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倾天下:农女要翻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哥,我们一起试着看看能不能把网拖上岸吧。”

“嗯好”

渔网好容易拖上了岸,静瑶弄的一身汗,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她一定要锻炼想办法改善这具身体的体质。

“哇,姐真的有鱼哎,咦,还有龙虾呢。”

自然是有鱼的,那么香的鱼料可不是白准备的。而且这些可是当初那些村民实践运用了好多年的,就是那网也是她改造过的。

“三妹,你快过来看看,还有两条大的鱼呢。虾也不少,还有两只河蟹和一些小鱼。”

静瑶甩甩自己的腿,又揉搓着自己的手关结,走过去一看,果然有两条两斤多重的鲢鱼,几条半斤多的草鱼,还有一些小龙虾外加两只大河蟹。看来前世的那些村民的主意确实不错,芝麻香油拌蚯蚓果然鱼爱吃。

鲢鱼太腥她不是很喜欢,但是这草鱼可是大好啊。而且对生产完孩子的人也是滋补,而且还有助于下奶。

“鱼都不错,就是这天的虾没什么肉,不太好吃。不过这么一截网能捕捉这么多鱼已经很不错了。”

静瑶对这战果还是很满意的。

“三妹,你可真是厉害,居然能用虾网网到鱼。”这一刻二郎是真的觉得她妹妹牛哄哄的。因为这网完全是当初别人吭了他三叔弄回来的网。结果回到家一看,这根本就不是弄鱼的网。

关于这一点静瑶可是觉得这多亏她聪明,因为当她看见这网直筒筒的,而且口也小的时候她就发现了这并不是弄鱼的网。随后小四和小五去挖蚯蚓时她偷完芝麻油可就一直在想着解决这件事情。她可是偷偷的浪费弄坏了她老娘的三根大的缝衣针,才制成了这两个简易的鱼钩,并且缝制在渔网上。等到了河边之后又将鱼饵钩在上面,才有了这么两条大的鲢鱼,至于这些草鱼真的只是运气了,而那些虾啊蟹啊什么的说实在不再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口被那弄大了之后,她可只想着能弄个两条鱼解解馋就行了。

“那是,也不看看你妹妹是谁。”说着话,静瑶利落的将鱼连网一起兜了起来。而小四配合默契的将带来的篮子给弄了过来,“姐姐,放这里,一会在弄点野菜野草的给盖上。”

“小四就是聪明”这一点静瑶和二郎都没想到,原本静瑶还打算连着网兜回去呢。

不过现在看到这篮子,静瑶就明白了,如果他们真用网兜回去可就不大好了。鱼也是荤啊,这些年小清河(清河的分支流,俗称小清河)的鱼可不好捕了。有鱼且多的地方也就是河中心了,只是家家都没有船也捕不了。

到时候看到静瑶他们村民们少不了要问东问西,要是大家都知道这偏僻的好地方,她还捕个屁啊。

第十四章 村头遇泼皮

二郎也笑呵呵的摸摸小四的头,“小四确实聪明,要是能上学堂就好了,小四以后也定能考上秀才。”

静瑶并没有接二郎的话,因为她现在还没有找到能够可持续生财的道路,读书更是个长期投入的,她可不能许下什么话,万一到时实现不了白让人高兴了。

但是二郎的话以及袁氏透漏过王老头的期待,这些都不得不让静瑶反思,她确实要好好的想办法快速为家里生财了,并且尽可能都让孩子上学堂。即使不能走仕途,将来也能找些轻松的活干。

当兄妹三人抬着大篮子回到村口之时,村里的人也都起来了。各家的烟筒也都吹起袅袅的青烟,让这宁静的村庄也染上了一片祥和。

一路上也遇到些邻居,都好奇的看着静瑶和二郎抬着的篮子。如果只是满满的一篮子野菜人家自然不会多注意,只是这篮子还一路低着些水迹,这就不得不让人多看了两眼。

还有人询问的,这不就有一个婶子就问了,“三妹这篮子里装啥好东西了,还滴着水呢。”

静瑶记得这人,就是昨个她们和谢剌子打架的时候,最幸灾乐祸还跟着搅屎的人。后来还是跟杨氏打听了才知道这是经常和谢剌子一起玩的村里李旺的婆娘黄氏,也是个和谢剌子差不多的人,人以群分这是真的。

面对这样的人二郎不愿搭理,小四也低着头都不吭声,静瑶也不屑搭理但旁边还有其他的人也不能显得太无理,于是就淡淡的说道,“不就猪草呗,到处都有能是啥好东西。”

李黄氏显然不相信,斜着大白眼,“可怎么还滴着水呢?”

“篮子掉水沟里了呗。”

“那怎么篮子上没泥呢,这孩子又哄我。”说着李黄氏还想来掀开篮子了。

呦西,这是没完没了了,“这位婶子,您早饭吃多了,我们姊妹几个还没吃上呢。婶子拦路是想请我们去你家吃上一顿?请人吃饭婶子可准备鱼肉了?”静瑶言下之意就是您吃饱了撑的管闲事,他们可还饿着肚子呢。

“哟,这孩子话说的,看个猪草还想着吃人家饭了。不给看就不看,了不起了。”

脸一拉,嘴一哼,李黄氏转身走了。静瑶不屑的撇撇嘴,这种人真是够了,就想着占人便宜的货,一大早的拦着人家的篮子,摆明了想看看啥好东西顺点走,也不看看她王静瑶的便宜是谁都能占的。

李黄氏的小插曲兄妹三人都没放在心上,不过也可能是看见了静瑶回呛李黄氏,便也没有人再上前去问点什么。

顺利的到达王家门口,就碰见准备去学堂的大郎,“二弟,三妹,四弟,你们回来了。”看见二郎几个小小的身子弄着个大篮子,大郎有点不好意思,脸上也红了,头也微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