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洗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部分(第2页)

气氛有些冷场,汤加和魏颂都不知如何是好。

还好,陈副市长又开口了,问的是电信重组的事,两人便大略讲了一遍。你不能怀疑领导的智商,你也不可以说领导外行,反正陈副市长就听得迷迷糊糊,他搞不明白:联通双网分离,一伙要去电信,另一伙加入网通,名字怎么还叫联通?陈副市长的问题非常奇特,改制后的松河网通与半拉架子的联通,哪个是法律主体?

汤司令只好按自己的理解汇报了一番,然后有意导入正题,现在四千部固定电话阻断,怎么办才好?意思很明白,这么大的责任谁来承担?

陈副市长颇不以为然,指着魏颂说:〃座机停了有什么要紧,不是还有移动电话嘛。〃

魏颂当然要支持汤加,说松河移动市区的部分传输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陈副市长听着不舒服,脸沉了沉,竟然说:〃移动电话停了,不是还有联通的手机吗?〃

官大一级压死人,领导总有理,作为下级除了苦笑,还能怎样。可汤司令还是忍不住,〃出现大面积的阻断,上级要重罚我们松河的。〃

陈副市长非但没有同情之意,反而责怪说:〃你们俩怎么搞的,赶在一起凑热闹?〃

汤加与魏颂本来打算向施工单位索赔的,副市长这样的态度,哑巴亏吃定了。真没办法,他俩都是初来乍到,和地方领导的关系还不够密切。汤司令当然知道,其前任在松河工作了二十年,雄厚的人脉是自己望尘莫及的。

陈副市长叹了口气,貌视自责实为批评:〃城区的地下设施够乱的,该有的档案不健全,管理的手段跟不上,没有哪个部门能说清楚。你们几家通信企业也有责任,是不是规范规范?〃

话说到这个份上,汤司令不得不硬着头皮做出回应:〃我们在您召开的工程协调会上做了说明,事后还打了报告,可是施工单位阻挠我们进入现场看护……〃

魏颂随声附和,〃施工单位野蛮作业,引发的后果比较严重。〃

〃你们呐,先找找自身的原因吧。〃陈副市长急着要走,摆手打断了他们。

汤加与魏颂面面相觑,眼看着副市长钻进轿车,绝尘而去。

后来他们听说,在人防工程建设的现场会上,这位副市长说确保重点工程的进度,力保电力、自来水、煤气设施的安全。有人提醒说,繁华路段之下埋着电话线呢。陈副市长很不耐烦,说现在五六家电信局,你不通他通,断一家两家的无所谓,谁的孩子谁抱着,谁挡路拆谁!

18、脸皮头皮(3)

堂堂政府领导发话了,施工单位根本就不在乎什么通信光缆电缆的,重型推土机挖掘机一路开过去,各运营商的传输网皆遭殃。

不能说陈副市长有意轻慢电信运营商,而是两件事给他留下了极坏的印象,说来话长。

第一件事,前年的某天早晨,市政府门前有个井盖坏了,恰好陈副市长乘车上班,把轮子给卡住了。幸好车速很慢,没把安全气囊给颠出来。惊吓之余,责令12345市长热线迅速落实责任单位。相关人员不敢怠慢,跑出来一看,井盖上写着中国网通的字样。网通副总马元屁滚尿流地来到现场,手下人一看,说不是自家的管道。不是网通的,哪是谁家的?可能是联通的。孔萧竹飞也似赶来,看了半天,说管道是联通的不假,可光缆是移动的呀。松河移动的领导被揪来了,左瞧右瞧,这光缆像是移动采购过的,但非自家使用。

兜了一大圈,还没逮到元凶,副市长听了报告气上加气,指示查它个水落石出。结果越查越乱,三言两语都说不清,简直是个连环式案中案:光缆使用方为铁通,管道所有方为联通,光缆是移动买的,盖子是网通的。接着往下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清了来龙去脉。铁通的擅自使用联通的管孔,外包的线路工程队偷偷用了点移动的尾料;而给联通代维的单位为图省事,随便弄个网通的盖子扣在了井口。故事之离奇曲折不逊色于童话里的猫逮老鼠。老鼠乔装打扮,披貂皮大氅,穿牛皮靴子,戴狗皮帽子,难怪猫也要看花了眼睛。

这年月,形形色色的施工代维单位同时给多家通信企业扛活,他们乱点鸳鸯谱,张冠李戴的故事令人啼笑皆非。乱局由来已久,遍地糊涂庙糊涂神。巴立卓在松河当老大时,就控告过当地铁通,因为铁通的电缆堂而皇之地挂在自家的杆路上。铁通当然不服,拿出买卖合同对质,网通当时就傻眼了,原来从前的长途杆路已经出售给铁通了,也就是说换了户口。谁卖的,省网通所属的长途线路局!对于省长线局来说,老式的载波杆路没啥价值;而对于铁通来说却如获至宝,因为它的路由太难得了,就立在郊区和乡下,挂上钢绞线和电缆即可以放号。巴立卓再气不过,也不能向省里反映,老百姓不是常说吗,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同门兄弟悄悄弄了点银子,没准是小金库吃喝款呢。要是省里知道了,一旦深究下来,保不齐谁的乌纱帽落地,此等恶人万万做不得啊。

闲话少说,一个井盖引发的疑案快把陈副市长气疯了,他说,我好歹是分管城建的副市长,都被几家通信公司搞得云里雾里的,要是人民群众不幸落入陷阱,人命官司还没处打了!此事在大会小会上被讲了无数遍,要求严控通信管道及线路施工。运营商头目都装聋作哑,厚着脸皮赴会,硬着头皮挨骂,反正管理混乱的屎盆子是扣在头上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后来巴立卓请陈副市长吃饭,当面赔罪,万千央告,嘴下留情,别再寒碜小弟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脸皮头皮(4)

第二件事更蹊跷,去年的某个深夜,市区的一条街道发生了煤气爆炸。绵延数百米的井盖子,都被崩起来了。据目击者称,那场景效果如同连珠炮,一连串的井喷,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初步判明,煤气泄露并渗入电缆管孔及人井,遇明火导致事故。后来查明,一老太在路口烧纸祭奠先人,带着火苗的纸灰飘落到井盖上,引起了系列爆炸案。老太太被吓得半死,家人喊冤;煤气公司也叫屈,无缘无故的煤气管道怎么会泄露?现场开挖,找到了泄*,原来是一排螺纹管横跨在煤气管道上,这螺纹管是松河电信新敷设的。*急于布局光纤城域网,将管道工程承包给外来的工程队。彼时市政府严禁随意挖掘街巷,严防马路安装拉链。没有施工手续怎么办?那就偷摸干,黑灯瞎火地干,这就叫做鬼打墙。用顶管机穿越马路,殊不料把煤气管道给顶漏了。煤气在通信管道里悄悄聚集,线路巡视发现不了,来来往往的车辆皆不知情,险些酿成人员伤亡的惨祸。

既然建设单位无证施工,那还客气什么,赶紧抓人呐。虽说松河电信成立不久,却像老邮电局那样有板有眼,流程正规,逐级审批。公安局倒也省事了,就按照签字的名单抓人,先拿下管工程的主任,直到逮住包工头后才放人。这事闹得满城风雨,一时成了家喻户晓的笑谈。别看松河的城市不大,可地下设施却极端复杂,谁也搞不清脚下究竟埋着什么家伙,所以多年以来,主管部门对于顶管作业一概不予审批。为什么,怕担责任啊。施工方手续不全,一抓一个准儿。

想想看,这两件事儿装在陈副市长的肚子里,他对通信企业的印象该是何等恶劣,对通信管道是何等深恶痛绝。诚如他所想,又不是独家经营通信业务,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你通他不通的与政府何干,少出乱子就好。

孔萧竹真没想到,投靠松河电信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与政府打交道。此时,划转联通的大队人马尚未开拔,孔萧竹算是开路先锋。通过前一阵的尽职调查,郝静林发现C网的问题成堆。两年间,C网无任何投资建设,网络能力欠账很大,主要靠续存话费租机、存费送费等活动维持业务。他想仔细梳理思路,但眼下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做。

今年初,松河联通在经济开发区建立了第二移动交换中心,松河电信敷设光缆与之直联就成了当务之急。此举既可以改善互联互通的质量,也是为着九月三十日接收C网及此后基站布局做好铺垫。早早就安排施工了,进展却很不顺,赵太监这边倒是挺配合的,问题是引接段的光缆要穿越两条马路,市政部门不给手续:不准破路,不许使用顶管机,架空杆路更是连门也没有。市政的人还连连抱怨,为了你们铺设管道,市领导剋了我们好多回,谁要是再瞎整的话,非把我们弄下课不可。

孔萧竹已经归顺,郝静林便指派她去找陈副市长,女先锋嘛,适合打头阵。从常理上说,男领导最受用的是以柔克刚,女人开口相求不好拒绝。经与政府副秘书长预约,孔萧竹得以拜见陈副市长。陈副市长倒也认识她,却不大熟悉。开始还记得她是*的,转过脸来就说你们联通如何如何。不是贵人多忘事,而是电信运营商何其相似乃尔,又分分合合的,经常把外人搞得一塌糊涂。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陈副市长还打听打听巴立卓,孔萧竹颇为尴尬,误以为人家很知内情呢。言归正传,陈副市长不同意破路的请求,他说:〃开发区新建的大马路,不能说刨就刨。〃

孔萧竹硬着头皮微笑道:〃开发区原来可是郊区呀,菜地底下的情况多简单呀,我们可以用顶管机吧?〃

〃不可以,谁顶出了问题谁负责!〃陈副市长真不给女副总面子,估计接待女群众上访也是如此。他还极其严肃地给她上了一课:〃建设规划是一个城市的宪法,你们几家总是胡来,马路开工铺设之前,你们都干什么去了?〃

孔萧竹赶紧解释,通信企业的施工计划都要经过省公司审批立项的,不下达预算就没法操作,提前量不大好掌握。