代滕王阁之冠”。最后一次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926年毁于兵灾,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此后50多年里一直没有重修。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阁》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1983年10月1日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这不仅仅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

**************************************************观赏完滕王阁,两人找地方吃了个饭,便又开始了下午的旅程。

在下午两人去过,绳金塔,佑名寺,以及一些市区的景点之后,还带林道坐了躺摩天轮。

此刻两人基本上都累趴下了

“倩倩姐,今天玩的很开心,谢谢你了。晚上就由我请你吃饭吧,你这个导游这么敬职。怎么说也要给点小费啊。哈哈”木讷的林道此时也开起了玩笑说。看来他今天确实玩的很开心。

“行啊,林大少爷都这么说了,那小女子只有恭敬不如从命了。嘻嘻”张倩脸上挂着抚媚的笑容。没想到这个傻小子也会开玩笑,于是就配合着他说道。

“倩倩姐,你喜欢吃什么,南昌我也不熟悉,就你来找地方吧。”林道脸上依旧带着让人致命的笑容。

张倩看了一眼,回过神来,便不敢多看,在看的话怕是都走不动路了。心想,这小子魅力还真不是盖的。

“好吧,那就跟着倩倩姐走吧,姐姐带你去吃好吃的。”

***************PS:这两章水份比较多,也算是为家乡的宣传做点贡献。希望大大们谅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