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倾天下:农女要翻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部分(第1页)

不过二郎却嘟嘟嘴,“大哥去学好了,我现在更希望以后去参军。”一来他会功夫,等他年纪长了身手也不会差,二来参军升职快,如果他们家需要权力的话,他从军功会更快。

静瑶一笑,“二哥,就算你参军了,难道你要一辈子做小兵么?你看那些将军哪一个不是熟读兵法。二哥书还是要念的,只是你和大哥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大郎握紧拳头,“妹妹,大哥知道怎么做了。”

二郎也略显羞赧的点头,哎,有个太懂事的妹妹反而显得他太傻瓜了,看事情居然还不如妹妹透彻。

翌日一早,太阳缓缓升起,各家随意搭的茅草棚里也都传来了声响。冬季岭南的夜晚还是有些冷的,再像水灾那会靠着大树随地而躺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各家纷纷搭把手搭了个茅草棚,虽然没床,被子也只有茅草垫,总归是能遮些风雨。

不过不管她有没有钱,她暂时还不会去给大家添衣添被的,那种升米恩斗米仇的错误她是不会再犯的,起码得让她想周全了。

早餐喝的是大锅煮的野菜汤,只放了点盐,野菜甚至有点苦涩,可总比什么吃的都没的强。

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竹屋 寻毛竹

第一次这样熬的时候,还有个曾经的官家千金闹着不好吃,惹的静瑶直接来句那今天的饭你都别吃了。

官家千金瞪眼,静瑶就嗤笑,你要感谢你是流放到了岭南,岭南的气节与别地不一样,你才能吃到野菜,否则这大冬天的就等着去饿死吧,想吃小锅煮的?自己拿银子去买锅买米去,没银子就老实点闭嘴,吃我的用我的,连野菜都是别人挖的,你好意思叽歪?

官家千金瞪红了眼,可她又没办法,她没银子,也没做过农活,现在她们吃的盐用的锅碗瓢盆全是静瑶赞助的,野菜则是几个妇人一起去挖的,她什么力也没出,人家出银子的人都不说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说?

于是官家千金老实了,甚至其他的几个爱作的妇人姨娘什么的也老实了。之后几次再吃野菜汤再难喝也咬牙喝下去,谁让他们没银子呢,谁让他们没有门好亲戚呢?

这岭南虽然贫苦是犯籍地,可是当朝并没有明确阻拦给予这些人帮助,可自流放之路开始像静瑶这样有人帮忙的少之又少。像这样光明正大帮助的就更少了,最多的也不过是暗中打点让路上好过点,至于到了地是死是活就不问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静瑶也思考过,一部分的人可能是本身家里没条件支持,二就是家人死绝了,三则就这些虚伪的官场中人了,这些人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惯见捧高踩低的,谁会去帮助一个落魄的犯籍?

所以当朝即使不阻拦帮助,也不会有人去给犯籍的人支持,其实当朝为什么不阻拦,还不是为了能将岭南这块肉给烧熟了?

所以说面子什么的有时也很坑爹。

好了言归正传,喝了野菜汤,静瑶便将他们这一队的犯民们给重新作个规整,这一规整发现一百来号人女人孩子一大半,老年人有六七个,真正的成年男子才三十几个,平均看差不多也就一家有个一家之主的样子了。

静瑶便让人分两部分,一部分建房,一部分开荒,女子老人小孩则都帮忙开荒,当然大家的伙食还是和之前一样,有固定的几个人帮忙做。

原先她还想着一家开二亩荒地就行了,后来和王三虎聊天时,才发现她想的过于天真了,因为不会种地,以至于她不知道头年的荒地很难种出来东西的。于是她把这情况告诉了大家,决定将每家的荒地再多开出来几亩,所以开荒的人便多了,对此大家都没有什么意义,反正他们很多人都不是很懂,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而有些懂种地的人则纷纷的心安了下来。

规整完静瑶便带着几个人去了山里,她想去找些竹子回来,搭建竹屋,木屋什么的虽然树多,可是砍伐打造比较费时,而且也费力。竹屋不一样,不说其他,就说砍伐,砍颗竹子可比砍颗树容易多了。

进山风二也跟着一起去了,为了防那十来号土匪,张东和张南留了下来,张西也跟着一起去。

“某瑶,为什么要建竹屋啊?”

静瑶鄙视的看了对方一眼,“建石屋有银子么?建木屋有那刀工么?”

“可建竹屋咱也不会啊?大家最多会盖个土坯茅草屋就不错了。”

“哈哈,风兄弟这就不知道了吧,别看你这表妹年纪小,可心里头有数着呢。你以为她没有考量就随便说要搭竹屋了?”张西爽朗的笑说。

见张西说话,一个跟着静瑶来寻竹子的年轻人也笑着解释道,

“风公子,咱们里头牛兄弟曾经是匠籍,他可是打造房屋的一把好手,早先静瑶姑娘就问过牛兄弟,牛兄弟没问题的。”

风二闻言疑惑的看了一眼静瑶,她什么时候有空去问这事的?

静瑶仿佛是看穿了风二的想法,又是一脸的鄙视,“做事讲究的就是效率,要知道每天你还在棚子里睡觉时我已经起了。”所以我去找那个牛兄弟的事情你不知道很正常,人懒总不能还要事事都晓得吧。

风二似乎已经习惯了杨氏侄子的这个身份,连呼,“你肯定不是我姑姑生的。”这是八岁么,八岁的孩子有这么玲珑剔透么?

静瑶藐视的扫过风二上下,意味深长的道,“我必须肯定不是你姑姑生的。”

好吧,两人打着哑谜,张西以及后面的几个人都表示没听懂。

张西也懒得问,反正在她看来,这小姑娘奇怪的地方多了去了。便转问了其他的事情,“静瑶妹子,咱们这要去哪里找竹子去?”

“一直往前走,三天前我追那头小野猪时看过一片的竹子,我估计附近应该还有。”

这座大山很长很大,可不是旁边的那些山坡可以比的,与河西村后的那座山比也差不多了。

她们在山林里撺掇了半个时辰才到了那片小竹林。只是竹林比较小,里面的竹子也不够大。

“砍这种又直又长又粗而且老的竹子,小的先留着以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