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倾天下:农女要翻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部分(第1页)

静瑶感激的将饼子接过并分了三份分给了几个小孩子,“吃吧,等姐姐休息一会就去给你们弄吃的。”

说完便闭目养神不再说话,她实在是太累了,精神高度紧绷再加上身体上的知觉都让这副八岁的身子有些吃不住。

如果不是她一直以来都有锻炼身体,练习武术,最近又在开始习内力,恐怕早就虚脱了。

此时她只想补充一点能量!

当她再次睁眼时,已是午时,有着高耸的树木遮挡,山里倒感觉不到特别的炎热,而且此时也已经听不见那波浪滔天的轰轰声。

静瑶站起身,“哥,和我一起去下面看看!”

二郎闻言,睁开那双微闭的红肿双眼,没说话便站了起来。

“去哪?下面的情况还不知道怎么样,再等等吧。”兄妹正想下山,王老头疲惫的声音传来。

“阿公,已经听不见洪水的声音了,我们就在山腰看看下面怎么样了。再顺便去找点吃的!”

“那你们小心点,不要往深山里去。”听说静瑶是去找吃的,王老头便也不再阻拦,毕竟在这深山里也许只有静瑶能弄点猎物吃食出来了。

王老头以为静瑶是去设陷阱套猎物,却不曾想静瑶猎物没带回,而是和二郎一人背了小半袋的米回来了,甚至连锅碗都有。

“这是哪里来的?”王老头惊讶的问道。

第六十二章 将藏的粮米分配

就是其他村民们看见静瑶背回来的东西也都眼热了起来,甚至有的人看着王家人的目光都不善了起来,没办法,他们也不想这样嫉妒,实在是太饿而他们出来时却没有来及带吃的。

“以前上山时藏在这边的,中午不回去就有的吃了。”

这些米当然不是那会藏的,而是在连续大雨之时某天停了两个时辰之后她特意准备的。当然当时准备这些东西的时候少不了赫连风华的帮助,此时再想到赫连,突然发现她似乎欠赫连风华的越来越多了。再想到那已经漫过山脚的洪水,眸色也加深了,不由的担心也不知道赫连风华怎么样了,不过想来他身边那么多随从是不会不安全的。

闻言,王老头扯扯嘴角便没说什么,二十几只的碗一口大锅,好几十斤的米怎么也不会是只是为了偶尔中午的那一顿。他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八岁的孙女了,遇事情太过理智,甚至骨子里太过淡漠,就是遇见亲娘死了竟然都没有太过悲伤。并且似乎总是能想别人不能想,做别人做不到没想到的事情。

然,孩子总是自家的好,不管怎么淡漠都是自家的血脉,另一层便是不管她怎么理智,怎么聪慧总是只有八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他更担心慧极必伤呀!

“三丫头,煮稀粥吧,能喝长些时间,也不知道水啥时能退,哎!”

“哎,我知道的。”静瑶将小半袋米重重的放在地上,又看向人群,皱了皱眉头。

刚才下山,她和二郎只是走到山腰便上来了,站在山腰上看着下面那浊浪竟是已经没过了山脚。往河西村的方向望去,真是深深的一片海,上面还飘着一些人,不知是死还是活。

虽然看着水位已经不再上升,却不知什么时候水才能退下去,官府的救援又什么时候才能到。她并没有藏太多的粮食啊,就算缩减一顿饭那些粮食也最多就够他们一家子吃个半个月,然,这山顶上还有大大小小将近一百人的样子,却都没有带粮食逃亡的。刚才人群中就已经有人看他们的目光都是凶狠的了,恐怕时间长了,他们的粮食是定然护不住的。

果然她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顶聪明的,至少藏食物的这件事情和杨氏的事情上她都没有考虑周全。如果她目光长远一点,多藏一点粮食,那么这个时候王家就不会陷入有粮食却有可能护不住的地步。如果她考虑的能再仔细一点,就不会把杨氏的腿伤给忽略了,如果有担架,两个人一起抬着就会比卢氏一个人背轻松很多,逃亡的脚步也会快上许多。

可现在卢氏杨氏生死不知,她都不敢对上小四的眼睛,甚至不愿听见小六吵着要娘的哭声。因为这一切都时刻在提醒着她,她其实什么都不是,没有想象中的聪明,没有想象中的能干,甚至武功都没有她认为的那样厉害。

“可是没有水怎么煮粥呢?”沈氏将小七交给袁氏,走过来拉着米袋说道。

“山林子里是有小溪的。”袁氏接过话道,上过山的人都知道,她年轻的时候也经常上山。

“哥哥,你带着三婶一起先去把锅碗还有米洗洗。”看着沈氏接过了煮饭的事情,静瑶又走到王老头边上,“阿公,到那边去,我想和您商量件事情。”

“那走吧!”听静瑶说有事,王老头的眸子闪了闪便带头往前走去,直到离他们歇脚地远了一些才停下,“你要说什么?”

“阿公,我想把粮食拿出来大家一起吃!这个时候我们吃独食是吃不安的。”如果不拿出来,不出两天那些人就会对王家人出手了,他们怎么可能顶住近百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